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又一部“大”字輩動畫《大護法》上映,有點暴力有點CULT

文/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寧

曾幾何時, 國產動畫電影也有過光輝燦爛的歲月。 《大鬧天宮》令萬人空巷, 大街小巷的孩童歡唱《黑貓警長》, 《葫蘆兄弟》從熱血剛強的葫蘆娃到詭計多端的蛇精都深入人心……

而當近年國產低齡動畫遇冷, 日漫美漫長驅直入佔領市場, 我們以為只能通過重溫舊作來緬懷過去時, 《大聖歸來》與《大魚海棠》的橫空出世, 讓電影從業者看到國產動畫的突破, 也讓國漫愛好者找回昔日的熱血與感動。

《大護法》Q版人物海報

今年暑期檔, 又有一部“大”字輩的動畫作品《大護法》要與觀眾見面。 這部標榜“國內第一部成人動畫”的電影日前已在國內多所高校完成一輪路演, 並於7月13日公映。

《大護法》的故事發生在神秘莫測的花生鎮,

這裡的天空高懸著一顆巨大的黑色花生。 小鎮上的居民保守麻木, 從不說話, 似乎還對異鄉人抱有可怖的敵意。

為尋找奕衛國太子無意闖入花生鎮的大護法, 在躲避追殺的同時, 逐漸覓得太子的蹤跡, 也慢慢揭開了這個小鎮裡的黑暗秘密……

“暴力與美”版海報

今年4月10日《大護法》發佈“暴力與美”版預告並宣佈定檔, 令不少漫迷驚呼“太突然”“巨期待”, 更引發回憶殺。 原來與《大魚海棠》的導演梁旋、張春一樣, 《大護法》的導演不思凡, 也是Flash動畫盛行時期一位小有名氣的閃客。

不思凡本名楊志剛, 幼時生活在江浙南邊的一個小村鎮。 少年時接觸到動漫後, 他便迷戀上這種表達。 2004年他在杭州臨安縣城的一家通訊公司工作, 生活穩定卻讓他不安。 於是他白天修電線, 晚上做動畫, 署名“悠無一品”挖下天坑——《黑鳥》。

《黑鳥》每集開頭的詭異開場白, 配音來自作者本人

《黑鳥》裡的怪物形象融入了中國臉譜的元素

《黑鳥》每一集的開頭,都有一個陰沉詭異的男聲念白——“梁衍,就是殺死你的人的名字”。畫風簡潔寫意、劇情新穎莫測的《黑鳥》在兩年間陸續推出了7集,之後作者便銷聲匿跡。觀眾苦等數年不見更新,TOM動畫頻道中個人簡介寫著“此人已廢”,“悠無一品”也因此躋身“網路十大遺憾閃客”。

《小米的森林》

《妙先生》

當他再次出現時,是2009年與夥伴潘斌成立娃娃魚動畫,以“不思凡”的名義帶來新作《小米的森林》。《小米的森林》人設新奇、畫風細膩,蘊含著中國式的神鬼傳說,然而結局依然戛然而止。

離開娃娃魚後,不思凡又執導了《妙先生》等系列作品,每一部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左:不思凡 右:易巧

與不思凡對話時記者發現,相比作品裡展現的瑰麗想像與暴力暗詭,他本人顯得有點木訥呆萌,明明是動畫屆的“老人”,卻像初出道的少年般容易害羞,回答問題又總是思考與停頓。而《大護法》總製片人易巧思維敏捷、言語爽利,兩人一靜一動,拋話題接梗很是默契。

《大護法》是不思凡在2014年成立蟲左道右工作室後的第一部獨立作品,前身是在投資人和製作者一腔熱血下創作的11集動畫,接下來做成什麼樣?沒想過。

此時易巧和他身後的彩條屋影業主動找上門:“這個不做電影太可惜了!”去年《大護法》就完成電影版的製作,還進行了小範圍的點映。

主角大護法長得圓滾滾,面帶兩團高原紅,卻總是一本正經地講大道理,殺起人來刀刀見血酣暢淋漓。

任性出走、引大護法千里追蹤的太子,真的不是徐錦江本人?(還被本尊轉發了)

