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之美》:地球的私人像冊

明代文學家張岱曾經在他寫的一篇頗有一些憤青的文章《西湖七月半》裡, 偏執地聲稱:“西湖七月半, 一無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不知張岱是不是有意為之。 但想一想, 如果在一處風景之地, 沒有人的話, 那麼這個風景還有什麼意義?有此念者, 並非僅僅是明朝的張岱。 茅盾在《風景談》裡也提到過類似的表達:“這裡是大自然的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 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 就完全改觀, 難道這不是‘風景’嗎?”

人類的古往今來的認識中, 可以說都有著這樣一種認知的底線, 就是這個世界, 因為人類的存在, 而煥發了一種美麗, 一種驚豔, 一種永恆。

把這種人的認知規律放到“地球的歷史”中, 我們同樣會看到, 生命在地球之美中所佔據的份額與比重。

由新經典文化翻譯出版的《地球之美》是一部相當精美而厚重的書, 它與其說是部地球的歷史, 倒不如說是地球的私人像冊。 它的別出心裁的排版佈局, 呈現出的是一半是地球的文字性介紹, 另一半是地球的圖像記載。

全書的驚豔部分, 是它的圖片品質。 在我們習慣了各種形式的高清影像之後, 我們仍然會在書中所呈現出的照片的清晰、細膩與質感方面感到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

書中的圖片, 既有廣博無窮的浩瀚之美, 又有目力難窮的一介之細, 而這種大與小的既矛盾又諧和的並置性, 正是地球之美的一個基本核心。 地球是大的, 但是地球孕育出的生命又是小的, 大與小, 因為生命的緣故, 而有了相連。

所以, 地球之美, 我感到它的美正在於這部分, 而其中最令人嘆服的, 正是地球的生命之美, 地球的人類之美。 我概述如下:

一是地球之美, 美在生命的孕育。

翻開這本地球像冊的第一張圖片, 必定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45.7億年前地球的誕生之時的那張嬰兒的照片。

從此地球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 上演了一出天翻地覆的偉大運動, 在它的不斷的變遷過程中, 地球開始了生命的孕育。 在這本地球紀年圖冊中, 一直對生命從跡象走向顯影再到人類的誕生, 給予了一線串珠的鄭重展示。 生命從微末到佔據地球的主體, 成為全書勾勒出的地球之美的一條重要的靈動的軌跡。 從38億年前的“生命最初的痕跡”, 到21億年前的“最早的多細胞生物”,

再到“細胞擁有了一個核”, 然後是20億年前的“線粒體在細胞中安家”、15年前“有性繁殖”的出現, 期間經過5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直到人類的出現, 這一切都在地球的履歷上刻下了明白無誤的年輪。

可以說, 正是這些生命的軌跡, 也決定了人類對地球歷史的定性與時間的劃分。 這一點, 地質學上的年代與人類的歷史劃代有著相似的原因與緣起。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這一點:“正如生物學或歷史學一樣, 在地質學上, 如何劃分界限是一門充滿爭議的藝術。 比如, 不同的歷史學家會對文藝復興時期有不同的界定。 根據不同的觀點, 文藝復興的持續時間可以是66年或者是227年。 ”(P246)

正是因為人類在地球歷史發展中的巨大影響,書中提到,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劃分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P322)還有人希望將人類世劃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但是,這一提議並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回應。這是因為“和生物學和歷史學一樣,地質學中對時間界限的確定是非常講究的。沒有人否認人類對整個地球產生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地質名稱就應為此而存在不同的時間性。此外地質年代的劃分需要奠定一定的準則(根據參照物、沉積物、參照點等等),而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似乎還不能成為劃分的準則。”

實際上,作者闡述的這一段內涵中,意味著不管人類對地球施加了什麼樣的影響,並且借助於人類的眼光去觀看到了地球的美麗,但地球還有一個不受人類意志轉移的永恆價值,這就是地球之美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地質之美。

二是地球之美,美在地質的搬遷。

《地球之美》一書,介紹了地球數億年來,發生的物理上的巨大變化,從一個炎熱的球體,冷卻成固態的世界,從冰封的星球到汪洋統治的世界,從一個完整的相連的大陸,到板塊遙望的今日陸海佈局,無論是歷史的演變,而是今天的現實,地球都展現了它的不甘寂寞的好動性,任性地改變自己面貌的巨大力量,以及這種或是動態或是凝固態的多樣性多彩風貌,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演變過程中的那些雄渾、粗獷乃至與其矛盾地存在著的柔情的一面,這一切看似不諧和的過程,恰恰展示了地球無窮無盡的魅力所在。

