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磅來襲:經由大資料、人工智慧邁向智慧檢務

這是萬物互聯、人工智慧的激越時代, 這是唯改革創新者勝的偉大時代。

現代科技正日益成為政法工作現代化的大戰略、大引擎,

推動政法工作跨越式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指出, “‘天網’產生海量資料, 對海量資料具有超級算力的‘天算’和具有超級智慧控制的‘天智’, 將使得未來世界更可知、更可測。 這為我們提高政法工作前瞻性、預見性, 實現更人性化的管理和更精確化的治理,

提供了無限可能。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將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下一個風向標。 ”

曹建明檢察長也多次強調, “大資料時代, 資訊科技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直接關係到檢察機關的綜合實力和工作水準。 ”“加快人工智慧在檢察重點領域的深度開發和應用”。

借助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技術, 全國檢察機關正著力打造智慧檢務新模式。

2009年蘇州會議確定了“四統一”(包括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實施)的頂層設計, 自此之後, 檢察資訊化突飛猛進。 自2013年以來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案件資訊公開系統、電子卷宗系統陸續部署上線運行,

覆蓋全國四級檢察機關, 橫到邊、縱到底的全國統一司法辦案平臺逐漸定型。 在中央政法各部門中“換道超車”, 勇領資訊技術潮流之先。

2015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電子檢務工程(中央本級)初設報告和投資概算, 以全國檢察機關電子檢務工程工作會議為標誌, 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為基礎和核心, 全國檢察機關電子檢務工程吹響了全面推進的衝鋒號。

2016-2017年, 覆蓋全部檢察工作的司法辦案、檢察辦公、隊伍管理、檢務保障、決策支援、檢務公開和服務“六大平臺”研發完成並陸續上線運行。

檢察專線網、檢察工作網、互聯網, 彼此呼應, 共同編織成一張功能強大、特色鮮明、平滑運行的檢察網路。

這張“天網”是海量檢察大資料的最重要來源, 採集檢察內生資料, 共用和交換其他行政執法部門、司法部門的資料, 爬取互聯網資料, 每天TB級的海量資料, 源源不斷地匯入檢察機關的機房伺服器, 成為檢察大資料應用的源泉, 也成為檢察改革的“發動機”。

為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大資料應用水準,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高檢院充分利用科技資訊手段破解改革難題,於2017年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進行了自部署以來的最大一次升級,涉及健全司法辦案組織及運行機制、明確權力清單等多方面內容。升級後的系統,支援建立固定或臨時檢察官、將司法責任制和新辦案機制有機融入,以軟體的硬約束助推改革要求全面落地。

統計子系統的研發應用,標誌著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辦案、管理、統計“三位一體”的全面實現,對推動檢察大資料實踐發展,促進智慧檢務,深入推進司法改革、規範司法行為有重要意義。

為拓寬司法公開管道,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同打造“兩微一端”和檢察網陣,打造立體便捷的網路服務平臺,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的認知和認同。目前,全國四級檢察院實現了“兩微一端”全覆蓋,新媒體總數達1.3萬餘個,發佈資訊770余萬條,總粉絲數達1.1億人

上海市檢察機關以12309檢察服務平臺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本才:

“儘管檢察資訊化成績斐然,但與檢察工作發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如何借助科技創新破解當前司法領域存在的難點、痛點,成為當務之急。為此,2015年7月,曹建明檢察長在“互聯網+檢察工作”座談會首次提出“智慧檢務”概念,要求“努力把電子檢務工程建成‘智慧檢務工程’。”

作為打造智慧檢務的一項重要技術,雲計算的應用徹底打破了資訊存儲局限,司法資訊得以即時共用。尤其是針對“案多人少”問題,高檢院積極推動“雲計算+檢察工作”的新網路模式,打造科技強檢新引擎。其中,電子資料雲平臺實現了高檢院技術資訊中心與各地檢察機關電子證據實驗室的互聯互通,具備了證據資源積累、鑒定設備共用、遠端互幫協助等功能。目前,已接入1025家單位,彙聚近100億條資料,支援解析百餘個門類的資料。未來,電子資料雲平臺將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為司法辦案提供智慧支援。