任人宰割的詭異花生人,五官可以隨便撕掉,頭上會開花。

庖丁的後人庖卯,夢想煉成一刀取人心的神技,為此他投靠幕後Boss天天肢解花生人。

給掌權者吉安獻聲的是金士傑老師,延續《外科風雲》死不悔改修院長、《楚喬傳》虐殺婢女宇文席的反派畫風……這個老爺不簡單。

電影延續了不思凡前作中濃郁的水墨畫風,很多小細節都體現出中國風元素,故事卻有點血腥,有點鬼畜,還帶點悶騷的惡趣味,以至於大家一直很擔心:這部“前所未有”的動畫電影能不能進影院?

時隔一年,《大護法》終於登陸全國院線。日前《大護法》導演不思凡與出品方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

【對話】

澎湃新聞:不同于電影市場大量對現有IP進行直接或衍生開發,《大護法》是一個完全原創的項目,對此你秉承怎樣的創作理念?

不思凡:《大護法》本身帶有一定實驗性。我們希望能做出一部不低幼的動畫,所以從一開始希望的就是,它能夠在很多點上有所突破。

澎湃新聞:《大護法》曾被絕大多數主流發行方拒之門外,這是意料之中的情況嗎?是否想過對此作出一些妥協?

不思凡:一開始我們會有這樣的判斷,然後投資人也一直在換,碰到很多問題……直到遇到彩條屋。

截圖來自2016年8月21日不思凡在一席論壇上的發言

澎湃新聞:所以彩條屋不是你之前提到過的那位“腦殘粉”投資人?

易巧:那位是好傳動畫的大牛(《大護法》聯合出品人、好傳動畫創始人尚游)。好傳動畫為《大護法》介紹了很多發行方,但都被拒絕了。直到我們彩條屋主動去尋求合作。

不思凡:作為導演個人來說,我肯定不想(妥協)。有關動畫尺度的問題其實是可控的,但好傳和彩條屋給了我很大的創作自由,讓我想怎樣就就怎樣。

更新了7集後再無下文的《黑鳥》,被譽為“中國Flash史上的里程碑”

澎湃新聞:從“悠無一品”到“不思凡”,你通過《黑鳥》一鳴驚人後神隱了幾年又回歸動畫製作,之間經歷了什麼?

不思凡:做《黑鳥》是因為我當時喜歡漫畫,寫了幾個故事,但找不到出口。於是我嘗試用Flash去表現,想聽聽別人對我講故事的反應。後來Flash沒落了,漫畫動畫產業也都不太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覺得很迷茫。

澎湃新聞:你曾說做《黑鳥》時看觀眾的評論,能感覺到在螢幕背後觀眾的興奮與期待。近期為《大護法》全國跑路演,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觀眾的反應,是不是虛榮心更加滿足了?

不思凡:以前會有,但現在其實沒有。反而我會思考,《大護法》的表現方式會不會太突破?對於尺度的把捏,到底有沒有到契合的位置?這令我非常擔憂。

澎湃新聞:從閃客時期,你的作品就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簡潔的黑白線條,略帶少兒不宜的暗黑暴力,詭異的配音,這樣的風格如何形成?是否受某些作品的影響?

