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善醫生說」拉肚子=馬上止瀉+消炎?

7月11日, 北京市疾控中心公佈了2017年6月疫情概況:乙類傳染病報告比前一月上升5.48%, 比去年同期上升13.42%;其中痢疾比前一月上升36.42%。 丙類傳染病報告比前一月上升25.04%, 比去年同期下降31.70%;其中手足口病比前一月上升66.64%, 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比前一月上升21.71%, 流行性感冒比前一月下降58.84%。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 夏天來了, 腸道傳染病也開始鬧騰起來了。 今天咱就說說這個腸道傳染病, 也就是俗稱的拉肚子。

這兩天,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因為拉肚子不得不深更半夜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也有所增多。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

說起這生病, 估計最讓人不當回事兒的“小病”, 冠亞軍的獎牌要頒給感冒和拉肚子了。 “不就是拉肚子嘛, 用點止瀉藥不拉就行了”、“拉肚子了, 來兩片黃連素”, 估計對於“拉肚子”這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治療方法”。 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部王淩航主任醫師說, 正常人大便次數為每週3次至每日3次, 糞便含水量為60-80%, 糞便量一般85%), 且次數>3次/日, 排糞量>200g/d時, 就是腹瀉了。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可千萬別小看了拉肚子, 嚴重的腹瀉會引發一些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王淩航主任醫師總結了對於拉肚子認識方面的誤區前三榜, 來看看你“中槍”沒?

誤區一

拉肚子=馬上止瀉

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三泡稀”, 一般人拉肚子了, 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是趕緊吃點止瀉藥, 別再“跑肚”就OK了。 您可知道, 這種做法可能給健康埋下了隱患。 因為腹瀉病因很多, 如果沒有搞清楚就吃止瀉藥, 不但會無功而返, 還可能加重病情。

腹瀉大體上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 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因主要有:細菌感染,

服用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者飲料後, 患腸炎或者細菌性痢疾;病毒感染, 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感染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引起非感染性腹瀉的病因主要有:食物中毒,

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 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進食生冷飲食傷害腸胃, 引發腹瀉;著涼, 夏季炎熱猛吹空調導致腹部受涼, 致使腸蠕動加快導致腹瀉。

如果您是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 這時候的排泄其實是一種身體的自我應急保護機制, 它能把腸道內的壞死細胞和毒素排出體外, 如果剛拉肚子就吃止瀉藥, 可能會使毒素無法充分排出而引起中毒症狀。

原則上講, 止瀉藥只適用於非感染性腹瀉, 而感染性腹瀉一般不用, 尤其是在急性期, 炎症及中毒症狀(如高燒)較明顯、膿血便較多時, 應視為止瀉劑的絕對禁忌。

到了恢復期, 病情明顯好轉, 大便不帶膿血, 僅是水分較多時, 也可短時服用止瀉藥。

誤區二

拉肚子=馬上消炎

很多人一出現腹瀉, 馬上就使用黃連素、氟呱酸等抗生素。 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

如果是菌痢、霍亂、沙門氏菌感染等引起的腹瀉方可給予抗生素。 但服用什麼抗生素、如何服用, 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是非感染性腹瀉, 服用抗生素是沒有效果的, 還可能引起腸道內菌群失調, 使腹瀉加重, 濫用抗生素還可使菌群產生耐藥性。 吃剩飯剩菜、不乾淨的蔬菜、變質肉類引起的腹瀉, 可多喝水、多吃流食, 等體內毒素排乾淨後即可自愈而無須吃藥。 病毒性腹瀉雖然也屬於感染性腹瀉, 但服用抗生素無法起到抗病毒作用。

