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驚!順豐試飛水、陸兩用大型無人機,一次可載數百公斤快件

7月12日, 一段疑似順豐大型無人機水上起飛的視頻爆出, 視頻中該大型無人機在水面滑行速度極快。 經過記者跟順豐速運確認, 視頻中的大型無人機的確為順豐速運的, 只是順豐大型無人機研發過程中的一次科研型飛行。 不過, 有瞭解內情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順豐此項技術可覆蓋到全國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地區, 實現36小時物流全區域服務。

很多網友看到相關視頻後都不由得發出驚歎:無人機還可以這麼大?

根據獨家情報, 該款無人機的載重能力可以達到數百公斤, 相對於目前載重普遍在7-10公斤左右的小型無人機來講, 無論是應用場景, 還是運送效率, 都將大大提升, 想像空間無限。

對此, 記者聯繫順豐速運, 順豐表示該飛機的確是順豐的, 只是順豐對大型無人機研發過程中的一次科研型飛行。 至於該機型的其他資訊, 目前還不便公開。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 此次試驗標誌著順豐無人機將會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全面商用。 從2013年的試驗到陸續發佈樣機, 到政策逐步放開, 還會逐漸推出不同規格的無人機, 日後可能會極大的影響中國物流的變革。

另外, 據瞭解, 6月21日, 順豐與贛州市南康區聯合申報的無人機示範運行區的空域申請, 得到了東部戰區的正式批復。 6月29日, 順豐在獲批空域內進行了首次業務試運營飛行。 順豐作為目前唯一一家物流企業在該區域範圍內進行試點物流運營飛行。

對此, 趙小敏表示, 順豐在湖北鄂州建立機場作為國際核心樞紐, 可以和區域中心結合, 覆蓋地區GDP已達全國總GDP的90%。 而此次輔以無人機形成的網路, 即便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邊遠地區、西部地區也將受惠明顯,

享受36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服務。

巨型無人機早有“預謀”

對於這款出人意料的大型無人機, 其實順豐早在去年就透露出相關的訊號。 2016年“快遞最後一公里峰會”上, 順豐副總裁許志君在主題演講中首次對外界公開提及順豐的“無人機計畫”。

許志君說:“無人機方面, 從過去我們提到的中短的3-5公里和5公斤以下, 現在過渡到中長距離, 還有3噸以下, 這部分無人機技術正在研發當中。 ”

按照許志君的說法, 此次曝光出來的載重數百公斤的大型無人機只是第一代產品, 未來載重有可能達到或者說接近3噸。

從最早亞馬遜、順豐宣佈啟動無人機計畫到國內外物流企業的紛紛入局, 無人機物流的競爭越發激烈,

對於這些致力於解決偏遠地區最後一公里物流運輸能力的小型無人機, 大家也已不再陌生。 只是這次意外亮相的水陸兩用大型無人機, 放眼國際領域似乎都不太多見。 大型無人機究竟可以適用于怎樣的應用場景?計畫主要運輸什麼類型物品?需要怎樣的起降環境?最大載重和飛行時速能到什麼水準?有怎樣的應急措施?順豐將如何規劃大型無人機和貨機、小型無人機的配合?加入“水中起飛”這麼酷炫的功能是否是指向水域無人機基地建設?

目前順豐官方尚未對這一視頻做出回應。 但毋庸置疑的是, 視頻中大型物流無人機若投入使用, 無疑又是國內物流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監管難題

對於無人機物流未來的發展前景和市場規模, 業界專家和企業表達了他們自己的看法。

“無人機物流市場只是小眾市場, 只是智慧物流其中一個分支。 ”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 它將更多的使用在西部地區、偏遠山區的貨物配送上;第二, 西部地區、山區人們購買力有限;第三, 低空空域即使開放, 但鑒於安全, 也將是有限度的開放。 ”

趙小敏則對無人機市場做了估算, “深圳擁有超過300家無人機企業, 佔據了全球七成民用無人機市場份額, 銷售超過200億元。 根據相關資料監測分析, 未來10年無人機市場將是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 無人機物流市場也會達到幾百億的規模”

對於無人機物流的未來發展,京東內部人士表示,“未來的物流一定是立體、全方位和以人為本的。很多人難以想像未來的天空到處都是無人機,但是科幻片中的很多場景,漫天都是各類飛行器。只要技術足夠進步,管控足夠到位,組織足夠嚴密,這種場景一定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無人機物流發展是漸行漸進的過程,而非跨越式發展。無人機物流商業化運營首先需要面對的是政策上的監管難題,其中就包括低空空域的使用權。

就低空空域監管問題,趙小敏建議,“政府可以從設定固定飛行區和規劃合理的飛行路線入手支持無人機物流發展”。

此外,無人機物流行業標準也亟待出臺。京東內部人士表示,“無人機智慧物流想要健康快速發展,需要完善無人機監管、低空領域飛行權方面的政策、建立無人機行業標準。這需要企業、政府以及相關主管單位共同努力”。

開放共用的無人機物流才是未來發展方向。中國AOPA無人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守興表示,中國企業應積極參與無人機飛行的各項標準制定,比如遠端ID創建、無人機追蹤、路線設計等,幫助無人機飛行在監管狀態下健康發展,這是整個行業的共同目標、共同原則。

對於無人機物流的未來發展,京東內部人士表示,“未來的物流一定是立體、全方位和以人為本的。很多人難以想像未來的天空到處都是無人機,但是科幻片中的很多場景,漫天都是各類飛行器。只要技術足夠進步,管控足夠到位,組織足夠嚴密,這種場景一定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無人機物流發展是漸行漸進的過程,而非跨越式發展。無人機物流商業化運營首先需要面對的是政策上的監管難題,其中就包括低空空域的使用權。

就低空空域監管問題,趙小敏建議,“政府可以從設定固定飛行區和規劃合理的飛行路線入手支持無人機物流發展”。

此外,無人機物流行業標準也亟待出臺。京東內部人士表示,“無人機智慧物流想要健康快速發展,需要完善無人機監管、低空領域飛行權方面的政策、建立無人機行業標準。這需要企業、政府以及相關主管單位共同努力”。

開放共用的無人機物流才是未來發展方向。中國AOPA無人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守興表示,中國企業應積極參與無人機飛行的各項標準制定,比如遠端ID創建、無人機追蹤、路線設計等,幫助無人機飛行在監管狀態下健康發展,這是整個行業的共同目標、共同原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