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人日記》第4期:當動物飼養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魯網德州7月12日訊“當動物飼養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怎樣可以成為動物園的動物飼養員?”在知乎問答中, 有不少類似的問題, 下面也鮮有明確的回復, 但卻由此看出人們對動物飼養工作的好奇。 本期《德人日記》走進熊貓飼養員的生活, 帶你去見他!

曹娜娜(左)與王玉梅(右)是德州動植物園熊貓館專職飼養員, 負責熊貓生活日常。 (徐鳳 吳美琳 攝)

早8:00, 動物園每天都會召開工作人員碰頭會。

(徐鳳 吳美琳 攝)

打開熊貓館大門。 德州動植物園中飼養著兩個亞成年雌性熊貓寶寶——3周歲的月亮和2周歲的賢賢。 大熊貓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飼養責任重大, 兩個小傢伙都是去年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引進的, 在引進前, 園裡還派遣了專人去基地學習培訓。

進入盛夏, 為保證熊貓在館內的舒適, 進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廳內空調, 將室溫調節在29℃左右。 (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熊貓“月亮”。 經過月亮和賢賢兩個熊貓小主一日一夜的“霍霍”, 室內展廳地面亂糟糟, 零散分佈著未吃完的竹子和糞便。

曹娜娜與王玉梅進館後先要扮演“鏟屎官”清理環境。 清晨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時間, 兩人要爭取在第一批遊客進場前將場館打掃乾淨。 (徐鳳 吳美琳 攝)

“可以摸摸他們嗎?”“不可以!”兩人同聲說到。 “絕對不能被熊貓萌萌的外表所欺騙, 他們再可愛,

也是猛獸, 會傷人的!”曹娜娜嚴肅的說, 同時用“生死之交”來形容自己和王玉梅之間的關係。 “前段日子外省有個飼養員就被熊貓給抓傷了, 這傢伙生起氣來, 可顧不上十多年的飼養感情。 ”飼養員時時要保持與熊貓的隔離狀態, 圖為進廳清潔前王玉梅打開熊貓內展廳側門後確認門鎖的關閉狀態。 (徐鳳 吳美琳 攝)

月亮進入側室後徑直走到體重計上。飼養員每日都要通過精確記錄體重來估量其大致健康狀況,以便及時調整大熊貓的飼養方案。熊貓基地會定時安排工作人員來進行采血,為讓熊貓提前熟悉為日後檢查身體做準備,兩個飼養員每天都會訓練月亮和賢賢手抓竹筍的動作,模擬采血動作。(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王玉梅打掃熊貓展館。大熊貓以高纖維竹類為主食,每天必須採食大量鮮竹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因而食量很大。熊貓每頓要吃5斤的竹筍另加20根左右的竹子,但它們的腸胃卻只能消化其中的17%,即便大熊貓吃再多竹子,這些食物的下場大都是未經消化就被排泄出來。所以說飼養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有味道”的職業。(徐鳳 吳美琳 攝)

每隔兩三天就要對內展廳消毒沖洗。與其他動物展館用氣罐火焰的消毒方式不同,為避免焦糊的味道對月亮和賢賢身體的影響,熊貓館採用醫用消毒液消毒。曹娜娜和王玉梅打掃下來腳上的鞋子都是濕透的。(徐鳳 吳美琳 攝)

兩人親切地喚月亮和賢賢為“胖妞”,為了讓熊貓更好進食,曹娜娜蹲在地上摔打竹子,之後再人工將竹子劈開,胖妞們胃口大,倆人需要不停的為熊貓劈竹子,才能滿足需求。“可練勁了,他們吃一頓,我和王姐得摔半天。”(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曹娜娜為大熊貓插上竹子。“這是我們經理的獨創,在地上打了幾個小洞,插上竹子像真的竹林一樣,好抓又有趣。”(徐鳳 吳美琳 攝)