“大資料+檢察工作”的應用為打造智慧檢務、提升智慧辦案提供了極大助力。高檢院充分利用大資料技術,建成國家檢察資料中心,實現對同類或相近案件的智慧分析、提醒與預測,築牢“資料鐵籠”。通過網上辦案“全程留痕”、案件智慧評查、智慧糾錯,配合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建設,有效杜絕冤假錯案。

各地檢察機關同樣在積極推進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與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如,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立方”輔助決策系統,以海量資料,多維展現檢務情況,以便檢察機關嚴格規範執法。

2017年7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刑事公訴出庭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實現了出庭資訊採集發佈、出庭觀摩預約、出庭情況網上點評、出庭問題和經驗匯總等功能,成為北京檢察機關進行出庭經驗分享和出庭能力培訓的基礎平臺。以時間換經驗、以體力換知識,提升公訴人的出庭能力。

浙江檢察機關聯手阿裡巴巴共建“檢務雲”,建成“浙檢雲圖”“浙檢雲視”“浙檢雲政”“浙檢雲偵”平臺,可實現資料分析結果的隨需查詢、分析、展現和分佈,通過業務全貌、重點評查、輔助決策和智慧預判等視覺化功能,提升對重點檢察工作的分析決策和趨勢預判能力。

山東檢察機關利用遠端智慧庭審指揮監督系統,由後方“智囊團”為公訴人庭審“出謀劃策”,提升重大案件公訴品質。同時,創設“檢度”智慧檢索平臺,根據圖片、視頻、典型案例等不同來源,自動分類檢索資訊,並通過熱度、相似度等關聯資訊,實現案件資訊快速檢索。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吳鵬飛

2016年《“十三五”時期科技強檢規劃綱要》,形成全新頂層設計藍本。2017年《檢察大資料行動指南》細化部署,檢察機關首批人工智慧“1101試點”工程正式啟動。以問題為導向,高檢院借助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築就智慧檢務“四梁八柱”的全新架構。

曹建明檢察長明確指出,“智慧語音系統是檢察機關積極順應資訊化時代發展趨勢,建設智慧檢務,提升檢察工作能力和水準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檢院正加強與科大訊飛等公司的戰略合作,重點推動維漢互譯等智慧語音技術的應用。

面對新疆等地反恐的嚴峻形勢,高檢院緊貼民族地區檢察工作雙語翻譯需要,積極推進維漢等雙語互譯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以機器代替人力,緩解邊疆雙語辦案人才的短缺壓力,促進新疆“雙語”訴訟工作順利開展。

維漢雙語互譯智慧語音系統在新疆已轉寫100多萬字,共產生7G資料,實現了審查報告、判決錄入、偵查筆錄等工作的即時翻譯,有效節約溝通成本,提高辦案效能,為推動新疆檢察工作實現新跨越,維護國家穩定、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保障。

訊問/詢問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解放了辦案人員的“雙手”與大腦。檢察人員只需佩戴專門的耳麥,口述便能實現本地或遠端提審筆錄的數位化轉寫。目前,已在安徽、杭州、北京等地試點應用數千次,尤其是在簡易速裁類案件中,智能語音辨識轉寫準確率在85%左右,訊問/詢問品質提升。

智慧語音會議系統廣泛應用於檢委會、檢察長辦公會等場合,微調後便能快速生成電子版的會議記錄。在高檢院檢委會會議系統試點應用中,識別率達75%-85%,取得了良好效果。

除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杭州市檢察機關上線運行的“智慧公訴”輔助系統,開啟了人工智慧+大資料的新篇章。他們通過遠端提審、庭審系統縮短了提審、開庭時間;借助智慧語音辨識系統提升提審筆錄等法律文書及會議記錄錄入效率;運用法律文書智慧校對系統,實現智慧糾錯、自動排版等功能;利用公訴案件智慧輔助系統,實現案件資訊的有效提取,為量刑研判、文書編寫等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並能確保辦案全程留痕。

江蘇省檢察機關在案管前臺使用可直接對話的案管機器人,充當服務員、統計員、分析員,全天候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智慧司法服務。

貴州省檢察機關的大資料司法辦案智慧輔助系統實現了對案件事實與證據認定的風險預警和監督糾正等功能,能夠更加精准對案件定性。通過繪製“犯罪構成知識”圖譜,多維度分析刑法、刑訴法中規定的行為、事項和情節。

