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從遙感到光繪,我們用真實與虛幻見證綠孔雀最後的美麗

▶ 綠孔雀。 與動物園裡常見的“入侵”物種藍孔雀不同, 綠孔雀頭頂一簇冠羽, 有美麗的鱗片狀羽毛和大長腿。 © Joe Blossom / Alamy Stock Photo

從昆明一路向西南,

大約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玉溪市新平彝族自治縣, 然後再沿著哀勞山腳折向北再開4個小時, 就是雙柏縣的恐龍河保護區了。

與初夏時節涼爽的昆明氣候不同, 幹熱河谷入夏不久便持續著38-40度的高溫。 我們的車駛入雙柏縣和新平縣感受到了相當的熱量。 這裡的河谷是挑剔的綠孔雀為自己的生存繁衍所保留的僅存的棲息地:在雲南熱帶季雨林的深切河谷中, 河谷中山勢陡峭, 但濱水的開闊沙灘才是它們開屏、求偶、覓食的理想場所。

▶ 2017年6月17日, 雲南新平縣通向雙柏縣恐龍河自然保護區的路上, 政府樹立的保護綠孔雀的宣傳牌。 © 肖詩白/綠色和平

在古代, 綠孔雀被稱作“龍鳥”。 它在文人墨客的詩詞和筆下呈現出的身姿極度優雅瑰麗:頂著藍綠色的簇狀冠羽, 頸部到胸部的龍鱗狀羽毛折射著綠、藍、金、銅等金屬光澤。 它身形高大, 有修長的腿和長達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 羽端閃耀著絢麗的眼狀斑, 尾屏霸氣而華麗。 在中國, 野生綠孔雀僅分佈於雲南省, 目前野外種群數量估計不足500只,

已經成為中國最瀕危的野生動物物種之一。

在河灘上, 志願者們用光繪出了一張張美麗的綠孔雀圖片。 我們希望這種害羞的大鳥能夠安靜地生活在森林河谷中, 而不是今後只能在虛幻的光影中見到它們的絢爛身姿。

初識綠孔雀之家

恐龍河州級自然保護區是主要以極度瀕危物種綠孔雀為目標的保護區。 2016年開展鳥類監測時,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在其南部與之接壤的新平縣發現了綠孔雀棲息地。 2017年1月,新平縣對綠孔雀的分佈調查拍攝到了8599張綠孔雀的相片,充分證明了新平縣老廠鄉、者竜鄉及其周邊地區確實是中國綠孔雀重要的分佈區。這些激動人心的發現都表明在現有的自然保護區之外,確實存在綠孔雀種群。

▶2017年3月18日,雲南小江河綠孔雀棲息地拍攝到的野生綠孔雀。©野性中國/奚志農

然而,這些剛剛發現的保護區外的綠孔雀棲息地還沒來得及被系統調查,就已面臨水電開發、道路修建等威脅,有可能導致綠孔雀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綠孔雀的種群數量已經極小且分佈狹窄,任何一片棲息地的喪失都可能對她造成滅頂之災。拯救刻不容緩。

▶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俯瞰石羊江。©肖詩白/綠色和平

從縣城到恐龍河自然保護區還有幾個小時的山路。路上經過一片片農田,幾經顛簸才能到達保護區附近。路上我們看到了新平縣政府樹立的“保護綠孔雀,新平在行動”的嶄新的宣傳牌,看到了人來人往的車輛,也看到了改種橙樹的被剃頭的山頭。盤旋下山才能深入河谷。

在山腰放眼遠眺,這裡人跡罕至,河谷開闊背陰,清澈的溪水沿著石羊江蜿蜒流動。路上,我們遇到了當地村民,跟我們講述他們親自見到的綠孔雀:貴為百鳥之王,卻安靜膽小、與世無爭。在這片河谷裡,它們在薄霧彌漫的清晨到河邊汲水理羽,結隊去樹林覓食;烈日當空的時候,可以安靜地棲息在樹蔭之中;日薄西山時立於棲木,發出嘹亮悠長的叫聲。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小江河河谷的寧靜風貌。戛灑江一級水電站修建之後的蓄水將淹沒這片河灘和臨近的原生植被。© 肖詩白/綠色和平

不堪其擾的綠孔雀

新平地界遠眺對面雙柏縣恐龍河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山腰上有一條醜陋的疤痕,那是雙柏縣銀洋礦業的兩個探礦專案在核心區內修建的礦井和傾倒廢渣。而翻過山頭,則是為了開礦而佈滿山體的道路、深入山體的礦洞以及炸藥庫,嚴重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和《雲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2017年6月17日。保護區核心區內山的兩側都佈滿了探礦留下的非法道路、礦井、礦洞、炸藥庫和傾倒廢渣的痕跡。© 李瑋/綠色和平