熊貓賢賢可是動物界中的大明星,別看她年紀小,可人家出名早。賢賢在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裡扮演熊貓“美美”,那時候的她還是個剛出生不久的熊貓寶寶,影片中的賣萌日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兩人在查閱熊貓相關資料。曹娜娜告訴我們,兩個月前月亮也進入了發情期,由溫順變得好動、不聽話、不愛吃東西,排泄少,還總是發出‘咩咩’的叫聲。“熊貓的健康我們責任重大,在接手飼養工作的時候就被告知了傷害到大熊貓可是要負刑事責任的!當時可嚇壞我倆了,一直犯嘀咕,特別害怕,擔心月亮生病。”“後來知道她是處在發情期,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我們才松了一口氣。有了月亮的經驗,面對賢賢的‘調皮好動’,我倆也能積極應對了。”(徐鳳 吳美琳 攝)

臨近中午,曹娜娜和王玉梅要為熊貓小主做午飯了,胡蘿蔔、蘋果是她們最愛吃的“小甜點”。熊貓的每頓餵養精確到克,兩人需親手製作味道香甜的配方窩頭,除油、鹽、糖外,還添加了兩種鈣,以此保證熊貓的膳食均衡。(徐鳳 吳美琳 攝)

動物園內設有食堂,員工們的午餐都在這裡解決。王玉梅去年年初誕下二胎寶寶,今年三月份孩子斷奶後來到園內,她的愛人也在動物園工作,夫妻倆攜手在外打拼,把孩子留給老人照看。因部門不同,倆人只有在吃午飯的時候才有短暫的交流。(徐鳳 吳美琳 攝)

吃過午飯,曹娜娜和王玉梅再次來到館內,之前放到籠內的西瓜完整的立在月亮身邊,“別的地方的熊貓都愛吃西瓜,月亮他倆怎麼一點興趣都沒有?”(徐鳳 吳美琳 攝)

不愛吃西瓜的熊貓可不是好吃貨,為保證熊貓的營養均衡,兩人決定下午繼續攻克難關。王玉梅嘗試把西瓜汁塗抹到窩頭上,結果被月亮的味蕾敏銳察覺,迅速將口中的窩頭吐到地上,攻關失敗讓王玉梅可氣又可笑。(徐鳳 吳美琳 攝)

夏日午後陽光炙烤著大地,室內展廳冷氣開放,即便打開展廳通道,熊貓都不會走到外展廳玩耍。兩人乾脆暫時關閉通道,去打掃室外展廳。熊貓喜濕,圖為月亮泡澡的池子,即使因為天氣的原因出來的時間少,但是池內的水還是會兩、三天一換保證水質衛生。“熊貓就跟咱們人類的小孩一樣,有自己的想法,上次池子水放得有點多,月亮不敢下去,就用爪子扒住池邊,小心翼翼的用腿去試水深淺”,曹娜娜說到。(徐鳳 吳美琳 攝)

大熊貓一天要吃四頓飯,而且每一頓的吃食都不一樣。臨近閉園,兩人要為熊貓小主們製作今天的晚餐。曹娜娜拿出蘋果,切下一小塊,將鈣片嵌入其中。(徐鳳 吳美琳 攝)

不是獵人不聰明,而是“狐狸”太狡猾。蘋果被賢賢這位資深吃貨吞入肚中,然後把小小的鈣片吐到了地上......(徐鳳 吳美琳 攝)

下午五點半,室外溫度仍在35度左右,曹娜娜和王玉梅拿不准是否要給月亮它們開一夜空調,電話諮詢飼養專家給出了意見:關上空調,打開排氣扇,保證空氣流通。(徐鳳 吳美琳 攝)

臨走前,王玉梅給熊貓放足飲用水,關切地看著熊貓大口大口的喝水。(徐鳳 吳美琳 攝)

