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房屋拆遷的建設專案不同,立項流程也不盡相同!

實踐中, 很多被拆遷人諮詢時, 宅基地上房屋拆遷建設專案是棚戶區改造, 要不就不清楚建設項目到底是什麼。 其實, 建設的專案也是很重的環節, 根據不同的專案, 相對應的立項程式也是不一樣的。 今天劉可心律師就為廣大的被拆遷戶講解一下不同的建設專案, 立項的流程是什麼?

項目立項

項目特別是大中型專案, 要列入政府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計畫中。 專案經過專案實施組織決策者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 並列入專案實施組織或者政府計畫的過程叫專案立項。 法諮:cqlst1981

專案立項是國有企業或政府投資專案單位為推動某個專案上馬, 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中長期規劃、產業政策、生產力佈局、國內外市場、所在地的內外部條件, 提出的具體專案的建議檔, 是專門對擬建專案提出的框架性的總體設想, 該報告的核心價值是:

作為專案擬建主體上報審批部門審批決策的依據;

作為項目批復後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

作為專案的投資設想變為現實的投資建議的依據;

作為專案發展週期初始階段基本情況匯總的依據。

立項分類

鼓勵類、許可類、限制類, 分別對應的報批程式為備案制、核准制、審批制。

報批程式結束即為專案立項完成。

1、審批制, 某一政府機關對一件事項進行審查, 並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審批通常是事先進行的, 而且會對申請事項和申請材料做實質性的審查。 政府專案先向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報送專案建議書, 分別向城鄉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申請辦理地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手續。 後經過論證向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審批部門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 批復檔向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 向國土局申請辦理用地手續。

2、核准制, 設置公開發行條件, 滿足條件的可以公開發行, 但在操作中具體條件的解釋和適用上, 政府有一定的裁量權。 企業價值由法定條件衡量。

3、備案制倒確實是形式審查, 政府機關只對申請檔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核查, 理論上並不對申請檔的內容做實質性審查。 但備案未必是事後的, 有些時候也要求在實際行為發生前完成備案。 專案單位向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管理部門辦理手續, 備案後, 向城鄉規劃、國土局、環保局申請辦理選址、用地和環評審批手續。

為什麼要將建設專案立項流程?其實通過建設專案的立項檔等相關材料, 從中發現房屋拆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實踐中, 通過調取資訊公開的建設專案立項相關檔, 經常發現被拆遷人的房屋不在紅線範圍內, 從而最大程度保護被拆遷人的房屋不被徵收。 因此, 被拆遷人需要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 以合法的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