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好端端的賣奶粉,你告訴我電商將死?馬雲是不是在坑我們

2016年10月, 馬雲先生在演講中提出, 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 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 只有新零售。

很多行業人產生疑問,

我們的電商業務剛有點模樣, 怎麼電商時代就要結束了?這是不是老馬的新忽悠?那麼, 新零售是什麼, 又將給母嬰店奶粉銷售帶來怎樣的挑戰與發展?

說的那麼玄乎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資料驅動的泛零售形態”, 核心價值是最大程度提升全社會流通零售業的運轉效率。

簡單點, 說話的方式簡單點~

如今, 純電商因為缺乏有效體驗、缺乏即時購買的快感, 競爭激烈, 流量觸頂已經走到了邊界。

傳統零售商, 實體店難以觸及消費者, 使用者資料缺乏, 也不能實現電商的快捷、靈活, 也明顯落後。

消費升級了, 但是社會上並沒有出現對應的服務模式。 純電商的發展已經步入平臺期, 傳統零售又落後,

在這個節點上, 新零售應運而生。

馬雲清晰的提出了“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結合, 通過物流消滅庫存。 線上與線下零售深度結合, 加上現代物流、大資料和雲計算等創新技術, 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 它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新零售既滿意了線上的需要,

又彌補了線下實體購物給顧客帶來的一種體會感, 將兩者聯繫起來才是將來真實的“贏家”。

雙方要想擺脫困局, 創新的“新零售”思維不失為一個突破方向。 新零售是一種混合業態, 即未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誰也離不開誰。 但是應該說, “新零售”還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 它是一種趨勢和方向, 不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就近年來零售行業各業態的探索與效果, 我們來看看“新零售”到底可以怎麼玩。

亞馬遜推出“Amazon Go”

線下門店顛覆傳統

國外電商巨頭亞馬遜嘗試開張了線下門店, 即充滿各種黑科技和酷炫體驗的“Amazon Go”便利店。

作為一家無人超市, Amazon Go將顛覆傳統便利店、超市的運營模式, 使用電腦視覺、深度學習以及感測器融合等技術, 徹底跳過傳統收銀結帳的過程。

科技在這裡無疑是一大亮點, 但科技本身不是目的。 亞馬遜為即拿即走的購物體驗開發的這一套技術, 目的是對購物體驗進行優化;另一方面, 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全方位記錄, 也將借助大資料技術説明商家精准把控供應鏈、觸及顧客群體。

Amazon Go讓我們看到了新零售的優點, 未來的零售將把線上線下結合起來, 屆時會有一大批新興零售技術加入到顧客體驗中去, 顧客的體驗和對品牌的便利成為亮點。

母嬰零售門店在將來必會朝著新零售的方向發展, 新零售帶給母嬰行業的機遇多於挑戰。

母嬰店迎來新發展

奶粉銷售將有大變革

運用新零售, 將對母嬰門店帶來哪些變化?對於奶粉產品銷售帶來的便利又是什麼?

☞ 避免產品同質化, 商品陳列精品化

☞ 避免重複陳列, 減少庫存需備

☞ 單客經營, 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 更多運用場景式體驗行銷

☞ 用戶粘度增強

☞ 行銷手段創新

☞ 掌握線上線下資料, 商業形態變化

在母嬰店消費的人群,一般不會同種商品買多件,而新零售中採用的技術,又能讓我們即時知道貨品採購情況,對貨架上的商品及時補充,因此,就奶粉為例,我們可以避免重複陳列,避免同一商品佔據大面積,使貨架更精細化。

圖為傳統零售奶粉:

當避免重複陳列後,門店中將有更大面積來進行場景式體驗行銷。包括貨品的實景使用展示,也包括虛擬銷售場景。

圖為實景使用展示:

上圖為嬰兒車場景體驗,商家模擬了路面坡道,讓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到推動該款嬰兒車的時候在平穩、避震等各方面性能的真實感受。

圖為網紅直播虛擬銷售場景:

今年6月,全國首家網紅新零售直播間在杭州開業,千餘名簽約網紅落地網紅直播間,新零售下的行銷也進一步突破界限。

網紅電商作為一種新的業態,顛覆了傳統零售和電商"人、貨、場”三大核心要素。網紅利用自身影響力輻射粉絲,把他們轉化為潛在消費者;直播技術突破距離,構造虛擬銷售場景;消費動機不再依賴產品品質和價格本身,更多地以受眾的體驗和感受為中心,衝動消費的比例將上升。

