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濕”重不重?不要亂猜,看完這篇文章,一目了然,學會自己判斷!

很多人經常覺得身體疲勞、困重, 早晨起床會舌面上有厚厚一層舌苔, 稍稍懂點中醫養生知識的人, 都知道這些“濕重”的表現。

其實, “濕重”的症狀不止這些, 下面我為大家歸納總結這些症狀, 以供自己判斷是否“濕重”。

一、看大便形狀是否正常?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 飲食不消化, 濕邪困阻胃腸, 就會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 或者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或者大便粘馬桶, 粘稠很難沖水下去, 排便時感覺不清爽, 都是提示胃腸有濕。

二、看身體的自我感覺?

“濕性困重”, 容易流滯四肢、經絡, 因此會導致人體覺得很疲勞、酸脹、沉重、困倦, 尤其是以下雨天或者潮濕天氣感覺明顯, 就如同背了一個很沉重的包裹一樣, 這些都是體內有濕氣的特徵。

三、看舌苔顏色、形狀?

正常人舌苔是薄白苔, 通過舌苔能夠見到舌底, 幹濕適中;如果舌苔厚膩或白膩, 是提示寒濕;如果舌苔黃膩, 提示體內濕熱;如果舌邊有齒痕, 是提示脾虛有水濕。

四、看胃腸道的相關症狀?

脾胃是“濕”的根源, 脾胃虛濕阻, 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噁心、腹脹、便溏、腹瀉等症狀, 這是因為脾胃虧虛, 不能運化水穀, 化生濕邪阻滯胃腸, 所以出現胃腸的以上症狀表現。

五、看口中感覺?

如果出現口淡乏味、口中發黏、不想喝水, 提示脾虛、胃腸寒濕;如果有口幹口苦、口酸、口臭的症狀, 則提示胃腸濕熱或者肝膽濕熱。

六、看皮膚狀態?

如果出現皮膚油膩、面生暗瘡, 或者皮膚皮疹、濕疹、水泡等症狀, 有時吃肥膩、海鮮、刺激等“發物”會加重症狀,

是提示體內濕熱、濕毒;如果出現皮膚浮腫、眼袋, 容易肥胖等現象, 則因為體內水液代謝紊亂, 有水濕停滯四肢經絡導致;如果皮膚晦暗、污濁, 是提示體內陽虛、寒濕。

七、看二陰表現?

如果女性容易出現外陰騷癢、白帶增多、異味等陰道炎反復發作現象,

往往跟免疫功能紊亂有關, 中醫認為跟下焦濕熱相關;在男性則容易出現外陰濕疹、陰囊潮濕等現象;濕邪阻滯經絡也會導致陽痿、性功能低下等現象。

可以自己對照以上症狀, 症狀越多、越頻繁, 表示體內“濕”程度越重, 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作息, 想辦法防濕除濕, 恢復健康!

脾虛濕盛——推薦健脾祛濕茶 ¥55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