不思凡:當時沒有現在這麼多外國動畫,就看小人書,像是《森林大帝》《蘭蓮花》我翻了很多遍。後來我還是受到了日本動漫的影響,有個動畫《小忍者》對我影響很大。

《小忍者》

澎湃新聞:你評價《小忍者》的音樂和配音讓你感到非常籠統,製作比較粗糙,所以在你的作品裡會很在意音樂和配音這兩個部分?像是《大護法》中角色和聲優的選擇,就很有反差萌。

不思凡:一個角色剛誕生時,你可能會設想他是什麼聲音。但動畫神奇的地方在於,第一個進入的聲音會給動畫一個新的生命,很像是一種緣分。當然我心裡也會有一種方向,可能誰來配會比較合適。

蟲左道右工作室成員(從左至右):導演不思凡、執行導演阿麼肆、背景設計小月半、動畫師阿豪

澎湃新聞:最早蟲左道右工作室只有4人,花了兩年完成了113分鐘、1065個鏡頭、795個場景、91360幀原畫的內容,為什麼後面轉為了長篇動畫電影?

不思凡:一開始我們沒有方向,也不知道它能成為什麼,以為11集動畫可能是最好的表現方式。確實我們是從4個人開始,再到後面確定要做電影時已經有很多人加入,做電影要複雜太多了。

易巧:一開始是好傳動畫的大牛去找不思凡。大牛是個熱血動畫青年,他陪著一起做了11段動畫,但具體是電影還是什麼形式,他們完全沒想過。後來我們主動找他們提出想投資。我們很喜歡他們的風格,也感動於他們對動畫的熱情,覺得這個不做電影太可惜了。

當時也有很多糾結,最擔心的就是能不能順利上映?《大護法》的製作成本不是特別高,1000多萬,但已經可以做到比較好的品質。我們最希望的是把優質的內容送進電影院,如果不行那麼再嘗試別的方式。

澎湃新聞:《大護法》是一個講述反抗與覺醒的故事,含有很多暴力元素,還帶點情色。後期推動的阻力不小吧?

易巧:其實也沒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我們把《大護法》做出來的目的不是展現暴力,暴力只是一個表像。現在暴力B級片是全球的風向,《金剛狼》《金剛》這種帶有很多暴力鏡頭的影片也在內地上映了。我覺得這取決於動畫本身的好壞,市場會支援好的內容。

澎湃新聞:《大護法》有個宣傳點在於提醒觀眾本片不適合13歲以下,這讓很多成年觀眾感到“終於有了一部為成人打造的動畫”的激動,但也排除了占國產動畫極大受眾的小朋友們。

易巧:這個項目99%的方向主打成年人,我們沒考慮過賺小朋友的錢。

動畫電影在我看來一直做不起來,是因為大家沒把它們當做電影去看。比如在日本,每年一部的劇場版算是漫畫和劇的附屬品,日本不太會以做一個電影的精力來做劇場版。我覺得真正的電影具有很強的原創精神和文化屬性,這正是我們的動畫電影缺乏的。

國產動畫電影過去不被人認可,不被人討論,那麼就從這一代的年輕人開始,一切的認知和口碑的傳播都由年輕人來推動,這是彩條屋的定位。

對於PG-13的解讀,一方面我們的鏡頭確實有些暴力,另一方面出於職業道德的考慮,《大護法》的確不適合小朋友觀看,我們不追求這部分的票房。

澎湃新聞:前段時間《魁拔》製片人武寒青女士因結腸癌離世,網友感歎《魁拔》生不逢時。你會覺得《大護法》磕磕絆絆到今年公映,是趕上了好時候嗎?

不思凡:武老師的離開是動畫界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我清楚地記得《魁拔1》上映時我去北京參加活動時,武老師臉上燦爛的笑容。

最早做《大護法》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早了點,結果前後做了3年,個人感覺這樣一個片,剛好到了這個點。

“鬥”系列海報

澎湃新聞:《大護法》海報上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感謝給我逆境的眾生”,是經歷《大護法》製作波瀾的有感而發嗎?

不思凡:我的感覺是,你感到自己越來越強大了,但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慢慢地離開,只有你一直前行……

易巧:我從動畫的角度來看,大護法是個活了幾百歲的死胖子,他一直一個人往前走,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他時常懷疑人生。如果沒有自我激勵,這條路他會走不下去。大護法經常碎碎念,跟自己對話,不僅是解決孤獨,也是為自己打氣。

澎湃新聞:從你2008年辭職重新投身動畫至今,感覺行業環境有怎樣的變化?