石羊廠礦區在明清時有過民采,如今已經擱置良久。2013年下半年,雙柏縣銀洋礦業于通過探礦權轉讓的方式取得了石羊場的兩個探礦權。雖然到了今年3月這兩個探礦權已經分別在2017年2月和3月到期,並沒有延續;在現場調查過程中,村民們也表示保護區中礦業活動目前處於暫停的階段,這個現狀令人暫時松了一口氣。但銀洋礦業究竟是否會徹底關停?是否會進行生態修復?依然不得而知。

我們在桌面調研中發現,早在2010年楚雄州林業局到雙柏縣檢查工作時,首先到恐龍河州級保護區綠孔雀分佈最集中的區域查看了保護區資源情況及管護情況。但僅僅幾年後,保護區中綠孔雀分佈最密集的地方竟然都開始了礦產專案的招商和實施,令人不解。

小江河河谷南側有兩條為小水電工程配套的道路修進了恐龍河保護區,其中一條在核心區。這些寬約5-6米道路西向聯通了小江河一二級電站和疑似小江河新的電站建築,東向聯通了保護區外的現存道路,涉嫌違法。

▶2017年6月17日,石羊江的支流小江河河谷中與小江河電站工程連接的道路橫穿了保護區核心區。 © 李瑋/綠色和平

恐龍河自然保護區從成立以來,已經因為當地經濟發展被調整三次。2010年,為了小江河一、二級水電站的建設,保護區再次將其核心區的一部分調整出去,造成綠孔雀和水電施工“比鄰而居”。電站就這樣跟綠孔雀“親密接觸”中進行著施工建設,施工的噪音、粉塵和廢棄物等對綠孔雀的干擾可想而知。而《小江河二級電站公示簡本》中赫然出現了這樣的字眼:“廠房為綠孔雀的活動區,禁止施工人員捕殺野生動物”。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小江河電站工程廢棄的配套設施。© 肖詩白/綠色和平

孔雀東南飛,何處作徘徊?

離開小江河河谷驅車向東,沿著源頭順流而下,沿途石羊江河谷直到戛灑江一級電站這段約50公里的幹流河谷人跡罕至,河谷兩岸中低海拔的植被大部分未受侵擾。這些保護區外的河谷雨林,也是綠孔雀的棲息地。

▶2017年6月18日,雲南省新平縣至雙柏縣境內石羊江和綠汁江河谷交匯處,溯溪至上游源頭的河谷是野生綠孔雀的適宜生境。©肖詩白/綠色和平

然而在這片水量並不豐富的河谷區域,新的梯級水電站還在不斷建設。2015年,大灣電站的建設淹沒了禮杜江河谷的大片河灘;2017年,位於石羊江河谷尾端的戛灑江一級電站又在大搞施工。施工現場道路破敗塵土飛揚,白天車輛限制通行;晚上,偶爾會有一兩隻螢火蟲在夜晚探照燈的刺眼光芒和灰塵中飄到土坡再停到樹上。隆隆的車輛和工程聲音卻依然不會停止。

▶2017年6月17-18日,雲南省新平縣戛灑江一級電站施工現場。(上)電站修建對山體和河谷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李瑋/綠色和平 (下)電站對山體的破壞、施工現場噪音以及完工後蓄水等人為侵擾因素都將對綠孔雀等珍稀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脅。© 肖詩白/綠色和平

根據環評報告,戛灑江電站完工後將會淹沒上游石羊江和綠汁江部分河灘和河谷低海拔森林。隨著這些大大小小電站的建設,綠孔雀的最後且最好的棲息地正在逐步破碎和消失。我們利用現場的航拍照片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STRM高程資料,類比了戛灑江一級電站正常蓄水後的淹沒區域:在戛灑江一級電站達到正常蓄水位(675米)後,石羊江河谷的大面積河灘和河谷兩岸保持完好的森林將會被淹沒,而這些正是綠孔雀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至雙柏縣境內的河谷至石羊江上游源頭的河谷是中國綠孔雀最後而且最完整的生存環境。©李瑋/綠色和平 (下)藍色為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正常蓄水後的模擬石羊江河谷和小江河河谷淹沒區域 製圖:綠色和平