曹娜娜說自己家裡的養狗場已經辦了十多年,愛人是個地道的愛犬人士,前幾年一隻珍愛的狗狗去世,愛人著實哭了三天。因為熊貓的珍貴性,為減少飼養過程中傳播其他動物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她就必然要作出讓步與犧牲。自決定做走上熊貓飼養員這個崗位以來,曹娜娜和愛人關閉了養狗場,把家裡的寵物狗也都託付給了友人照顧。“飼養熊貓的責任太大,我不敢生病,遇到感冒發燒絕對不能來上班,工資可以不要,但我們的兩個胖妞必須好好的。”

與動物相處,要有一顆愛心,還需一份責任心。“鉤簾歸乳燕,穴窠出癡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不同的物種,同樣的生命,我們既要對人間情愛有關懷,也應知道日落日升也有呼吸,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愛動物與愛人一樣,從愛動物學會愛人,愛生命,愛一切值的愛的東西。

生活給了人不同的角色

每個角色也有著不同的生活

一人一個故事,一人一種生活,

接下來,你想要領略誰的人生的風景?

面向全社會徵稿

毛遂自薦更贊不過!

《德人日記》帶你去見他!

電話推薦:0534--2552110

月亮進入側室後徑直走到體重計上。飼養員每日都要通過精確記錄體重來估量其大致健康狀況,以便及時調整大熊貓的飼養方案。熊貓基地會定時安排工作人員來進行采血,為讓熊貓提前熟悉為日後檢查身體做準備,兩個飼養員每天都會訓練月亮和賢賢手抓竹筍的動作,模擬采血動作。(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王玉梅打掃熊貓展館。大熊貓以高纖維竹類為主食,每天必須採食大量鮮竹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因而食量很大。熊貓每頓要吃5斤的竹筍另加20根左右的竹子,但它們的腸胃卻只能消化其中的17%,即便大熊貓吃再多竹子,這些食物的下場大都是未經消化就被排泄出來。所以說飼養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有味道”的職業。(徐鳳 吳美琳 攝)

每隔兩三天就要對內展廳消毒沖洗。與其他動物展館用氣罐火焰的消毒方式不同,為避免焦糊的味道對月亮和賢賢身體的影響,熊貓館採用醫用消毒液消毒。曹娜娜和王玉梅打掃下來腳上的鞋子都是濕透的。(徐鳳 吳美琳 攝)

兩人親切地喚月亮和賢賢為“胖妞”,為了讓熊貓更好進食,曹娜娜蹲在地上摔打竹子,之後再人工將竹子劈開,胖妞們胃口大,倆人需要不停的為熊貓劈竹子,才能滿足需求。“可練勁了,他們吃一頓,我和王姐得摔半天。”(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曹娜娜為大熊貓插上竹子。“這是我們經理的獨創,在地上打了幾個小洞,插上竹子像真的竹林一樣,好抓又有趣。”(徐鳳 吳美琳 攝)

熊貓賢賢可是動物界中的大明星,別看她年紀小,可人家出名早。賢賢在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裡扮演熊貓“美美”,那時候的她還是個剛出生不久的熊貓寶寶,影片中的賣萌日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徐鳳 吳美琳 攝)

圖為兩人在查閱熊貓相關資料。曹娜娜告訴我們,兩個月前月亮也進入了發情期,由溫順變得好動、不聽話、不愛吃東西,排泄少,還總是發出‘咩咩’的叫聲。“熊貓的健康我們責任重大,在接手飼養工作的時候就被告知了傷害到大熊貓可是要負刑事責任的!當時可嚇壞我倆了,一直犯嘀咕,特別害怕,擔心月亮生病。”“後來知道她是處在發情期,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我們才松了一口氣。有了月亮的經驗,面對賢賢的‘調皮好動’,我倆也能積極應對了。”(徐鳳 吳美琳 攝)

臨近中午,曹娜娜和王玉梅要為熊貓小主做午飯了,胡蘿蔔、蘋果是她們最愛吃的“小甜點”。熊貓的每頓餵養精確到克,兩人需親手製作味道香甜的配方窩頭,除油、鹽、糖外,還添加了兩種鈣,以此保證熊貓的膳食均衡。(徐鳳 吳美琳 攝)