新零售門店跟線上的結合會更加緊密,也能隨著顧客消費習慣的改變而作出相應的契合。這需要我們從單品到單客經營,提供滿足每個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引發消費者內心強烈的驚喜和共鳴,從而提升每個顧客的用戶體驗值(EC)和年度消費貢獻ARPU值。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打個比方,一個寶媽順道進店看中了幾罐奶粉,但是她接下來還要繼續逛街,而拎著幾罐奶粉顯然是不現實的。於是,她搖搖頭,把奶粉放回了貨架上。至於後續,她還會不會繞回來購買,我們不得而知。但倘若當下,我們的店鋪提供了線上服務,顧客可以自行選擇線上上商城下單,並指定時間送達,這筆訂單還會流失嗎?這就是新零售帶來的用戶粘度。

沒有固定模式的新零售,始終不變的是圍繞“人”——顧客和員工;“貨”——產品品質;“場”——陳列、氛圍、體驗三大主題進行升級、優化。

傳統零售經營模式以企業效率為中心,而新零售的經營模式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隨著各種技術的突破、消費升級,顧客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新零售思維就是要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通過提供極致的消費體驗為自己的產品創造高附加值。

如何跟上新零售的腳步

實現奶粉銷售大逆轉

母嬰門店該在新零售的浪潮中如何發展,奶粉企業又怎樣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在新零售的方式下獲益?

☞ 站穩腳跟,穩紮穩打

☞ 發展策略系統化

☞ 瞭解行內發展狀況

☞ 當機立斷,儘快行動

新零售是一個新概念,雖是大勢所趨,但可能並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的,馬雲提出新零售是為了給廣大零售企業一條再發展的出路,再無電商的說法可能也存在誇大成分,所以,企業必須要有定力,能夠穩紮穩打,也要敢於取捨,比如B2C模式。

CIO們必須要認清企業需要自己做什麼,是希望自己成為可信任的運營者,還是變革驅動者,抑或是業務的共同創建者。企業發展的策略要系統化,圍繞企業戰略,分解戰略目標,確定重點事務,然後分目標、分策略的系統實現。比如想追蹤多管道化的客戶,系統化的方法是需要整理、總結所有客戶與企業之間的接觸點,在建立統一客戶視圖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從優先順序高的客戶或客戶群開始做客戶喚醒和商品推薦。

如今的新零售,大家都在摸著石頭試探水深,還沒有幾家過河的企業。許多零售企業對新零售的概念甚至都不統一,更不用講如何晉級了。幸好現在是知識共用時代,多聽,多看,多學,多從業內汲取養分十分重要。

資料是資產,早收集早受益。消費者資料是資料的核心,零售企業應該儘早構建圍繞消費者的資料獲取和分析系統,無論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資料化運營永遠都是真理。獲取資料時,要應用系統化思維,做到有舍有得,充分應用二八理論,可以設計流程和埋點,可以購買協力廠商資料如淘寶資料。而建設分析系統時,指標和分析維度是關鍵,一般指標包含用戶畫像指標、流量指標、交易指標、商品指標等。

馬雲說:“六年前我剛搞出淘寶網的時候,我告訴一位做皮具的老闆,把你的生意放到網上來做吧。”他說:“我先看看。”四年前我再次告訴他同樣的話。他說:“有時間再說吧。”兩年前他找我說:“我的生意都讓網上那些小孩搶走了。”“連西湖邊的乞丐都用掃碼乞討收錢了,都在與時俱進,你想想你還在抵制新零售有什麼用?”

新零售是下一代零售,而不僅僅是創新的零售,它更是成千上萬企業家們的無畏的探索。

新零售是大勢所趨,零售業變革將不僅是管道的融合,更要創造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態,母嬰行業人如何打好手中的牌,跟上日新月異的變革與發展,能否轉型成功,迎來發展,將要看大神們各顯其通了。

在母嬰店消費的人群,一般不會同種商品買多件,而新零售中採用的技術,又能讓我們即時知道貨品採購情況,對貨架上的商品及時補充,因此,就奶粉為例,我們可以避免重複陳列,避免同一商品佔據大面積,使貨架更精細化。

圖為傳統零售奶粉:

當避免重複陳列後,門店中將有更大面積來進行場景式體驗行銷。包括貨品的實景使用展示,也包括虛擬銷售場景。

圖為實景使用展示:

上圖為嬰兒車場景體驗,商家模擬了路面坡道,讓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到推動該款嬰兒車的時候在平穩、避震等各方面性能的真實感受。