不思凡:就像易總說過的,現在這個時代好作品不會被埋沒。

易巧:現在國產動畫的環境,第一是想埋沒都沒有機會,有的是公司願意拿錢砸,但市場只會被來得更早的人發掘。3年前在我們也不知道前路如何時,就先行投資拿下了很多專案。

第二是好作品一定會有好票房。我們統計過,這幾年沒有一部商業屬性的院線電影,有好的口碑卻沒有好的票房。《驢得水》如果放到三年前,沒有出名的導演和演員,票房也許只有幾百幾千萬,但《驢得水》最終票房破億。這是市場的進步,也是觀眾的進步。正因為觀眾有這樣大的潛力,我們才敢做《大護法》。

澎湃新聞:我覺得你們另一個大膽體現在《大護法》定檔7月13日,前有《神偷奶爸3》,當天有《悟空傳》……是不是壓力挺大?

易巧:壓力肯定有,但我們是小成本呀,他們都是大片,壓力一定比我們更大。而且我國電影市場這麼大,同一天容納三部好片完全OK。你看前年《大聖歸來》《捉妖記》《煎餅俠》三部風格和體量完全不一樣的電影撞了檔期,三部都大賣了。

這個暑期檔《大護法》不負責領跑,我們希望對手票房能好,我們也能跟著好。

《大護法》的藝術設定

澎湃新聞:你曾說過作為中國動畫人,常常要面對關於未來的恐懼,經濟的壓力,以及創造者自身的局限。對於眼下國內的動漫產業與動畫製作者,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不思凡:這純粹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市場上的創造者總是跟在日本、美國後面,想要學習他們、超越他們。我總有種感覺,他們走錯了,忘記了自己擁有的、去發揮自己擁有的東西。我們永遠看著別人,但我們其實永遠成不了別人,只有看著自己。才能成為自己。

大多數的創作者缺少思維上的轉變,而且大多數人都卡在那個地方。 我覺得這是我比較糾結的。我覺得,如果他們能看到自己、把自己擅長的東西發揮出來,然後做一些整合,那這個國家一定會有很多榜樣的作品。

我之前轉過一些地方,我發現在我跟他們(動畫製作者)交流時,他們是有所局限的。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的感覺,我會想:那樣做對嗎?因為我們本身實力並不強,硬體軟體都是。如果不能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充分綻放,作品很難站起來。

《大聖歸來》

《大魚海棠》

澎湃新聞: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大護法》,每年暑期檔都會出現一部爆款國產動畫,前二者被稱作國漫希望,票房與口碑都很可觀,顯然《大護法》未來也會被拿來作各種比較。

易巧:在這方面我沒有任何壓力,因為這三部都在彩條屋,哈哈哈!

不思凡:說實話我也沒有什麼壓力。首先田曉鵬導演和張春、梁旋導演都是非常優秀的導演,另外其實從大聖到大魚,其實你可以看到這幾部作品給中國動畫帶來的改變。

在大聖之前我們對中國動畫的感受,除了對以前的美影廠的懷念,話題更多是唱衰。大聖之後大家談大聖,大魚之後大家談大魚,中國動畫開始出現了應援的聲音。《大護法》出現後我也希望能聽到更多一點,還希望有其他東西不停把它擴張。這種感受一旦成熟,所有動畫人的思維就會張開。那個時候說到中國動畫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請點擊《大聖歸來》與《大魚海棠》為《大護法》創作的海報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易巧:過去動畫圈裡大家都不賺錢,都生存艱難,結果反而互相傾軋。我希望至少在彩條屋內大家能互相幫助。大家都不強,為什麼互相指摘?比如田導為《大魚海棠》寫歌詞,這次《大護法》上映,田導、張導、梁導也會有不同形式的幫助。

還有一點,彩條屋在2020年之前,不會推出風格相似的作品。系列動畫的頭部作品,我們不會做相似的,重複沒有意義。

澎湃新聞:從網路十大遺憾閃客之一,到有票房成績的職業導演,心態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不思凡: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現在每天只覺得“哇怎麼這樣跑來跑去”。我總想著回去,想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澎湃新聞:那是不是考慮把《黑鳥》《小米的森林》的坑給填一填?

