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家電上演風雲大戲 前一秒價格下一秒就是價值

日前, 順德調查隊對蘇甯、國美、順博等家居電器銷售商城進行了價格監測跟蹤調查, 發現從今年開始, 家電價格呈現明顯的向上突破態勢, 開年連續兩月漲幅明顯, 至2月份, 家用器具價格累計上漲2.1%、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累計上漲0.6%。 其中, 洗衣機累計漲幅達6.8%、電視機累計漲幅4.2%, 空調則上漲2.5%。 受原材料、物流、人力等因素影響, 從去年9月份開始, 漲價風在家電市場顯現開來。

家電一路問漲 何時停止仍未知

僅今年以來, 家電的漲幅就已經達到了5%~10%。 其中, 空調、冰箱、彩電等的上漲幅度最大, 空調平均漲了100~300元;而彩電則平均漲了300~500元。 ”而業內人士表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家電價格上漲的趨勢還未結束。

無論是以高性價比著稱的互聯網電視還是傳統彩電企業都在紛紛提價。 其中, 小米自2017年以來三次調價, 其48寸的電視機價格漲幅達到30%;樂視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底,

也“漲勢”不斷。 同時, 傳統電視廠商的漲價幅度也不小。 以50寸的智慧電視為例, 京東商城資料顯示, 海信各系列價格從2599-3299元漲到2999-3499元;創維各系列價格從2589-3299元, 漲到了2589-3599元。

在一些家電賣場可以看到, 目前並不屬於旺季的空調冰箱等白色家電也有小幅提價, 美的、格力等大品牌空調均有幾十到幾百元的漲幅。 有報導稱, 去年年底, 美的空調、志高空調、日立空調等都曾經發佈漲價通知, 無論是管道終端、連鎖賣場, 還是電商平臺, 其零售價格全面上調50元到200元不等。

相比電視和冰洗空, 廚衛電器——吸油煙機、燃氣灶具、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消毒碗櫃及淨水器產品均連續多次提價, 漲價幅度在15%-35%左右, 甚至相比其他大家電漲價幅度更高一些。

一些熱水器企業近期也開始對整機提價5%-18%。

瞄準消費市場需求 跳出“魔咒”怪圈

熟悉家電行業的人都知道, 家電圈存在一個“魔咒”, 那就是漲價不漲利潤。 因此, 為了跳出這一“魔咒”, 各企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 讓自己的產品更加高端化、更能體現產品價值。 從日前剛剛結束的awe2017上不難看出, 整個家電行業都已經踏上了智慧化高端化發展的軌道, 而在高端化的這條路上, 增加自己產品的附加值也成了重點。 例如飛利浦推出的“三好”電視;TCL推出的免汙洗衣機以及TCL桶中桶二次免汙洗衣機;海爾推出的“安靜洗”、“健康洗”、“智慧洗”3大洗護場景成為全球洗衣機行業進入“海爾時代”的里程碑;海信空調推出的男神懂濕度等等。 智慧化、高端化、健康化的家電浪潮再次向廣大消費者襲來。

家電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已經從生產驅動轉向了市場驅動。 消費者對家電的要求逐漸變得嚴苛, 在過硬的產品品質基礎上, 更追求個性化的細節設計和人性化的產品交互體驗更能準確的鎖定目標消費人群。 例如, 互聯網電視品牌微鯨就將年輕人作為目標人群, 針對年輕人推出了鯨侶計畫、聯合美的打造了“黑白配”智能家居體驗等舉措。

據商務部初步測算, 2016年商貿流通業實現增加值9.6萬億元, 增長6.8%。 現代物流技術和流通方式加快普及, 降低了流通成本, 提高了流通效率。 全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4.8%, 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網上零售額5.2萬億元, 增長26.2%。 因此在新零售模式下,

