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3.0時代:嶄露頭角的功能農業將帶來1000億產值!

今年中央一號檔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 其中明確提出“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 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這是功能農業有關表述首次進入中央一號文件, 也是我國功能農業團隊推動形成的階段性成果。

功能農業最早是由趙其國2008年在《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中首次提出的。 功能農業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 使農產品中硒、鋅等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或其他功能物質定量提高的農業生產過程。

“功能農業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後的第三個農業發展階段。 ”趙其國說, 功能農業是“十三五”時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新興農業方向之一。

可消除“隱性饑餓”

高產農業解決了人們“吃得飽”的問題, 綠色農業解決了人們“吃得安全”的問題, 功能農業主要是希望解決人們“吃得健康”的問題。

而功能農產品除了具有改善身體健康狀況的價值外, 還有兩個重要標準:一是消費者能在宏觀感覺或微觀指標上發現其具有改善健康的價值;一是能夠標準化生產。

“其中一個重要作用是消除‘隱性饑餓’。 ”趙其國表示, 由於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缺乏, 相比蛋白、脂肪、糖類等營養缺乏更具有隱蔽性, 世界微量營養組織就將目前礦物質的缺乏稱為“隱性饑餓”。

據統計, 現在全球處在“隱性饑餓”狀態的人群比例高達1/3, 其中在中國, 硒、鋅、鐵、鈣、碘的缺乏更為普遍。 值得關注的是, 近年來我國居民硒和碘的缺乏最為普遍。

據介紹, 功能農業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 向土壤中添加微量元素礦物質營養劑, 改善土壤的礦物質水準與作物根際環境,

進而作物吸收微量元素, 通過食用再到人體。

資料顯示, 我國已批准的國產保健食品中, 功能成分含有礦物質元素的產品共200多個, 市場價值超過500億元。

根據趙其國預測, 2020年全球將推出80——100種功能農產品, 僅中國產值就將達1000億元, 功能農業的占比2020年將達到1%, 2030年到10%, 2050年達到50%以上。

“目前農業企業在功能農業產業化中投入產出比一般在1:10——1:20, 因此當功能農業科技企業產值達到2.5億元時, 將直接帶動產值達到50億元, 間接帶動大農業產值在100億元以上。 ”趙其國說。

“把它做成中國機遇”

除了中央一號文件, 農業部也將功能農業有關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 今年3月21日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

“開發多元產品, 以功能化、營養化、便捷化消費需求為主導”。

據介紹, 山西省是利用功能農業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個省級樣板。 在山西, 功能農業於2016年底已上升為山西省級戰略。 其中, 以建設“農穀”為中心內容。

日前, 山西省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山西“農谷”建設的指導意見》, 指出山西“農穀”是以功能農業研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為兩大核心功能, 集聚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市場等要素, 加快科技創新, 增強農業發展“新動能”。

不只山西, 廣西、江蘇、河北等地功能農業也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 據瞭解,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作為我國功能稻米發展上的一個縣級樣板, 將建設我國首個功能稻米特色小鎮,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

著力集聚科技、產業、旅遊和文化等一系列相關要素。

趙其國介紹, 功能農業作為由中國科學家提出, 並率先實踐的新方向, 已在我國部分省區的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他希望有關部委和各級1212提高功能農業的機遇意識, “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帶動我們國家的農業食品產業彎道超車”。

同時, 趙其國建議國家加大科技投入, 建議由有關單位牽頭組建國家功能農業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平臺, 並適時推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結合研究, 制定相關國家的標準甚至國際標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