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景區規劃之遊線設計(一)

芮珊

遊線, 是遊客在景區中的既定遊移軌跡, 是引導遊客參與景區的體驗路徑。 它決定了景區呈現在遊客面前的順序、結構、層次、角度。

一個景區, 若其栽植、理水、地形塑造、構築、建築等造園因素均不變, 只是更換一套遊線節點設計, 則有可能發展成遊賞感受與原來殊不相同的景區。

而在實際的旅遊規劃中, 遊線設計往往是最不受重視的, 一條大道通羅馬或只是景點間的簡單連接, 這不僅壓縮了景區遊覽體驗的豐富性, 千篇一律的路線規劃更讓遊人的遊覽索然無味。

大多數人都認為設計了好的產品, 設定了多種功能就解決景區規劃的大問題, 其實則不然。 旅遊的本質是體驗消費, 產品與功能都為遊客的體驗服務, 遊線則是引導遊客體驗最重要的推手。

游線的功能

遊線掌握著遊客的遊覽節奏, 1個小時還是3個小時遊完, 或者停下來;

遊線決定了景區主要景點外,

設計產品及功能的排布規劃;

遊線決定了景區展示面與視角, 是林間、地下還是水上, 是俯視或是仰視。

遊線輔助景區分區及遊客分流, 主題與功能設計協調分流, 形成容量緩衝

豐富的遊線設計能夠提高遊客的重游率。

景區的遊線設計存在的五大問題:

游線耗時費力。 遊線過長, 不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 容易疲累厭倦, 難以走完。

遊覽方式單一。 大多景區只有單一遊線, 或者加纜車遊線, 千篇一律。

遊覽體驗乏味。 當游線只是作為路線, 就不具備體驗的意義, 僅僅是走路而已。

沿途服務缺失。 中途可遊覽、停歇點、購物點沒有合理排布, 功能缺失。

線路主題不明。 沒有特色, 沒有趣味, 沒有故事, 沒有引導。

改善遊線問題的有效措施

游線耗時費力:主體遊線便捷化、次級游線完善化

遊覽方式單一:創造多元的遊覽方式, 空中步道、香氛步道、騎行步道等等

遊覽體驗乏味:充分調動五感, 全程遊覽體驗化, 拍照、互動、遊覽必不可少

沿途服務缺失:遊覽過程商業化, 水站、廁所、服務站, 購物、餐飲、特色點讓遊覽更方便

線路主題不明:遊線套餐主題化, 親子、情侶、探險、宗教, 總有一款適合你當然, 遊線的設計不僅如此, 好的遊線設計不只是線路, 更是景區體驗的重要產品。

後續針對遊線的設計節奏、空間設計原則、遊線設計要點逐一與大家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