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試體育瘋狂,誰該“吃藥”?

中考體育測試本是為讓學生加強鍛煉, 提高身體素質。 然而, 記者調查發現, 一些學生為拿高分, 竟服食含有興奮劑類藥物。 這不僅背離考試初衷, 更會危害學生健康。 是什麼讓學生、家長如此“鋌而走險”?當體育被異化成一種應試, 學生又能從中收穫多少健康、快樂?(7月12日《半月談》)

網路配圖

為了讓孩子在中考取得一個好成績, 家長讓孩子提前一個星期服用一種含有麻黃堿的藥物, 最終在中考中取得了比較理想的體育分數。 更可怕的是, 在中考體育測試中服用含興奮劑的藥物, 並非個別現象, 甚至成為不少家長私下交流的體育中考“過關秘笈”, 如此瘋狂之舉令人大跌眼鏡。

中考體育測試的本意是要求學校、家庭重視體育鍛煉, 增強學生體質, 把孩子們從豆芽菜或小胖墩的身體狀況和題山書海中解脫出來, 改變社會和學校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

朝著全面均衡的方向健康發展, 但是一些學生為拿體育科目高分, 竟服食含有興奮劑類藥物, 無疑與體育測試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馳。

服食含有興奮劑類藥物來進行體育中考, 此舉危機暗伏:首先是危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讓孩子服食麻黃堿、咖啡因這類興奮劑類藥物, 完全不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 其實是在害孩子。

其次, 違反法律法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公約》和國務院《反興奮劑條例》中都規定, 嚴格禁止任何體育運動參加者使用興奮劑。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2017年興奮劑目錄中, 麻黃堿、咖啡因兩種藥物都赫然在列。 用觸犯法規的方式和弄虛作假的手段來提高成績,

既違背體育運動精神, 也有損教育公平。

其三, 會妨礙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比如, 上面報導中的那位元家長, 竟然後悔讓孩子只提前一個星期吃藥, 因為別的孩子“提前幾個月就吃藥了”, 這是多麼荒誕的邏輯!倘若不能正確擺正智力分數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平時不重視體育鍛煉, 只是臨時突擊, 或採取作弊方式應對, 一味依賴外力甚至藥物來取得通關的鑰匙, 一旦藥物成癮, 勢必難以自拔;而作弊、取巧沿襲為某種習慣, 只見其利不見其害, 久而久之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或者心存僥倖, 不惜以身犯險, 屆時後悔莫及。

瘋狂的應試體育, 誰該“吃藥”?當中考體育測試異化成為一個功利的分數,

一個進入好高中的砝碼, 積極的意義便淪落成為負面的壓力。 如何對體育考試進行相應的改革, 讓體育運動從必考科目變成青少年真正喜愛的科目;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 扭轉家長及學校應試體育的錯誤觀念, 刹住服食含有興奮劑類藥物通過中考的歪風邪氣, 使中考體育測試成為增強體質的助跑器而不是作弊器, 還有待各方積極實踐、不斷落實完善, 更有賴於強有力的監管、應試教育的全面改革及全民健康水準的逐步提高。

(燕趙都市報 斯涵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