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1.6萬人爭頭伏貼!三伏貼火爆是有依據的,但亂貼也會導致皮膚潰爛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2日訊12日是今年三伏的頭伏, 近年來越來越受追捧的三伏貼熱鬧開貼, 省、市中醫院、市兒童醫院敷貼收費處都排著數十米長隊,

各個敷貼處和候診區都被市民擠得滿滿當當。 據統計, 全天1.6萬市民一齊爭貼“頭伏貼”。

市醫院醫務部主任、治未病科主任醫師黃金元介紹, 近兩年, 僅市中醫院, 頭伏當天就有超過1萬人敷貼。 幾年前是來敷貼的兒童增長迅猛, 近兩年則是成人敷貼者明顯增加, 尤其是咳喘、風濕類及亞健康人群。 這與成年人“空調病”越來越常見, 以及飲食肥膩, 缺乏節制有一定關係。

他介紹, 過去, 貼三伏貼的人群以老年人為主, 近年來中青年和兒童越來越多, 有逐漸成為主流人群的趨勢。 僅從市中醫院來看, 兒童敷貼者約占1/3, 50歲以下中青年敷貼者約占1/4, 加起來超過總人群的一半了。 同時, 女性敷貼者數量明顯超過男性。

“總體上貼三伏貼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選擇去各大中醫院敷貼的人近兩年已比較穩定了, 很多都分散到了附近的中醫診所、養生館等。 ”黃金元說, 三伏貼安全性較高, 國家相關准入標準較為寬泛, 一般只要有中醫資質的醫療機構都能開展。 但是由於各機構品質參差不齊, 選擇“小店”貼三伏貼有一定風險。 “比如有的是用未經加工處理的生藥直接進行敷貼, 刺激性較強, 容易造成皮膚起泡感染。 我們每年都會遇到這樣的病人。 ”

三伏貼有科學依據, 醫院臨床資料證明有效

三伏貼到底有無科學依據?不少中醫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一源於清朝的傳統中醫治療方法是科學的, 有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踐可證明。

敷貼是冬病夏治的一種代表性治療方法, 過去又名天灸。 “冬病”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容易發作和加重的病變, 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緩解期進行調理, 以預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復發, 或減輕其發作的程度、症狀和次數。

湖北中醫大師、湖北省中醫院教授塗晉文介紹, 冬病夏治的基礎理論是出於《黃帝內經·素問》這本書裡面的一句話, 即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就是按照四季變化和人體陰陽變化,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三伏天又是陽中之陽, 抓住這個有利時機, 貼敷藥物和穴位, 達到扶正怯邪、助陽驅寒的目的。

“冬病夏治”體現了中醫學傳統的“治未病”思想。 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

武漢市中醫醫院通過患者感受回訪資料顯示, 以耳鼻喉科過敏性鼻炎為例, 通過對登記在案的患者進行回訪, 結果顯示55%的患者經過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後,

冬季發病明顯緩解;70%以上的患者在敷貼三年後, 冬季發病頻率減少、症狀減輕。 湖北省中醫院長期跟蹤資料顯示, 敷貼總有效率達86%, 50余萬患者康復或好轉。

三伏貼並非包治百病, 人人適用。 主要適用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風濕類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畏寒怕冷等患者以及冬季反復感冒的虛寒體質者。 發熱、咳血、妊娠及哺乳期婦女、2歲以下兒童、皮膚破潰或過敏體質者都不適合敷貼。 如果是實火、濕熱、陰虛火旺等體質者, 三伏貼效果不大, 甚至還可能有副作用。 三伏貼只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一種方法, 而且是治療疾病的輔助療法, 對重症患者來說, 不能用來代替正規治療。

市場一哄而上,三伏貼要“小心貼”

過去,開展冬病夏治的主要是省、市兩家中醫院及個別綜合醫院實力較強的中醫科。現在,只要設有中醫科的醫院,包括社區醫院,絕大部分都在開展。

記者發現,隨著冬病夏治受到熱捧,一些街頭小診所、藥店、養生館等也都紛紛推出三伏貼。武昌積玉橋萬達公館一家看上去頗為高檔的養生館,近日甚至推出了“三伏灸”,用艾灸的方式冬病夏治,收費不菲。

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科主任馬朝陽表示,以前市民都喜歡去中醫院和大醫院敷貼,現在有分散的趨勢,不少人在家附近的小診所就貼了。市場一哄而上,也滋生了一些亂象,比如有商家吹噓敷貼包治百病、沒有任何刺激或副作用等。這種誇大宣傳,導致不少人對三伏貼期望值過高,其實三伏貼不是萬能貼,市民不要盲目跟風。然而現實是,部分醫療機構基本上是對敷貼者來者不拒,這其中的確有病人主動要求的情況,同時也無形間造成適用病種擴大的現象。

馬朝陽還表示,往年接診過一些病人,自行敷貼最後導致皮膚潰爛。三伏貼是一種醫療行為,網上三伏貼產品多未公示藥品批准文號,無法核實成分。正規醫院醫生會對症下藥,但不少網購的三伏貼卻號稱可“多病一方”。敷貼取穴需專業人士操作,而且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敷貼,敷貼後各人反應也不同,沒有醫生指導自行敷貼容易出現健康隱患。

【編輯:王戎飛】

市場一哄而上,三伏貼要“小心貼”

過去,開展冬病夏治的主要是省、市兩家中醫院及個別綜合醫院實力較強的中醫科。現在,只要設有中醫科的醫院,包括社區醫院,絕大部分都在開展。

記者發現,隨著冬病夏治受到熱捧,一些街頭小診所、藥店、養生館等也都紛紛推出三伏貼。武昌積玉橋萬達公館一家看上去頗為高檔的養生館,近日甚至推出了“三伏灸”,用艾灸的方式冬病夏治,收費不菲。

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科主任馬朝陽表示,以前市民都喜歡去中醫院和大醫院敷貼,現在有分散的趨勢,不少人在家附近的小診所就貼了。市場一哄而上,也滋生了一些亂象,比如有商家吹噓敷貼包治百病、沒有任何刺激或副作用等。這種誇大宣傳,導致不少人對三伏貼期望值過高,其實三伏貼不是萬能貼,市民不要盲目跟風。然而現實是,部分醫療機構基本上是對敷貼者來者不拒,這其中的確有病人主動要求的情況,同時也無形間造成適用病種擴大的現象。

馬朝陽還表示,往年接診過一些病人,自行敷貼最後導致皮膚潰爛。三伏貼是一種醫療行為,網上三伏貼產品多未公示藥品批准文號,無法核實成分。正規醫院醫生會對症下藥,但不少網購的三伏貼卻號稱可“多病一方”。敷貼取穴需專業人士操作,而且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敷貼,敷貼後各人反應也不同,沒有醫生指導自行敷貼容易出現健康隱患。

【編輯:王戎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