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不遠的山頭上,如同被剃頭一般出現了一片橙樹林。經過衛星遙感監測,我們瞭解到雙柏縣和新平縣的經濟林正在大面積地更替為目前市場收益更高的橙樹種植林。更替的過程中,整地、灑農藥……這些大量的人為活動也會對綠孔雀覓食、繁殖等生存需求及其棲息地帶來負面影響。

▶2017年6月18日,雲南省新平縣戛灑江沿江山脊上天然林和更新的人工經濟林對比。 © 李瑋/綠色和平

讓綠色“紅線”圈住綠孔雀最後的家

在經濟開發利益相關方眼裡,這裡的金山銀山無疑要比綠孔雀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更為重要;對綠孔雀來說,自然保護區並未能完整覆蓋其棲息地,同時它們還面臨著保護區邊界調整、家園縮小的危機;保護區外,綠孔雀更是處於“法外之地”。

我們迫切希望雲南省能對綠孔雀這一極小種群物種進行生境調查;並保存綠水青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為綠孔雀留出生存繁衍的自然空間,劃出它們賴以生存的“生命紅線”,保住綠孔雀生存的希望。

拯救中國最後500只綠孔雀,行動刻不容緩!

2017年1月,新平縣對綠孔雀的分佈調查拍攝到了8599張綠孔雀的相片,充分證明了新平縣老廠鄉、者竜鄉及其周邊地區確實是中國綠孔雀重要的分佈區。這些激動人心的發現都表明在現有的自然保護區之外,確實存在綠孔雀種群。

▶2017年3月18日,雲南小江河綠孔雀棲息地拍攝到的野生綠孔雀。©野性中國/奚志農

然而,這些剛剛發現的保護區外的綠孔雀棲息地還沒來得及被系統調查,就已面臨水電開發、道路修建等威脅,有可能導致綠孔雀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綠孔雀的種群數量已經極小且分佈狹窄,任何一片棲息地的喪失都可能對她造成滅頂之災。拯救刻不容緩。

▶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俯瞰石羊江。©肖詩白/綠色和平

從縣城到恐龍河自然保護區還有幾個小時的山路。路上經過一片片農田,幾經顛簸才能到達保護區附近。路上我們看到了新平縣政府樹立的“保護綠孔雀,新平在行動”的嶄新的宣傳牌,看到了人來人往的車輛,也看到了改種橙樹的被剃頭的山頭。盤旋下山才能深入河谷。

在山腰放眼遠眺,這裡人跡罕至,河谷開闊背陰,清澈的溪水沿著石羊江蜿蜒流動。路上,我們遇到了當地村民,跟我們講述他們親自見到的綠孔雀:貴為百鳥之王,卻安靜膽小、與世無爭。在這片河谷裡,它們在薄霧彌漫的清晨到河邊汲水理羽,結隊去樹林覓食;烈日當空的時候,可以安靜地棲息在樹蔭之中;日薄西山時立於棲木,發出嘹亮悠長的叫聲。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小江河河谷的寧靜風貌。戛灑江一級水電站修建之後的蓄水將淹沒這片河灘和臨近的原生植被。© 肖詩白/綠色和平

不堪其擾的綠孔雀

新平地界遠眺對面雙柏縣恐龍河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山腰上有一條醜陋的疤痕,那是雙柏縣銀洋礦業的兩個探礦專案在核心區內修建的礦井和傾倒廢渣。而翻過山頭,則是為了開礦而佈滿山體的道路、深入山體的礦洞以及炸藥庫,嚴重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和《雲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2017年6月17日。保護區核心區內山的兩側都佈滿了探礦留下的非法道路、礦井、礦洞、炸藥庫和傾倒廢渣的痕跡。© 李瑋/綠色和平

石羊廠礦區在明清時有過民采,如今已經擱置良久。2013年下半年,雙柏縣銀洋礦業于通過探礦權轉讓的方式取得了石羊場的兩個探礦權。雖然到了今年3月這兩個探礦權已經分別在2017年2月和3月到期,並沒有延續;在現場調查過程中,村民們也表示保護區中礦業活動目前處於暫停的階段,這個現狀令人暫時松了一口氣。但銀洋礦業究竟是否會徹底關停?是否會進行生態修復?依然不得而知。

我們在桌面調研中發現,早在2010年楚雄州林業局到雙柏縣檢查工作時,首先到恐龍河州級保護區綠孔雀分佈最集中的區域查看了保護區資源情況及管護情況。但僅僅幾年後,保護區中綠孔雀分佈最密集的地方竟然都開始了礦產專案的招商和實施,令人不解。

