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進醫院大門之前需要過安檢,這樣的事情你能接受嗎?

11日, 國家衛計委網站公佈的一份檔要求, 嚴密防控、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 包括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安排保衛人員陪診, 將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等等, 官方亮出了一系列嚴懲傷醫、醫鬧行為的“組合拳”。

現在坐飛機、坐火車、坐高鐵都需要安檢, 那如果去醫院看病, 進醫院大門之前也需要過安檢, 這樣的事情你能接受嗎?

二級以上醫院應建應急安保隊伍

這份檔案名為《嚴密防控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 由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印發。

這份檔再次強調, 要加大醫療機構安檢和安保措施。 《意見》要求, 二級以上醫院(含婦幼保健院)應當在公安機關指導下, 建立應急安保隊伍, 開展安檢工作, 安裝符合標準要求的監控設備, 將加強安檢安保措施作為重點舉措積極推動。

“在醫療機構內遇有持刀、持械或其他危險物品傷害、劫持醫務人員和患者的, 應急安保隊伍應當立即採取必要手段果斷制止, 迅速控制行兇者, 救助受傷人員。 ”

此外, 《意見》要求, 公安機關應當在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院設立警務室並配備相應警力, 警務室民警應當每天帶領醫院安保隊伍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進行巡查, 及時查處違法犯罪, 維護醫院正常治安秩序。 將治安狀況相對複雜且不具備條件設立警務室的醫療機構列為巡查必到點, 切實加強巡邏防控, 積極防範、及時查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意見》還要求,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應當將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依法依規施行聯合懲戒並通報其所在單位。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應當建立涉醫違法犯罪案件處置督辦通報機制。 涉醫違法犯罪處置的考核評價工作由上級部門組織, 並將醫務人員、患者對維護醫療秩序工作的滿意度納入評價體系。

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由保衛人員陪診

在強化醫療機構安檢和安保措施的同時, 這份《意見》要求,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診區管理制度, 指定專(兼)職人負責門急診的診區管理, 實行住院患者探視實名登記制度, 未經許可, 不得隨意進出, 維護正常診療秩序。

此外, 上述《意見》還特別提到了要“建立特殊人群就醫接診制度”。

《意見》要求, 遇有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就診, 要安排保衛人員陪診, 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立即採取果斷措施, 確保醫務人員及患者安全。

看病要由保衛人員來陪同?如何理解《意見》中的這一表述, 此舉的可操作性又如何?

“總結以往案例, 傷醫事件有一定的特點, 例如, 醉酒就是急診傷醫事件的重要原因, 偏執的患者在發生醫療糾紛後,

常常不接受處理糾紛的正常途經, 在這種情況下, 保衛人員的參與對於保障接診醫師的安全很有必要。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對中新網記者分析。

鄧利強介紹, 觀察國外的經驗也能看出, 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由保衛人員陪診, 不僅有必要, 可操作性也很強。 “大家不要忘記保衛人員只是陪同, 若沒有衝突, 保衛人員的存在並不影響診療活動, 所以操作上沒有問題。 ”

鄧利強說, 對於涉醫違法犯罪, 這份《意見》的重點已經從既往的“打擊”前移到了“防控”環節, 這說明以往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行動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取得成效的同時, 重點前移到防控, 進一步保障醫護人員執業安全。

二級以上醫院須設專門部門受理群眾投訴

對於近年來高發的涉醫違法犯罪案件,有評論指出,更需反思的是當前醫療體制下,有沒有給醫患之間提供良好的溝通環境,一直以來,一些醫院的投訴舉報機制不暢,這也是導致醫患矛盾升級為暴力衝突的潛在因素。

對於涉醫矛盾糾紛,上述《意見》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做好涉醫矛盾糾紛排查處理,二級以上醫院必須設立專門部門受理群眾投訴,主動排查醫患矛盾糾紛,及早調處化解。

《意見》稱,對多次反映訴求、有過激行為或揚言傷醫等有較高安全風險的人員,應當予以重點關注並及時向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

“當前一些醫院在排查、防範糾紛上做得很不好,部分醫院管理者在防控糾紛上反應很遲鈍,一些明顯可見的危險因素被忽略,導致原本可以化解的衝突、原本可以防範的傷害,最後還是不幸發生了。”鄧利強說。

未經批准不得隨意提供、發佈醫院監控錄影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三部門發佈的嚴防涉醫違法犯罪的檔,還特別提到了涉醫案件的輿情應對及資訊發佈。

《意見》指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指導醫療機構制訂涉醫案件輿情應對及資訊發佈預案。

《意見》要求,發生涉醫案件後,醫療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媒體溝通,未經批准不得隨意將醫療機構監控錄影提供給與案件調查無關的機構或人員,更不得公開對外發佈,應當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及時發佈資訊。