不思凡:有時間會填的,嗯……

澎湃新聞:《大護法》完成後有什麼計畫?《大護法》未來會發展成系列作品嗎?

不思凡:看緣分吧,因為《大護法》會給現實帶來怎樣的情況是不可預估的。但是我的創作路肯定不會停,我還是非常傾向做新的東西。

這個故事我想得比較多,有很多更深的內容在這部裡並沒有呈現。最初這個系列我設想了3部,現在我先把第一部講完,後面兩部看緣分吧。

易巧:如果《大護法》口碑好、票房好,我們當然會一直做下去,第二部就“逼”導演從新的角度來探索。

《黑鳥》裡的怪物形象融入了中國臉譜的元素

《黑鳥》每一集的開頭,都有一個陰沉詭異的男聲念白——“梁衍,就是殺死你的人的名字”。畫風簡潔寫意、劇情新穎莫測的《黑鳥》在兩年間陸續推出了7集,之後作者便銷聲匿跡。觀眾苦等數年不見更新,TOM動畫頻道中個人簡介寫著“此人已廢”,“悠無一品”也因此躋身“網路十大遺憾閃客”。

《小米的森林》

《妙先生》

當他再次出現時,是2009年與夥伴潘斌成立娃娃魚動畫,以“不思凡”的名義帶來新作《小米的森林》。《小米的森林》人設新奇、畫風細膩,蘊含著中國式的神鬼傳說,然而結局依然戛然而止。

離開娃娃魚後,不思凡又執導了《妙先生》等系列作品,每一部都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左:不思凡 右:易巧

與不思凡對話時記者發現,相比作品裡展現的瑰麗想像與暴力暗詭,他本人顯得有點木訥呆萌,明明是動畫屆的“老人”,卻像初出道的少年般容易害羞,回答問題又總是思考與停頓。而《大護法》總製片人易巧思維敏捷、言語爽利,兩人一靜一動,拋話題接梗很是默契。

《大護法》是不思凡在2014年成立蟲左道右工作室後的第一部獨立作品,前身是在投資人和製作者一腔熱血下創作的11集動畫,接下來做成什麼樣?沒想過。

此時易巧和他身後的彩條屋影業主動找上門:“這個不做電影太可惜了!”去年《大護法》就完成電影版的製作,還進行了小範圍的點映。

主角大護法長得圓滾滾,面帶兩團高原紅,卻總是一本正經地講大道理,殺起人來刀刀見血酣暢淋漓。

任性出走、引大護法千里追蹤的太子,真的不是徐錦江本人?(還被本尊轉發了)

任人宰割的詭異花生人,五官可以隨便撕掉,頭上會開花。

庖丁的後人庖卯,夢想煉成一刀取人心的神技,為此他投靠幕後Boss天天肢解花生人。

給掌權者吉安獻聲的是金士傑老師,延續《外科風雲》死不悔改修院長、《楚喬傳》虐殺婢女宇文席的反派畫風……這個老爺不簡單。

電影延續了不思凡前作中濃郁的水墨畫風,很多小細節都體現出中國風元素,故事卻有點血腥,有點鬼畜,還帶點悶騷的惡趣味,以至於大家一直很擔心:這部“前所未有”的動畫電影能不能進影院?

時隔一年,《大護法》終於登陸全國院線。日前《大護法》導演不思凡與出品方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

【對話】

澎湃新聞:不同于電影市場大量對現有IP進行直接或衍生開發,《大護法》是一個完全原創的項目,對此你秉承怎樣的創作理念?