小江河河谷南側有兩條為小水電工程配套的道路修進了恐龍河保護區,其中一條在核心區。這些寬約5-6米道路西向聯通了小江河一二級電站和疑似小江河新的電站建築,東向聯通了保護區外的現存道路,涉嫌違法。

▶2017年6月17日,石羊江的支流小江河河谷中與小江河電站工程連接的道路橫穿了保護區核心區。 © 李瑋/綠色和平

恐龍河自然保護區從成立以來,已經因為當地經濟發展被調整三次。2010年,為了小江河一、二級水電站的建設,保護區再次將其核心區的一部分調整出去,造成綠孔雀和水電施工“比鄰而居”。電站就這樣跟綠孔雀“親密接觸”中進行著施工建設,施工的噪音、粉塵和廢棄物等對綠孔雀的干擾可想而知。而《小江河二級電站公示簡本》中赫然出現了這樣的字眼:“廠房為綠孔雀的活動區,禁止施工人員捕殺野生動物”。

▶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小江河電站工程廢棄的配套設施。© 肖詩白/綠色和平

孔雀東南飛,何處作徘徊?

離開小江河河谷驅車向東,沿著源頭順流而下,沿途石羊江河谷直到戛灑江一級電站這段約50公里的幹流河谷人跡罕至,河谷兩岸中低海拔的植被大部分未受侵擾。這些保護區外的河谷雨林,也是綠孔雀的棲息地。

▶2017年6月18日,雲南省新平縣至雙柏縣境內石羊江和綠汁江河谷交匯處,溯溪至上游源頭的河谷是野生綠孔雀的適宜生境。©肖詩白/綠色和平

然而在這片水量並不豐富的河谷區域,新的梯級水電站還在不斷建設。2015年,大灣電站的建設淹沒了禮杜江河谷的大片河灘;2017年,位於石羊江河谷尾端的戛灑江一級電站又在大搞施工。施工現場道路破敗塵土飛揚,白天車輛限制通行;晚上,偶爾會有一兩隻螢火蟲在夜晚探照燈的刺眼光芒和灰塵中飄到土坡再停到樹上。隆隆的車輛和工程聲音卻依然不會停止。

▶2017年6月17-18日,雲南省新平縣戛灑江一級電站施工現場。(上)電站修建對山體和河谷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李瑋/綠色和平 (下)電站對山體的破壞、施工現場噪音以及完工後蓄水等人為侵擾因素都將對綠孔雀等珍稀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脅。© 肖詩白/綠色和平

根據環評報告,戛灑江電站完工後將會淹沒上游石羊江和綠汁江部分河灘和河谷低海拔森林。隨著這些大大小小電站的建設,綠孔雀的最後且最好的棲息地正在逐步破碎和消失。我們利用現場的航拍照片和國際上普遍使用的STRM高程資料,類比了戛灑江一級電站正常蓄水後的淹沒區域:在戛灑江一級電站達到正常蓄水位(675米)後,石羊江河谷的大面積河灘和河谷兩岸保持完好的森林將會被淹沒,而這些正是綠孔雀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2017年6月17日,雲南省新平縣至雙柏縣境內的河谷至石羊江上游源頭的河谷是中國綠孔雀最後而且最完整的生存環境。©李瑋/綠色和平 (下)藍色為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正常蓄水後的模擬石羊江河谷和小江河河谷淹沒區域 製圖:綠色和平

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不遠的山頭上,如同被剃頭一般出現了一片橙樹林。經過衛星遙感監測,我們瞭解到雙柏縣和新平縣的經濟林正在大面積地更替為目前市場收益更高的橙樹種植林。更替的過程中,整地、灑農藥……這些大量的人為活動也會對綠孔雀覓食、繁殖等生存需求及其棲息地帶來負面影響。

▶2017年6月18日,雲南省新平縣戛灑江沿江山脊上天然林和更新的人工經濟林對比。 © 李瑋/綠色和平

讓綠色“紅線”圈住綠孔雀最後的家

在經濟開發利益相關方眼裡,這裡的金山銀山無疑要比綠孔雀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更為重要;對綠孔雀來說,自然保護區並未能完整覆蓋其棲息地,同時它們還面臨著保護區邊界調整、家園縮小的危機;保護區外,綠孔雀更是處於“法外之地”。

我們迫切希望雲南省能對綠孔雀這一極小種群物種進行生境調查;並保存綠水青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為綠孔雀留出生存繁衍的自然空間,劃出它們賴以生存的“生命紅線”,保住綠孔雀生存的希望。

拯救中國最後500只綠孔雀,行動刻不容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