在“印度的漂移”一節中,書中用圖示法,清楚地標誌出了6500萬年前,印度大陸漸漸與非洲海岸分離,向我們今天中國所在的方位漂來,然後撞上了亞洲板塊,正是在這一巨大的撞擊中,喜馬拉雅山誕生了,也形成了今天亞洲的地貌物征。在《地球之美》一書中,它從地質原理談起,然後縱觀這一地質變化所帶來的地質奇觀,既有背後的動因,又有可見的外觀,比如在介紹印度板塊漂移過程中,不忘板塊的撞擊所帶來的更為後延的後果,這就是“在地球深處,如此巨大的壓力產生了一些特殊的礦物,例如緬甸的翡翠。”(P198)。

可見地質之美,顯現出地球運動的一種動態過程,反映出的是大自然的一種內在的運動執著,這種創世紀的力量,永遠是讓人類感到敬服、敬畏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創造出的山與河的巨大留痕,則是這種力量的固態化的一種標誌,就像是化石與琥珀凝固下的一種力量與生命的瞬間一樣,它讓人類“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巨大與力量,這是人類對於自己生存地球的一種尊崇的概念。地球的地質變化的後果,是人類擁有了生存的空間,擁有了發展的資源,這樣的地球之美,更在地球的動態化演變過程中,給予了人類生存下去的條件。從這一點上說,地球地質上變遷之美,不僅是給予人直觀的視覺效應,更在於給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資源。地球照顧了人類的視覺與精神,同樣也滋潤了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可以看出,地球之美的每一部分,都要回歸與感應到能夠感受到地球之美的人類的意識與認知之中。這似乎是一個悖論,但更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互動鏈。地球之美,與生命休戚與共,難以分割。

三是地球之美,美在氣象的萬千。

地球的地質部分,更像是一個上帝之眼對地球的俯瞰,而地球的氣象之美,則可以說是人類對天空的觀望,更具有人類的視角觀點。

而氣象條件,也是生命以及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緣由。書中始終關注地球的氣體變遷,從35年前的“氧氣有毒”到24億年前的“大氣的變化”,直到6億年前,大氣中的氧濃度已與今日相當,生命也具有了從水域裡走向水域以外的世界的條件。可以說,大氣的變化,也與生命存在著生死悠關的關係。

人類認知能力的增強,為局限在地球一隅的人類開拓了一個瞭望世界的視窗,在人類這一瞭望過程中,既是對歷史的瞭望,也是自己對自身站位的定位。在“瞭解過去的天氣”一章中,書中介紹了來自南極冰川中的冰芯裡的空氣成份,可以分析出地球曾經的大氣密碼,1987年,法國冰川學家克洛德·洛瑞絲對冰川氣泡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成份分析,得出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與氣候變暖是密切相關的。這一發現深深地影響了氣候科學,影響了我們對過去氣候的理解,影響了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對氣候變暖的擔憂。”(P364)。

《地球之美》順著時間的脈線,介紹了地球自誕生以來的進化演變過程,這是以上帝的眼光拍攝下的地球生命圖譜,在人類出現之後,書中則介紹了人類是如何認識到地球成為“上帝的眼光”裡的那份投影的,這時候,人類的科學發明成了認識地球的一個緣由。這也構成了全書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類、由放到收的完整的佈局,這種結構的方式,讓全書能夠在一種侃侃而談、上天入地、縱橫捭闔的敘述格調下,完成對地球的最精到而精確的表述。像冊是地球私人的,但卻是人類所共同擁有的。我們擁有同一個地球,所以,我們必須看一看地球的私人像冊,以能夠使我們都能為這一個共居的球體貢獻出什麼,讓地球永遠保持著它的美,它的宜居特質。

正是因為人類在地球歷史發展中的巨大影響,書中提到,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劃分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P322)還有人希望將人類世劃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但是,這一提議並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回應。這是因為“和生物學和歷史學一樣,地質學中對時間界限的確定是非常講究的。沒有人否認人類對整個地球產生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地質名稱就應為此而存在不同的時間性。此外地質年代的劃分需要奠定一定的準則(根據參照物、沉積物、參照點等等),而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似乎還不能成為劃分的準則。”

實際上,作者闡述的這一段內涵中,意味著不管人類對地球施加了什麼樣的影響,並且借助於人類的眼光去觀看到了地球的美麗,但地球還有一個不受人類意志轉移的永恆價值,這就是地球之美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地質之美。

