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聲巨響徹底驚醒自衛隊,我軍隔空回應只需要僅僅十分鐘解決問題

根據日本防衛計畫大綱, 日本航空自衛隊將向那霸基地轉移一個飛行隊, 第九航空團的F-15J戰鬥機數量將增加至40架以上, 占日本F-15J全部主力的四分之一。 如果算上F-2, 日本把半數精銳戰鬥機全部調集到沖繩方向, 足以可見其對沖繩防禦的重視。 三菱F-2是世界上第一種將主動相控陣(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投入服役的型號, 搭載J/APG-1相控陣雷達, 該型雷達由日本率先世界使用砷化鎵半導體打造, 由日本國內獨立研製生產。 但該型雷達在服役初期由於日本在軟體整合能力方面的欠缺, 導致其性能不穩定,

也被經常詬病。 這在之後改進的J/APG-2雷達應用之後才有所改觀, J/APG-2整體性能與美國雷神公司研製的APG-79相控陣雷達相當, 後者主要裝備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

但這一計畫已經遭到中國火箭軍的最強隔空回應。 近日媒體連續播出了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試射畫面,

從起豎到發射, 如此短的時間內一整套發射流程操作完畢, 就等最後一聲令下, 攜帶雙錐體新彈頭的東風-21A呼嘯而出。 東風-21的最新改型, 通過加裝多種彈頭誘餌使反導系統難以攔截, 而且打擊精度接近巡航導彈。 該導彈對美國旨在攔截掠海飛行巡航導彈的反導系統來說, 飛行高度過高;對於旨在應對其他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來說又太低。 而且即使能夠攔截一到兩枚, 同時發射多枚該型導彈也能實現作戰目標, 因而成為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先進程度最高的武器。

東風-21的射程超過3000公里, 對第一島鏈內的所有目標均有摧毀能力, 改進型東風-21A增加了突防技巧, 讓美日的愛國者PAC3更加難以攔截, 末端可進行高速機動, 釋放假目標誘騙來襲的愛國者導彈。 與近程導彈相比, 中程導彈射程更遠, 火力控制範圍更大, 同時由於飛行速度更快、彈道更高, 相對而言難以攔截;與遠端導彈相比, 中程導彈飛行時間較短, 因此敵方可用於探測和攔截的時間更短, 有利於導彈突防,

彈頭再入防熱問題也相對容易解決。 中程導彈一般是兩級發動機, 是從近程導彈到遠端和洲際導彈的研製所必須跨越的技術臺階。

美日加強沖繩基地的部署意圖明顯, 大幅度增加在沖繩基地的戰鬥機數量, 美軍最先進的F-22戰鬥機也部署在這裡。

戰鬥機需要跑道才能起飛, 用彈道導彈在數分鐘中內把跑道打掉, 就等宣判這些高性能戰鬥機的無用, 連飛都飛不起來, 再優異的空戰性能也白搭。 有軍事專家稱, 東風導彈的基礎設計與美國在冷戰時期研製的潘興II”型(Pershing II)導彈有些類似, 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過東風導彈是從陸基平臺發射, 其有效載荷和在飛行途中改變方向的能力引起美國戰略家的特別關注。 前美國海軍指揮官、美國國防部日本事務高級官員Paul Giarra說:“從單獨的技術性能來看, 東風21D導彈並不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軍事武器, 但這種導彈的綜合作戰能力具有革命性。 ”拉夫黑德上將說, 美國在太平洋的幾個陸上基地, 更容易受到中國的彈道導彈攻擊, 因為他們不像航母能夠移動以躲避打擊。再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都需要跑道才能起降,失去跑道後起飛的戰機無法降落,沒起飛的就失去戰鬥力,即便轉場降落也會迫使任務取消或者打擊任務受阻。

因為他們不像航母能夠移動以躲避打擊。再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都需要跑道才能起降,失去跑道後起飛的戰機無法降落,沒起飛的就失去戰鬥力,即便轉場降落也會迫使任務取消或者打擊任務受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