不思凡:《大護法》本身帶有一定實驗性。我們希望能做出一部不低幼的動畫,所以從一開始希望的就是,它能夠在很多點上有所突破。

澎湃新聞:《大護法》曾被絕大多數主流發行方拒之門外,這是意料之中的情況嗎?是否想過對此作出一些妥協?

不思凡:一開始我們會有這樣的判斷,然後投資人也一直在換,碰到很多問題……直到遇到彩條屋。

截圖來自2016年8月21日不思凡在一席論壇上的發言

澎湃新聞:所以彩條屋不是你之前提到過的那位“腦殘粉”投資人?

易巧:那位是好傳動畫的大牛(《大護法》聯合出品人、好傳動畫創始人尚游)。好傳動畫為《大護法》介紹了很多發行方,但都被拒絕了。直到我們彩條屋主動去尋求合作。

不思凡:作為導演個人來說,我肯定不想(妥協)。有關動畫尺度的問題其實是可控的,但好傳和彩條屋給了我很大的創作自由,讓我想怎樣就就怎樣。

更新了7集後再無下文的《黑鳥》,被譽為“中國Flash史上的里程碑”

澎湃新聞:從“悠無一品”到“不思凡”,你通過《黑鳥》一鳴驚人後神隱了幾年又回歸動畫製作,之間經歷了什麼?

不思凡:做《黑鳥》是因為我當時喜歡漫畫,寫了幾個故事,但找不到出口。於是我嘗試用Flash去表現,想聽聽別人對我講故事的反應。後來Flash沒落了,漫畫動畫產業也都不太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覺得很迷茫。

澎湃新聞:你曾說做《黑鳥》時看觀眾的評論,能感覺到在螢幕背後觀眾的興奮與期待。近期為《大護法》全國跑路演,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觀眾的反應,是不是虛榮心更加滿足了?

不思凡:以前會有,但現在其實沒有。反而我會思考,《大護法》的表現方式會不會太突破?對於尺度的把捏,到底有沒有到契合的位置?這令我非常擔憂。

澎湃新聞:從閃客時期,你的作品就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簡潔的黑白線條,略帶少兒不宜的暗黑暴力,詭異的配音,這樣的風格如何形成?是否受某些作品的影響?

不思凡:當時沒有現在這麼多外國動畫,就看小人書,像是《森林大帝》《蘭蓮花》我翻了很多遍。後來我還是受到了日本動漫的影響,有個動畫《小忍者》對我影響很大。

《小忍者》

澎湃新聞:你評價《小忍者》的音樂和配音讓你感到非常籠統,製作比較粗糙,所以在你的作品裡會很在意音樂和配音這兩個部分?像是《大護法》中角色和聲優的選擇,就很有反差萌。

不思凡:一個角色剛誕生時,你可能會設想他是什麼聲音。但動畫神奇的地方在於,第一個進入的聲音會給動畫一個新的生命,很像是一種緣分。當然我心裡也會有一種方向,可能誰來配會比較合適。

蟲左道右工作室成員(從左至右):導演不思凡、執行導演阿麼肆、背景設計小月半、動畫師阿豪

澎湃新聞:最早蟲左道右工作室只有4人,花了兩年完成了113分鐘、1065個鏡頭、795個場景、91360幀原畫的內容,為什麼後面轉為了長篇動畫電影?

不思凡:一開始我們沒有方向,也不知道它能成為什麼,以為11集動畫可能是最好的表現方式。確實我們是從4個人開始,再到後面確定要做電影時已經有很多人加入,做電影要複雜太多了。

易巧:一開始是好傳動畫的大牛去找不思凡。大牛是個熱血動畫青年,他陪著一起做了11段動畫,但具體是電影還是什麼形式,他們完全沒想過。後來我們主動找他們提出想投資。我們很喜歡他們的風格,也感動於他們對動畫的熱情,覺得這個不做電影太可惜了。

當時也有很多糾結,最擔心的就是能不能順利上映?《大護法》的製作成本不是特別高,1000多萬,但已經可以做到比較好的品質。我們最希望的是把優質的內容送進電影院,如果不行那麼再嘗試別的方式。

澎湃新聞:《大護法》是一個講述反抗與覺醒的故事,含有很多暴力元素,還帶點情色。後期推動的阻力不小吧?