二是地球之美,美在地質的搬遷。

《地球之美》一書,介紹了地球數億年來,發生的物理上的巨大變化,從一個炎熱的球體,冷卻成固態的世界,從冰封的星球到汪洋統治的世界,從一個完整的相連的大陸,到板塊遙望的今日陸海佈局,無論是歷史的演變,而是今天的現實,地球都展現了它的不甘寂寞的好動性,任性地改變自己面貌的巨大力量,以及這種或是動態或是凝固態的多樣性多彩風貌,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演變過程中的那些雄渾、粗獷乃至與其矛盾地存在著的柔情的一面,這一切看似不諧和的過程,恰恰展示了地球無窮無盡的魅力所在。

在“印度的漂移”一節中,書中用圖示法,清楚地標誌出了6500萬年前,印度大陸漸漸與非洲海岸分離,向我們今天中國所在的方位漂來,然後撞上了亞洲板塊,正是在這一巨大的撞擊中,喜馬拉雅山誕生了,也形成了今天亞洲的地貌物征。在《地球之美》一書中,它從地質原理談起,然後縱觀這一地質變化所帶來的地質奇觀,既有背後的動因,又有可見的外觀,比如在介紹印度板塊漂移過程中,不忘板塊的撞擊所帶來的更為後延的後果,這就是“在地球深處,如此巨大的壓力產生了一些特殊的礦物,例如緬甸的翡翠。”(P198)。

可見地質之美,顯現出地球運動的一種動態過程,反映出的是大自然的一種內在的運動執著,這種創世紀的力量,永遠是讓人類感到敬服、敬畏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創造出的山與河的巨大留痕,則是這種力量的固態化的一種標誌,就像是化石與琥珀凝固下的一種力量與生命的瞬間一樣,它讓人類“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巨大與力量,這是人類對於自己生存地球的一種尊崇的概念。地球的地質變化的後果,是人類擁有了生存的空間,擁有了發展的資源,這樣的地球之美,更在地球的動態化演變過程中,給予了人類生存下去的條件。從這一點上說,地球地質上變遷之美,不僅是給予人直觀的視覺效應,更在於給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資源。地球照顧了人類的視覺與精神,同樣也滋潤了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可以看出,地球之美的每一部分,都要回歸與感應到能夠感受到地球之美的人類的意識與認知之中。這似乎是一個悖論,但更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互動鏈。地球之美,與生命休戚與共,難以分割。

三是地球之美,美在氣象的萬千。

地球的地質部分,更像是一個上帝之眼對地球的俯瞰,而地球的氣象之美,則可以說是人類對天空的觀望,更具有人類的視角觀點。

而氣象條件,也是生命以及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緣由。書中始終關注地球的氣體變遷,從35年前的“氧氣有毒”到24億年前的“大氣的變化”,直到6億年前,大氣中的氧濃度已與今日相當,生命也具有了從水域裡走向水域以外的世界的條件。可以說,大氣的變化,也與生命存在著生死悠關的關係。

人類認知能力的增強,為局限在地球一隅的人類開拓了一個瞭望世界的視窗,在人類這一瞭望過程中,既是對歷史的瞭望,也是自己對自身站位的定位。在“瞭解過去的天氣”一章中,書中介紹了來自南極冰川中的冰芯裡的空氣成份,可以分析出地球曾經的大氣密碼,1987年,法國冰川學家克洛德·洛瑞絲對冰川氣泡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成份分析,得出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與氣候變暖是密切相關的。這一發現深深地影響了氣候科學,影響了我們對過去氣候的理解,影響了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對氣候變暖的擔憂。”(P364)。

《地球之美》順著時間的脈線,介紹了地球自誕生以來的進化演變過程,這是以上帝的眼光拍攝下的地球生命圖譜,在人類出現之後,書中則介紹了人類是如何認識到地球成為“上帝的眼光”裡的那份投影的,這時候,人類的科學發明成了認識地球的一個緣由。這也構成了全書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類、由放到收的完整的佈局,這種結構的方式,讓全書能夠在一種侃侃而談、上天入地、縱橫捭闔的敘述格調下,完成對地球的最精到而精確的表述。像冊是地球私人的,但卻是人類所共同擁有的。我們擁有同一個地球,所以,我們必須看一看地球的私人像冊,以能夠使我們都能為這一個共居的球體貢獻出什麼,讓地球永遠保持著它的美,它的宜居特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