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預言家陳天橋的超前“泛娛樂戰略”,騰訊正在複製其神跡稱為傳奇

陳天橋, 2013年曾是中國最年輕的首富, 白手起家, 31歲坐擁資產90億;他曾是最刷屏的輿論人物, 只因他靠遊戲發家, 讓無數青少年沉迷於《傳奇》的世界中他。

2004年是中國互聯網的超級年, 騰訊、TOM、空中網等11家互聯網企業在這一年登陸海外資本市場。 然而, 其他10家IPO企業加在一起, 影響力也比不上同年上市的另一家企業——盛大。

盛大上市創造了很多紀錄。 它是當時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公司、全球市值最高的遊戲公司。 同時, 它也締造了中國最年輕的首富——擁有90億資產、年僅31歲的陳天橋。 31歲、白手起家的中國首富, 這一紀錄不僅前無古人, 後恐怕也難有來者。

陳天橋2003年開始思考轉型戰略全域, 但那個年代, 沒幾個人看得懂他的宏圖, 外界只看到手握鉅資的陳天橋在資本市場上揮金如土。 他的理念被媒體廣泛傳播, 卻沒能收穫預想的叫好聲, 大部分人聽不懂陳天橋在說什麼,

實際上直到今天, 仍有很多媒體搞不清楚“三網融合”、“硬體入口+服務收費”的模式。

2004年上市後, 手握大把美金的陳天橋一口氣買了很多企業, 有一段時間, 他還在糾結是買新浪好, 還是買騰訊?最終, 他斥資近20億買下新浪19.5%的股份, 成為其最大股東。

在創新經驗中, 有一條著名的“半步理論”:創新不等於創造商業價值, 太多先進的科技創新在商業上輸得一塌糊塗。 考慮一個產品的先進性, 一定要結合市場的相容性, 最好領先其他人半步。

陳天橋跑得太快了, 快到四周沒有敵人, 也沒有路, 當時的各種條件, 都承載不下他的雄心。

很多人並不清楚, 除了盛大盒子, 陳天橋的“泛娛樂戰略”計畫還實現了一系列的超越:

2003年, 他就開始搞電子支付,

並在2007年將其平臺化。

2004年, 他就看到IP的價值, 整合以“起點中文網”為核心的盛大文學。

2004年, 他先於唱吧、YY直播, 製作了線上K歌的遊戲《巨星》。

2005年, 他創全球先河, 宣佈旗下所有遊戲免費, 這種“免費玩、買道具”的模式, 在當時被業界所抵制, 現在卻成了幾乎所有網游的“致富之道”。

…………

為了延續盛大的創新基因, 2008年, 陳天橋創立盛大創新院, 從全國各地招聘了500多位頂尖的工程師, “燒錢”供他們立項研發, 在雲儲存、語音辨識等領域都積聚了一大批具有國內領先實力的專家。

當時的盛大就像今天的BAT般不可撼動。 實際上, 在某種程度看, 盛大可以算作BAT的導師——如今的互聯網巨頭。 雖然沒有形成事實, 但是沒有人懷疑陳天橋為這個構思付諸的實踐,

從家庭娛樂終端(盒子)、網路文學、影視娛樂、線上視頻等等多個領域佈局。 盛大的華麗佈局總是讓人眼花繚亂。 如果說馬化騰, 張朝陽今天都在強調泛娛樂戰略, 那麼陳天橋確實在構想網路迪士尼時就瞄準泛娛樂化了。

阿裡成立阿裡影業, 買了優酷土豆, 推出阿裡巴巴文學。 為了補上最後一環, 馬雲還撕掉了“以永不投遊戲為底線”的標籤, 入股美國移動遊戲開發商Kabam。

百度有百度視頻+愛奇藝, 整合了縱橫中文網、百度書城和熊貓看書, 設立百度遊戲, 還在2015年成立電影業務部。

騰訊也相繼在視頻、文學、遊戲、影視等領域發力。 三巨頭同樣投入了大量資金做研發創新的孵化項目。

據騰訊互娛方面公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騰訊遊戲的總使用者數與收入規模位居全球第一, 年營收708.44億元, 閱文集團作品儲備近1000萬部, 騰訊動漫月活躍用戶9000萬。 “騰訊遊戲、閱文集團、騰訊動漫、騰訊影業、騰訊電競, 五大實體業務平臺共同組成騰訊互娛全新泛娛樂業務矩陣。 2017-07-04, 閱文集團遞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 閱文集團2016年營收為25.68億元, 較2015年的16.06億元增長59.1%。

這意味著盛大曾經在盛大文學上未完成的夢想在騰訊身上實現。騰訊CEO馬化騰則實現了盛大集團CEO陳天橋不曾實現的夢想。

這意味著盛大曾經在盛大文學上未完成的夢想在騰訊身上實現。騰訊CEO馬化騰則實現了盛大集團CEO陳天橋不曾實現的夢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