動物園內設有食堂,員工們的午餐都在這裡解決。王玉梅去年年初誕下二胎寶寶,今年三月份孩子斷奶後來到園內,她的愛人也在動物園工作,夫妻倆攜手在外打拼,把孩子留給老人照看。因部門不同,倆人只有在吃午飯的時候才有短暫的交流。(徐鳳 吳美琳 攝)

吃過午飯,曹娜娜和王玉梅再次來到館內,之前放到籠內的西瓜完整的立在月亮身邊,“別的地方的熊貓都愛吃西瓜,月亮他倆怎麼一點興趣都沒有?”(徐鳳 吳美琳 攝)

不愛吃西瓜的熊貓可不是好吃貨,為保證熊貓的營養均衡,兩人決定下午繼續攻克難關。王玉梅嘗試把西瓜汁塗抹到窩頭上,結果被月亮的味蕾敏銳察覺,迅速將口中的窩頭吐到地上,攻關失敗讓王玉梅可氣又可笑。(徐鳳 吳美琳 攝)

夏日午後陽光炙烤著大地,室內展廳冷氣開放,即便打開展廳通道,熊貓都不會走到外展廳玩耍。兩人乾脆暫時關閉通道,去打掃室外展廳。熊貓喜濕,圖為月亮泡澡的池子,即使因為天氣的原因出來的時間少,但是池內的水還是會兩、三天一換保證水質衛生。“熊貓就跟咱們人類的小孩一樣,有自己的想法,上次池子水放得有點多,月亮不敢下去,就用爪子扒住池邊,小心翼翼的用腿去試水深淺”,曹娜娜說到。(徐鳳 吳美琳 攝)

大熊貓一天要吃四頓飯,而且每一頓的吃食都不一樣。臨近閉園,兩人要為熊貓小主們製作今天的晚餐。曹娜娜拿出蘋果,切下一小塊,將鈣片嵌入其中。(徐鳳 吳美琳 攝)

不是獵人不聰明,而是“狐狸”太狡猾。蘋果被賢賢這位資深吃貨吞入肚中,然後把小小的鈣片吐到了地上......(徐鳳 吳美琳 攝)

下午五點半,室外溫度仍在35度左右,曹娜娜和王玉梅拿不准是否要給月亮它們開一夜空調,電話諮詢飼養專家給出了意見:關上空調,打開排氣扇,保證空氣流通。(徐鳳 吳美琳 攝)

臨走前,王玉梅給熊貓放足飲用水,關切地看著熊貓大口大口的喝水。(徐鳳 吳美琳 攝)

曹娜娜說自己家裡的養狗場已經辦了十多年,愛人是個地道的愛犬人士,前幾年一隻珍愛的狗狗去世,愛人著實哭了三天。因為熊貓的珍貴性,為減少飼養過程中傳播其他動物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她就必然要作出讓步與犧牲。自決定做走上熊貓飼養員這個崗位以來,曹娜娜和愛人關閉了養狗場,把家裡的寵物狗也都託付給了友人照顧。“飼養熊貓的責任太大,我不敢生病,遇到感冒發燒絕對不能來上班,工資可以不要,但我們的兩個胖妞必須好好的。”

與動物相處,要有一顆愛心,還需一份責任心。“鉤簾歸乳燕,穴窠出癡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不同的物種,同樣的生命,我們既要對人間情愛有關懷,也應知道日落日升也有呼吸,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愛動物與愛人一樣,從愛動物學會愛人,愛生命,愛一切值的愛的東西。

生活給了人不同的角色

每個角色也有著不同的生活

一人一個故事,一人一種生活,

接下來,你想要領略誰的人生的風景?

面向全社會徵稿

毛遂自薦更贊不過!

《德人日記》帶你去見他!

電話推薦:0534--255211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