易巧:其實也沒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我們把《大護法》做出來的目的不是展現暴力,暴力只是一個表像。現在暴力B級片是全球的風向,《金剛狼》《金剛》這種帶有很多暴力鏡頭的影片也在內地上映了。我覺得這取決於動畫本身的好壞,市場會支援好的內容。

澎湃新聞:《大護法》有個宣傳點在於提醒觀眾本片不適合13歲以下,這讓很多成年觀眾感到“終於有了一部為成人打造的動畫”的激動,但也排除了占國產動畫極大受眾的小朋友們。

易巧:這個項目99%的方向主打成年人,我們沒考慮過賺小朋友的錢。

動畫電影在我看來一直做不起來,是因為大家沒把它們當做電影去看。比如在日本,每年一部的劇場版算是漫畫和劇的附屬品,日本不太會以做一個電影的精力來做劇場版。我覺得真正的電影具有很強的原創精神和文化屬性,這正是我們的動畫電影缺乏的。

國產動畫電影過去不被人認可,不被人討論,那麼就從這一代的年輕人開始,一切的認知和口碑的傳播都由年輕人來推動,這是彩條屋的定位。

對於PG-13的解讀,一方面我們的鏡頭確實有些暴力,另一方面出於職業道德的考慮,《大護法》的確不適合小朋友觀看,我們不追求這部分的票房。

澎湃新聞:前段時間《魁拔》製片人武寒青女士因結腸癌離世,網友感歎《魁拔》生不逢時。你會覺得《大護法》磕磕絆絆到今年公映,是趕上了好時候嗎?

不思凡:武老師的離開是動畫界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我清楚地記得《魁拔1》上映時我去北京參加活動時,武老師臉上燦爛的笑容。

最早做《大護法》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早了點,結果前後做了3年,個人感覺這樣一個片,剛好到了這個點。

“鬥”系列海報

澎湃新聞:《大護法》海報上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感謝給我逆境的眾生”,是經歷《大護法》製作波瀾的有感而發嗎?

不思凡:我的感覺是,你感到自己越來越強大了,但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慢慢地離開,只有你一直前行……

易巧:我從動畫的角度來看,大護法是個活了幾百歲的死胖子,他一直一個人往前走,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他時常懷疑人生。如果沒有自我激勵,這條路他會走不下去。大護法經常碎碎念,跟自己對話,不僅是解決孤獨,也是為自己打氣。

澎湃新聞:從你2008年辭職重新投身動畫至今,感覺行業環境有怎樣的變化?

不思凡:就像易總說過的,現在這個時代好作品不會被埋沒。

易巧:現在國產動畫的環境,第一是想埋沒都沒有機會,有的是公司願意拿錢砸,但市場只會被來得更早的人發掘。3年前在我們也不知道前路如何時,就先行投資拿下了很多專案。

第二是好作品一定會有好票房。我們統計過,這幾年沒有一部商業屬性的院線電影,有好的口碑卻沒有好的票房。《驢得水》如果放到三年前,沒有出名的導演和演員,票房也許只有幾百幾千萬,但《驢得水》最終票房破億。這是市場的進步,也是觀眾的進步。正因為觀眾有這樣大的潛力,我們才敢做《大護法》。

澎湃新聞:我覺得你們另一個大膽體現在《大護法》定檔7月13日,前有《神偷奶爸3》,當天有《悟空傳》……是不是壓力挺大?