要是您因為吃了路邊的燒烤,再喝冰鎮啤酒引起拉肚子,這時候再自做主張吃兩片頭孢類消炎藥,可能還會有生命危險呀。雙硫侖樣反應知道不?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體內轉化成乙醛後,需要在乙醛脫氫酶作用下轉化成乙酸,最後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抗生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轉化成乙醛後不能繼續轉化和排出,乙醛積蓄多時可使人出現面色潮紅、頭疼頭暈、呼吸困難、視覺模糊、噁心嘔吐甚至皮膚濕冷、休克,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這藥可不能隨意吃呀。

誤區三

拉肚子=小事=不用吃藥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但你知道嗎,嚴重腹瀉可能危及健康和生命,每年約76萬例兒童死于腹瀉病,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千萬不要對這種“小病”掉以輕心。

大多數急性腹瀉不用吃藥就可以自愈,尤其是胃腸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腹瀉,一次或兩三次水樣糞便後就可自行好轉。但有一部分急性腹瀉要給予相當重視,必須接受藥物治療。您可能會說,我怎麼知道哪種腹瀉得上醫院呀,這裡告訴您一些簡單的判斷方法,有以下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腹瀉的同時伴有高熱;腹瀉持續兩天以上,或重複發生;腹瀉伴有頻繁地嘔吐;排泄物是血便或粘液便;出現嚴重水樣便,頻次或每次便量都很大,同時伴有嚴重口渴、少尿、皮膚乾燥起皺、雙眼下陷等脫水症狀;裡急後重,“裡急”是指肚子裡面的內急,一陣一陣的腸痙攣既疼痛又想大便。“後重”是指大便刺激肛門時產生的便意。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大便了,因為基本上都拉完了,即使拉出來也只是水樣便或極少量的伴有膿血樣的大便,但老覺得想拉,一直在廁所不敢出來。

盛夏來臨,最後送上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真經”: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都是拉肚子,治療大不同,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個人不容易判斷,一旦發生腸道傳染病症狀還是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專業審核:王淩航主任醫師

北京地壇醫院

要是您因為吃了路邊的燒烤,再喝冰鎮啤酒引起拉肚子,這時候再自做主張吃兩片頭孢類消炎藥,可能還會有生命危險呀。雙硫侖樣反應知道不?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進入體內轉化成乙醛後,需要在乙醛脫氫酶作用下轉化成乙酸,最後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抗生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轉化成乙醛後不能繼續轉化和排出,乙醛積蓄多時可使人出現面色潮紅、頭疼頭暈、呼吸困難、視覺模糊、噁心嘔吐甚至皮膚濕冷、休克,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這藥可不能隨意吃呀。

誤區三

拉肚子=小事=不用吃藥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但你知道嗎,嚴重腹瀉可能危及健康和生命,每年約76萬例兒童死于腹瀉病,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千萬不要對這種“小病”掉以輕心。

大多數急性腹瀉不用吃藥就可以自愈,尤其是胃腸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腹瀉,一次或兩三次水樣糞便後就可自行好轉。但有一部分急性腹瀉要給予相當重視,必須接受藥物治療。您可能會說,我怎麼知道哪種腹瀉得上醫院呀,這裡告訴您一些簡單的判斷方法,有以下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腹瀉的同時伴有高熱;腹瀉持續兩天以上,或重複發生;腹瀉伴有頻繁地嘔吐;排泄物是血便或粘液便;出現嚴重水樣便,頻次或每次便量都很大,同時伴有嚴重口渴、少尿、皮膚乾燥起皺、雙眼下陷等脫水症狀;裡急後重,“裡急”是指肚子裡面的內急,一陣一陣的腸痙攣既疼痛又想大便。“後重”是指大便刺激肛門時產生的便意。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大便了,因為基本上都拉完了,即使拉出來也只是水樣便或極少量的伴有膿血樣的大便,但老覺得想拉,一直在廁所不敢出來。

盛夏來臨,最後送上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真經”: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都是拉肚子,治療大不同,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個人不容易判斷,一旦發生腸道傳染病症狀還是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專業審核:王淩航主任醫師

北京地壇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