家電企業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已然成為了銷量增長的重要趨勢。

從戰術到戰略 家電企業升級方式更智慧

對於這一輪漲價, 有人說根據歷史表現, 材料漲價所帶動的家電漲價已經臨近尾聲, 三月就是分水嶺。 其實, 未來無論家電產品是否還會繼續上漲, 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產品高端化、加強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等等都已然成為未來家電行業趨勢。

有人說如果真要漲價, 也要藝術一點, 不是簡單地在現有產品上漲, 而是採取迂回戰術, 調整產品結構。 其實, 這幾年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均價都在漲, 老款產品直接漲價的先例很少, 基本都是靠推新品, 通過反覆運算把附加值高的產品推向市場, 逐步完成價格中樞的上移。 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漲價,市場、用戶比較容易接受。通過調整市場上的產品銷售結構,加大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比,淘汰低端產品的比重,基本消除特價機、低價機。從而實現結構性漲價,而不是直接性漲價。

各家電企業為緩解壓力,除了修煉內功對產品進行結構調整外,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領域。例如美的以全球化科技集團為目標,收購德國庫卡,其後又收購以色列工控公司,在機器人產業提速發力,轉型智慧製造。同時,美的還跳脫傳統的家電思維,向家庭互聯網、智慧互聯深入。海爾,在核心白電業務之外,主要是嘗試互聯網轉型和平臺孵化,依託龐大的現有用戶基數和更為豐富的產品類型,迅速搭建完整的家庭生活場景。格力試圖在汽車製造以及汽車後市場的相關領域有所作為。創維也曾表示,“2020年進軍白電一線品牌”。創維電器總經理吳啟楠就表示:“2017年,創維白電更開啟轉型之路,將拋開過去粗線條式的經營方式,從產品、市場、人才、機制等方方面面進行蛻變。”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和擴大經營領域外,智慧化、高端化也是家電行業現在和未來的主要方向。傳統家電廠商、智慧硬體廠商、互聯網廠商都已經看到了智慧家庭的未來前景,紛紛在AI領域進行佈局,瞄準智慧家庭,網整佈局家庭生活場景,構建家庭互聯網。

面對原材料不斷漲價,各家電巨頭普遍認為產品漲價並非壞事,可以讓市場競爭變得更良性,促使行業從價格戰轉變為價值戰,通過產品技術以及服務的提升來贏得市場。

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漲價,市場、用戶比較容易接受。通過調整市場上的產品銷售結構,加大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比,淘汰低端產品的比重,基本消除特價機、低價機。從而實現結構性漲價,而不是直接性漲價。

各家電企業為緩解壓力,除了修煉內功對產品進行結構調整外,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領域。例如美的以全球化科技集團為目標,收購德國庫卡,其後又收購以色列工控公司,在機器人產業提速發力,轉型智慧製造。同時,美的還跳脫傳統的家電思維,向家庭互聯網、智慧互聯深入。海爾,在核心白電業務之外,主要是嘗試互聯網轉型和平臺孵化,依託龐大的現有用戶基數和更為豐富的產品類型,迅速搭建完整的家庭生活場景。格力試圖在汽車製造以及汽車後市場的相關領域有所作為。創維也曾表示,“2020年進軍白電一線品牌”。創維電器總經理吳啟楠就表示:“2017年,創維白電更開啟轉型之路,將拋開過去粗線條式的經營方式,從產品、市場、人才、機制等方方面面進行蛻變。”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和擴大經營領域外,智慧化、高端化也是家電行業現在和未來的主要方向。傳統家電廠商、智慧硬體廠商、互聯網廠商都已經看到了智慧家庭的未來前景,紛紛在AI領域進行佈局,瞄準智慧家庭,網整佈局家庭生活場景,構建家庭互聯網。

面對原材料不斷漲價,各家電巨頭普遍認為產品漲價並非壞事,可以讓市場競爭變得更良性,促使行業從價格戰轉變為價值戰,通過產品技術以及服務的提升來贏得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