易巧:壓力肯定有,但我們是小成本呀,他們都是大片,壓力一定比我們更大。而且我國電影市場這麼大,同一天容納三部好片完全OK。你看前年《大聖歸來》《捉妖記》《煎餅俠》三部風格和體量完全不一樣的電影撞了檔期,三部都大賣了。

這個暑期檔《大護法》不負責領跑,我們希望對手票房能好,我們也能跟著好。

《大護法》的藝術設定

澎湃新聞:你曾說過作為中國動畫人,常常要面對關於未來的恐懼,經濟的壓力,以及創造者自身的局限。對於眼下國內的動漫產業與動畫製作者,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不思凡:這純粹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市場上的創造者總是跟在日本、美國後面,想要學習他們、超越他們。我總有種感覺,他們走錯了,忘記了自己擁有的、去發揮自己擁有的東西。我們永遠看著別人,但我們其實永遠成不了別人,只有看著自己。才能成為自己。

大多數的創作者缺少思維上的轉變,而且大多數人都卡在那個地方。 我覺得這是我比較糾結的。我覺得,如果他們能看到自己、把自己擅長的東西發揮出來,然後做一些整合,那這個國家一定會有很多榜樣的作品。

我之前轉過一些地方,我發現在我跟他們(動畫製作者)交流時,他們是有所局限的。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的感覺,我會想:那樣做對嗎?因為我們本身實力並不強,硬體軟體都是。如果不能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充分綻放,作品很難站起來。

《大聖歸來》

《大魚海棠》

澎湃新聞: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大護法》,每年暑期檔都會出現一部爆款國產動畫,前二者被稱作國漫希望,票房與口碑都很可觀,顯然《大護法》未來也會被拿來作各種比較。

易巧:在這方面我沒有任何壓力,因為這三部都在彩條屋,哈哈哈!

不思凡:說實話我也沒有什麼壓力。首先田曉鵬導演和張春、梁旋導演都是非常優秀的導演,另外其實從大聖到大魚,其實你可以看到這幾部作品給中國動畫帶來的改變。

在大聖之前我們對中國動畫的感受,除了對以前的美影廠的懷念,話題更多是唱衰。大聖之後大家談大聖,大魚之後大家談大魚,中國動畫開始出現了應援的聲音。《大護法》出現後我也希望能聽到更多一點,還希望有其他東西不停把它擴張。這種感受一旦成熟,所有動畫人的思維就會張開。那個時候說到中國動畫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請點擊《大聖歸來》與《大魚海棠》為《大護法》創作的海報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易巧:過去動畫圈裡大家都不賺錢,都生存艱難,結果反而互相傾軋。我希望至少在彩條屋內大家能互相幫助。大家都不強,為什麼互相指摘?比如田導為《大魚海棠》寫歌詞,這次《大護法》上映,田導、張導、梁導也會有不同形式的幫助。

還有一點,彩條屋在2020年之前,不會推出風格相似的作品。系列動畫的頭部作品,我們不會做相似的,重複沒有意義。

澎湃新聞:從網路十大遺憾閃客之一,到有票房成績的職業導演,心態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不思凡: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現在每天只覺得“哇怎麼這樣跑來跑去”。我總想著回去,想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澎湃新聞:那是不是考慮把《黑鳥》《小米的森林》的坑給填一填?

不思凡:有時間會填的,嗯……

澎湃新聞:《大護法》完成後有什麼計畫?《大護法》未來會發展成系列作品嗎?

不思凡:看緣分吧,因為《大護法》會給現實帶來怎樣的情況是不可預估的。但是我的創作路肯定不會停,我還是非常傾向做新的東西。

這個故事我想得比較多,有很多更深的內容在這部裡並沒有呈現。最初這個系列我設想了3部,現在我先把第一部講完,後面兩部看緣分吧。

易巧:如果《大護法》口碑好、票房好,我們當然會一直做下去,第二部就“逼”導演從新的角度來探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