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目前村黨組織急需解決村民思想扭曲和法制觀念薄弱兩大問題

目前村黨組織急需解決

村民思想扭曲和法制觀念薄弱兩大問題

文/張瑞

改革開放以來, 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思想意識也得到了提高, 國家免了農業稅, 農村實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相關政策, 這對農村的全面發展和經濟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但面對這個酒綠燈紅的金錢社會, 部分村民的思想意識也受到了影響, 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物質主義嚴重, 愛國主義淡化, 這就對抓好村級管理帶來了新的困難和課題。 村上特別在評選低保、五保、發放相關物資和臨時救助方面, 本來張三困難應該享受, 李四家庭條件好, 不應該享受;但李四也要享受, 如果堅持原則, 實事求是, 李四就會找領導告狀, 還言之有理的說“黨的政策是給大家定的, 他家能享受的我也應該享受, 他家窮是他家的事, 他家有病人需要治療,
我家也有病人, 也需要錢”。 涉及到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如修路、修水、修農路、打掃環境衛生中需要投工, 村上廣播不斷的發通知, 就是沒人來;挨家挨戶的叫時就說聽不見廣播等等;如果村上發放些農藥、化肥等其他生產資料時就都來領了, 都聽見了;特別在征地拆遷中, 獅子大張口, 要的賠償款很多, 如果政府不答應, 就會拉幫結派、上訪、軟磨硬泡的對抗政府, 把政府當作錢袋子和冤大頭。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情況呢?我想原因是少部分農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 愛國主義、奉獻精神、集體意識和法制意識都被拜金主義所侵蝕, 大家都知道思想來源於認識, 認識來源於經歷和學習, 但思想支配人的行為, 如果認識偏差了,
思想就進入了誤區, 行為就出現了問題。 應該說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會促進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 農民的思想意識形態會好的, 但現在一部革命歷史劇的收視率明顯幹不過泡沫劇, 有些年輕人甚至不知道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 以上情況雖說都是少數, 但每個村上都有, 村是國家的細胞, 一個國家有多少個村, 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佔領村級黨的主陣地, 就是體現國家、黨中央的決策和意志, 因為國家的大政方針都要通過村級去落實好。 但面對部分農民的拜金主義思潮, 如何正確解決農民的思想意識形態問題是擺在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面前的新課題, 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對村民經常性思想教育工作。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組織黨員和村民學習近年來國家發展的時事政策變化, 進行“三個對比”即解放前和解放後農村面貌變化對比;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的社會發展和生活變化對比;戰爭年代和和平年代民眾幸福感的對比。

經常組織村民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像片和利用廣播給村民講党的惠民政策, 種地免稅、上學免費、看病報錢和養老給錢, 這些實實在在, 看的見, 摸的著, 感受到的政策利好, 讓廣大民眾確實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確實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是執政為民的黨, 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的黨。 通過這些經常性的宣傳教育, 增強廣大村民的愛國意識, 大局觀念和國家整體觀念。 目前我們基層黨建開展的“三會一課和黨員活動日”等系列教育活動都是針對黨員的, 如何轉化為對村民的教育, 有效解決村民的思想意識形態問題才是重點, 不要只停留在文件上, 要轉化成實際行動, 要解決實際問題。

二、加強對村民經常性法制教育工作。及時進行法制教育,現在村上留守老人多,40歲50歲人文化程度低,法制觀念淡薄,甚至有些是法盲,有的為鄰里之間的小糾紛就動粗打架,有的觸犯刑法,有的為獲得利益威脅村幹部,有得拉幫結派,干擾村委會的正常工作。針對這種情況,要進行依法依規以情治村,要治首先要村民懂法,不懂法何以談治,要懂就要學法普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全面建設法制社會的決定是一場“及時雨”,很有必要,為依規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為全民學法和全民守法營造了氛圍。以此為契機,利用召開村民大會和組織收看遠端教育的機會,學習憲法、刑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保護法和維護婦女權益方面的法律法規,邀請所屬派出所的民警講相關案例和法規要點,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及時化解小糾紛、小矛盾,確保村上的穩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兩項經常性教育抓好了,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作者簡介

張瑞,男,現年34歲,大專文憑 ,中共黨員 。1999年12月入伍從軍于三秦大地,2004年退役。先後在《秦安大地灣文學》等刊物發表多篇作品,特別在2015年5月在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大學生村官》上發表的作品獲得優秀獎並獎勵稿費1000元。2013年5月任西川鎮張新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張新村2013年是縣上的貧困村,2015年脫貧,其本人於2016年兩委換屆中卸任,現擔任西川鎮人大代表。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二、加強對村民經常性法制教育工作。及時進行法制教育,現在村上留守老人多,40歲50歲人文化程度低,法制觀念淡薄,甚至有些是法盲,有的為鄰里之間的小糾紛就動粗打架,有的觸犯刑法,有的為獲得利益威脅村幹部,有得拉幫結派,干擾村委會的正常工作。針對這種情況,要進行依法依規以情治村,要治首先要村民懂法,不懂法何以談治,要懂就要學法普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全面建設法制社會的決定是一場“及時雨”,很有必要,為依規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礎,為全民學法和全民守法營造了氛圍。以此為契機,利用召開村民大會和組織收看遠端教育的機會,學習憲法、刑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保護法和維護婦女權益方面的法律法規,邀請所屬派出所的民警講相關案例和法規要點,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及時化解小糾紛、小矛盾,確保村上的穩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兩項經常性教育抓好了,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作者簡介

張瑞,男,現年34歲,大專文憑 ,中共黨員 。1999年12月入伍從軍于三秦大地,2004年退役。先後在《秦安大地灣文學》等刊物發表多篇作品,特別在2015年5月在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大學生村官》上發表的作品獲得優秀獎並獎勵稿費1000元。2013年5月任西川鎮張新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張新村2013年是縣上的貧困村,2015年脫貧,其本人於2016年兩委換屆中卸任,現擔任西川鎮人大代表。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