檢察人員可通過該系統自動抓取犯罪嫌疑人資訊、犯罪事實、證據材料等基礎資訊,並按照系統內的審查指引,逐一審核相關證據,確保證據充分、真實。一旦案件不符合證據審查指引的要求,會自動退回上一環節,以此解決過去“起點錯、跟著錯、錯到底”的問題。目前,貴州全省100個檢察院上線運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盜竊罪四個罪名智慧辦案輔助模型。

智慧檢務的推進離不開智慧支撐和科技創新。

高檢院正加大科研力度,推動國家檢察大資料中心建設;與中國人民大學、航太科工集團、科大訊飛公司等合作,建成開放式智慧檢務創新研究院和一批重點領域聯合實驗室,為智慧檢務積蓄後勁。

藍圖已然繪就,奮鬥正當其時。未來,檢察機關必將繼續深化科技強檢戰略,實現智慧檢務4.0“四梁八柱”的大跨越;加快推進“1101”試點工程,推動大資料、人工智慧在偵監、公訴、執檢、未檢、民行、控申、案管等各項檢察工作中的應用,最終邁向智慧檢務。

檢察日報新媒體出品

也成為檢察改革的“發動機”。

為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大資料應用水準,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高檢院充分利用科技資訊手段破解改革難題,於2017年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進行了自部署以來的最大一次升級,涉及健全司法辦案組織及運行機制、明確權力清單等多方面內容。升級後的系統,支援建立固定或臨時檢察官、將司法責任制和新辦案機制有機融入,以軟體的硬約束助推改革要求全面落地。

統計子系統的研發應用,標誌著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辦案、管理、統計“三位一體”的全面實現,對推動檢察大資料實踐發展,促進智慧檢務,深入推進司法改革、規範司法行為有重要意義。

為拓寬司法公開管道,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同打造“兩微一端”和檢察網陣,打造立體便捷的網路服務平臺,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的認知和認同。目前,全國四級檢察院實現了“兩微一端”全覆蓋,新媒體總數達1.3萬餘個,發佈資訊770余萬條,總粉絲數達1.1億人

上海市檢察機關以12309檢察服務平臺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本才:

“儘管檢察資訊化成績斐然,但與檢察工作發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如何借助科技創新破解當前司法領域存在的難點、痛點,成為當務之急。為此,2015年7月,曹建明檢察長在“互聯網+檢察工作”座談會首次提出“智慧檢務”概念,要求“努力把電子檢務工程建成‘智慧檢務工程’。”

作為打造智慧檢務的一項重要技術,雲計算的應用徹底打破了資訊存儲局限,司法資訊得以即時共用。尤其是針對“案多人少”問題,高檢院積極推動“雲計算+檢察工作”的新網路模式,打造科技強檢新引擎。其中,電子資料雲平臺實現了高檢院技術資訊中心與各地檢察機關電子證據實驗室的互聯互通,具備了證據資源積累、鑒定設備共用、遠端互幫協助等功能。目前,已接入1025家單位,彙聚近100億條資料,支援解析百餘個門類的資料。未來,電子資料雲平臺將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為司法辦案提供智慧支援。

“大資料+檢察工作”的應用為打造智慧檢務、提升智慧辦案提供了極大助力。高檢院充分利用大資料技術,建成國家檢察資料中心,實現對同類或相近案件的智慧分析、提醒與預測,築牢“資料鐵籠”。通過網上辦案“全程留痕”、案件智慧評查、智慧糾錯,配合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建設,有效杜絕冤假錯案。

各地檢察機關同樣在積極推進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與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如,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立方”輔助決策系統,以海量資料,多維展現檢務情況,以便檢察機關嚴格規範執法。

2017年7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刑事公訴出庭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實現了出庭資訊採集發佈、出庭觀摩預約、出庭情況網上點評、出庭問題和經驗匯總等功能,成為北京檢察機關進行出庭經驗分享和出庭能力培訓的基礎平臺。以時間換經驗、以體力換知識,提升公訴人的出庭能力。

浙江檢察機關聯手阿裡巴巴共建“檢務雲”,建成“浙檢雲圖”“浙檢雲視”“浙檢雲政”“浙檢雲偵”平臺,可實現資料分析結果的隨需查詢、分析、展現和分佈,通過業務全貌、重點評查、輔助決策和智慧預判等視覺化功能,提升對重點檢察工作的分析決策和趨勢預判能力。