圖為網紅直播虛擬銷售場景:

今年6月,全國首家網紅新零售直播間在杭州開業,千餘名簽約網紅落地網紅直播間,新零售下的行銷也進一步突破界限。

網紅電商作為一種新的業態,顛覆了傳統零售和電商"人、貨、場”三大核心要素。網紅利用自身影響力輻射粉絲,把他們轉化為潛在消費者;直播技術突破距離,構造虛擬銷售場景;消費動機不再依賴產品品質和價格本身,更多地以受眾的體驗和感受為中心,衝動消費的比例將上升。

新零售門店跟線上的結合會更加緊密,也能隨著顧客消費習慣的改變而作出相應的契合。這需要我們從單品到單客經營,提供滿足每個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引發消費者內心強烈的驚喜和共鳴,從而提升每個顧客的用戶體驗值(EC)和年度消費貢獻ARPU值。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打個比方,一個寶媽順道進店看中了幾罐奶粉,但是她接下來還要繼續逛街,而拎著幾罐奶粉顯然是不現實的。於是,她搖搖頭,把奶粉放回了貨架上。至於後續,她還會不會繞回來購買,我們不得而知。但倘若當下,我們的店鋪提供了線上服務,顧客可以自行選擇線上上商城下單,並指定時間送達,這筆訂單還會流失嗎?這就是新零售帶來的用戶粘度。

沒有固定模式的新零售,始終不變的是圍繞“人”——顧客和員工;“貨”——產品品質;“場”——陳列、氛圍、體驗三大主題進行升級、優化。

傳統零售經營模式以企業效率為中心,而新零售的經營模式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隨著各種技術的突破、消費升級,顧客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新零售思維就是要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通過提供極致的消費體驗為自己的產品創造高附加值。

如何跟上新零售的腳步

實現奶粉銷售大逆轉

母嬰門店該在新零售的浪潮中如何發展,奶粉企業又怎樣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在新零售的方式下獲益?

☞ 站穩腳跟,穩紮穩打

☞ 發展策略系統化

☞ 瞭解行內發展狀況

☞ 當機立斷,儘快行動

新零售是一個新概念,雖是大勢所趨,但可能並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的,馬雲提出新零售是為了給廣大零售企業一條再發展的出路,再無電商的說法可能也存在誇大成分,所以,企業必須要有定力,能夠穩紮穩打,也要敢於取捨,比如B2C模式。

CIO們必須要認清企業需要自己做什麼,是希望自己成為可信任的運營者,還是變革驅動者,抑或是業務的共同創建者。企業發展的策略要系統化,圍繞企業戰略,分解戰略目標,確定重點事務,然後分目標、分策略的系統實現。比如想追蹤多管道化的客戶,系統化的方法是需要整理、總結所有客戶與企業之間的接觸點,在建立統一客戶視圖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從優先順序高的客戶或客戶群開始做客戶喚醒和商品推薦。

如今的新零售,大家都在摸著石頭試探水深,還沒有幾家過河的企業。許多零售企業對新零售的概念甚至都不統一,更不用講如何晉級了。幸好現在是知識共用時代,多聽,多看,多學,多從業內汲取養分十分重要。

資料是資產,早收集早受益。消費者資料是資料的核心,零售企業應該儘早構建圍繞消費者的資料獲取和分析系統,無論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資料化運營永遠都是真理。獲取資料時,要應用系統化思維,做到有舍有得,充分應用二八理論,可以設計流程和埋點,可以購買協力廠商資料如淘寶資料。而建設分析系統時,指標和分析維度是關鍵,一般指標包含用戶畫像指標、流量指標、交易指標、商品指標等。

馬雲說:“六年前我剛搞出淘寶網的時候,我告訴一位做皮具的老闆,把你的生意放到網上來做吧。”他說:“我先看看。”四年前我再次告訴他同樣的話。他說:“有時間再說吧。”兩年前他找我說:“我的生意都讓網上那些小孩搶走了。”“連西湖邊的乞丐都用掃碼乞討收錢了,都在與時俱進,你想想你還在抵制新零售有什麼用?”

新零售是下一代零售,而不僅僅是創新的零售,它更是成千上萬企業家們的無畏的探索。

新零售是大勢所趨,零售業變革將不僅是管道的融合,更要創造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態,母嬰行業人如何打好手中的牌,跟上日新月異的變革與發展,能否轉型成功,迎來發展,將要看大神們各顯其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