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全球最大水陸兩栖飛機將首飛 眼睛、耳朵、腦殼統統是成都造

▲蛟龍 600(AG600)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栖飛機,與運-20、C919 並稱“中國大飛機三劍客”,這是去年 10 月 30 日亮相珠海航展靜態展示區的蛟龍 600 新華社發

/ 飛機名片 /

蛟龍600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栖飛機蛟龍600(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栖飛機, 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強大功能。 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承擔該型飛機無線電通信導航系統研製工作, 具體研製由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蛟龍600專案團隊負責。

運-20、C919、蛟龍600, 這三架大飛機被稱之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 2016年7月, 隨著蛟龍600總裝下線, 標誌著“中國大飛機三劍客”已完成集結。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獲悉, 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栖飛機蛟龍600, 近日首次試車成功, 為今年上半年在珠海首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蛟龍600身上有諸多的成都元素, 飛機機頭是成飛民機製造,

“耳朵”和“眼睛”——通信導航系統是由總部設在成都的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承擔研製。

蛟龍600是國務院立項批復的大型民機項目, 它上半身是飛機, 下半身是輪船, 是中國首架國產大型水陸兩栖飛機, 也是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栖飛機, 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

2015年3月13日, 由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及成飛承擔的首架機頭大部件在成都順利完成總裝下線, 並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AG600項目001架機頭大部件“批准放行證書/適航批准標籤”, 于當年3月17日在成都實現交付。

中航工業通飛總經理助理、蛟龍600項目總設計師黃領才對成都商報記者透露, “這款飛機最大的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 又能在水面上起降,

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 除水面低空搜索外, 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 水上應急救援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黃領才介紹, 該飛機有3人駕駛機組, 此外還有5人救援機組。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瞭解到, 成飛民機從2014年1月開始設計數模, 並開展工藝準備工作, 經整個研製團隊的共同努力, 4月開始零件製造, 11月開始元件鉚接, 至2015年3月13日完成總裝下線, 獲得適航批准標籤。 從零件製造到總裝下線、適航批准並達到交付狀態僅用12個月時間。

由於蛟龍600是水陸兩栖飛機, 其在通信導航系統的研製上, 對技術人員而言要求更嚴苛。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蛟龍600需要在水面上起飛和著陸, 它的平飛速度是每小時500公里。

如果把天線覆於機腹的話, 飛機在水面著陸時的速度和衝擊力肯定會使天線受損, 那麼只有集中到機背。 天線集中在機背的情況下, 我們還同時需要保證各個通信頻段不會彼此干擾信號, 需要在前期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模擬實驗才能控制每根天線的位置和距離, 使干擾達到最小化。 ”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高手”雲集的研發團隊通過5年的時間, 攻克種種難關, 成功完成了通信導航系統的研發。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胡沛

編輯 敬玲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