山東檢察機關利用遠端智慧庭審指揮監督系統,由後方“智囊團”為公訴人庭審“出謀劃策”,提升重大案件公訴品質。同時,創設“檢度”智慧檢索平臺,根據圖片、視頻、典型案例等不同來源,自動分類檢索資訊,並通過熱度、相似度等關聯資訊,實現案件資訊快速檢索。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吳鵬飛

2016年《“十三五”時期科技強檢規劃綱要》,形成全新頂層設計藍本。2017年《檢察大資料行動指南》細化部署,檢察機關首批人工智慧“1101試點”工程正式啟動。以問題為導向,高檢院借助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築就智慧檢務“四梁八柱”的全新架構。

曹建明檢察長明確指出,“智慧語音系統是檢察機關積極順應資訊化時代發展趨勢,建設智慧檢務,提升檢察工作能力和水準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檢院正加強與科大訊飛等公司的戰略合作,重點推動維漢互譯等智慧語音技術的應用。

面對新疆等地反恐的嚴峻形勢,高檢院緊貼民族地區檢察工作雙語翻譯需要,積極推進維漢等雙語互譯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以機器代替人力,緩解邊疆雙語辦案人才的短缺壓力,促進新疆“雙語”訴訟工作順利開展。

維漢雙語互譯智慧語音系統在新疆已轉寫100多萬字,共產生7G資料,實現了審查報告、判決錄入、偵查筆錄等工作的即時翻譯,有效節約溝通成本,提高辦案效能,為推動新疆檢察工作實現新跨越,維護國家穩定、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保障。

訊問/詢問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解放了辦案人員的“雙手”與大腦。檢察人員只需佩戴專門的耳麥,口述便能實現本地或遠端提審筆錄的數位化轉寫。目前,已在安徽、杭州、北京等地試點應用數千次,尤其是在簡易速裁類案件中,智能語音辨識轉寫準確率在85%左右,訊問/詢問品質提升。

智慧語音會議系統廣泛應用於檢委會、檢察長辦公會等場合,微調後便能快速生成電子版的會議記錄。在高檢院檢委會會議系統試點應用中,識別率達75%-85%,取得了良好效果。

除智慧語音系統的應用,杭州市檢察機關上線運行的“智慧公訴”輔助系統,開啟了人工智慧+大資料的新篇章。他們通過遠端提審、庭審系統縮短了提審、開庭時間;借助智慧語音辨識系統提升提審筆錄等法律文書及會議記錄錄入效率;運用法律文書智慧校對系統,實現智慧糾錯、自動排版等功能;利用公訴案件智慧輔助系統,實現案件資訊的有效提取,為量刑研判、文書編寫等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並能確保辦案全程留痕。

江蘇省檢察機關在案管前臺使用可直接對話的案管機器人,充當服務員、統計員、分析員,全天候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智慧司法服務。

貴州省檢察機關的大資料司法辦案智慧輔助系統實現了對案件事實與證據認定的風險預警和監督糾正等功能,能夠更加精准對案件定性。通過繪製“犯罪構成知識”圖譜,多維度分析刑法、刑訴法中規定的行為、事項和情節。

檢察人員可通過該系統自動抓取犯罪嫌疑人資訊、犯罪事實、證據材料等基礎資訊,並按照系統內的審查指引,逐一審核相關證據,確保證據充分、真實。一旦案件不符合證據審查指引的要求,會自動退回上一環節,以此解決過去“起點錯、跟著錯、錯到底”的問題。目前,貴州全省100個檢察院上線運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盜竊罪四個罪名智慧辦案輔助模型。

智慧檢務的推進離不開智慧支撐和科技創新。

高檢院正加大科研力度,推動國家檢察大資料中心建設;與中國人民大學、航太科工集團、科大訊飛公司等合作,建成開放式智慧檢務創新研究院和一批重點領域聯合實驗室,為智慧檢務積蓄後勁。

藍圖已然繪就,奮鬥正當其時。未來,檢察機關必將繼續深化科技強檢戰略,實現智慧檢務4.0“四梁八柱”的大跨越;加快推進“1101”試點工程,推動大資料、人工智慧在偵監、公訴、執檢、未檢、民行、控申、案管等各項檢察工作中的應用,最終邁向智慧檢務。

檢察日報新媒體出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