在鄧利強看來,觀察近年來涉醫案件的應對處理情況,檔中的這一舉措十分必要。

鄧利強說,以往一些媒體對傷醫案件的報導缺乏客觀理性,甚至較少去遣責違法犯罪行為本身。

“涉醫案件的偏頗報導有可能引發一些人的模仿效應,特別是錄影視頻引發的模仿效應比文字報導來得快。另外,一些傷醫的錄影視頻也會對醫務人員形成負面影響。”鄧利強說。

背景調查

——近6成醫務人員受過語言暴力 13%受過身體傷害

近期,發生在天津和黑龍江雞西等地的傷醫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近年來,發生在醫院裡的暴力事件屢屢成為輿論焦點話題。

2015年5月,中國醫師協會曾發佈《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將2009年、2011年及2014年三次醫師執業狀況調研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調查顯示,近6成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

傷醫事件的更大後果是,越來越多的醫生對執業環境不滿。這份白皮書的調查資料顯示,在2014年的調查中,近7成醫務人員不希望子女從醫。

白皮書稱,這一結果進一步表明,中國醫師工作的壓力主要不是來源於行業本身的競爭,而是來源於醫療行為產生的工作量大、醫療糾紛多、患者過高的期望以及傷醫事件頻發。

注意!這些管制刀具不能隨身帶!

1.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

2.三棱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

3.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刀身展開或彈出後,可被刀柄內的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折疊刀具。

4.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5.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未開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徑大於2.5毫米的各類武術、工藝、禮品等刀具不屬於管制刀具。警方說,除了對“這把刀是不是管制刀具”作出認定外,有時還要考慮到持刀人的用途等。

二級以上醫院須設專門部門受理群眾投訴

對於近年來高發的涉醫違法犯罪案件,有評論指出,更需反思的是當前醫療體制下,有沒有給醫患之間提供良好的溝通環境,一直以來,一些醫院的投訴舉報機制不暢,這也是導致醫患矛盾升級為暴力衝突的潛在因素。

對於涉醫矛盾糾紛,上述《意見》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做好涉醫矛盾糾紛排查處理,二級以上醫院必須設立專門部門受理群眾投訴,主動排查醫患矛盾糾紛,及早調處化解。

《意見》稱,對多次反映訴求、有過激行為或揚言傷醫等有較高安全風險的人員,應當予以重點關注並及時向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

“當前一些醫院在排查、防範糾紛上做得很不好,部分醫院管理者在防控糾紛上反應很遲鈍,一些明顯可見的危險因素被忽略,導致原本可以化解的衝突、原本可以防範的傷害,最後還是不幸發生了。”鄧利強說。

未經批准不得隨意提供、發佈醫院監控錄影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三部門發佈的嚴防涉醫違法犯罪的檔,還特別提到了涉醫案件的輿情應對及資訊發佈。

《意見》指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指導醫療機構制訂涉醫案件輿情應對及資訊發佈預案。

《意見》要求,發生涉醫案件後,醫療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媒體溝通,未經批准不得隨意將醫療機構監控錄影提供給與案件調查無關的機構或人員,更不得公開對外發佈,應當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及時發佈資訊。

在鄧利強看來,觀察近年來涉醫案件的應對處理情況,檔中的這一舉措十分必要。

鄧利強說,以往一些媒體對傷醫案件的報導缺乏客觀理性,甚至較少去遣責違法犯罪行為本身。

“涉醫案件的偏頗報導有可能引發一些人的模仿效應,特別是錄影視頻引發的模仿效應比文字報導來得快。另外,一些傷醫的錄影視頻也會對醫務人員形成負面影響。”鄧利強說。

背景調查

——近6成醫務人員受過語言暴力 13%受過身體傷害

近期,發生在天津和黑龍江雞西等地的傷醫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近年來,發生在醫院裡的暴力事件屢屢成為輿論焦點話題。

2015年5月,中國醫師協會曾發佈《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將2009年、2011年及2014年三次醫師執業狀況調研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調查顯示,近6成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

傷醫事件的更大後果是,越來越多的醫生對執業環境不滿。這份白皮書的調查資料顯示,在2014年的調查中,近7成醫務人員不希望子女從醫。

白皮書稱,這一結果進一步表明,中國醫師工作的壓力主要不是來源於行業本身的競爭,而是來源於醫療行為產生的工作量大、醫療糾紛多、患者過高的期望以及傷醫事件頻發。

注意!這些管制刀具不能隨身帶!

1.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

2.三棱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

3.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刀身展開或彈出後,可被刀柄內的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折疊刀具。

4.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5.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未開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徑大於2.5毫米的各類武術、工藝、禮品等刀具不屬於管制刀具。警方說,除了對“這把刀是不是管制刀具”作出認定外,有時還要考慮到持刀人的用途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