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新婚夫婦如何進行圓房教育?新娘花樣百出,新郎敢怒不敢言!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對於含蓄古板的古代人, 誰負責教會他們嘿呢?古代時, 在新人歸寢時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 因多發生在洞房裡, 故後來就稱為鬧房、鬧洞房、鬧新房。

古代不興離婚, 如果丈夫床上不行, 妻子得守一輩子活寡。 所以, 在有的朝代, 公主出嫁之前, 會先派一個陪嫁宮女跟駙馬睡一覺。 新娘坐在床上, 嫂嫂抓乾果往床上撒, 邊撒邊唱。 鬧洞房的眾人聽了嫂嫂的歌唱, 也 隨聲附和 , 洞房中歡聲笑語徹夜不斷, 嬉笑打鬧聲一浪高過一浪。

“喜日子”點好後, 男方要委託媒人拿些禮品到女方家裡“送日子”。 如果女方家裡接了這個日子, 那大喜的日子就定了。 如果女方家裡把日子退回來了, 那說明這個日子恰好與女孩子的經期重合了, 而經期是不能過性生活的。 古代父母還是善解人意的, 不能說, 可以做嘛—直接送給兒子幾個通房丫頭, 教導兒子通曉人事。

點喜日子”還有一種方式, 就是風水先生一次性選兩個日子, 上半月一個, 下半月一個, 供女方母親挑選, 也是為了避開新娘的月經期。

女孩的教育, 通常是在出嫁的前一晚。 老媽羞澀地走進來, 然後往女兒手裡塞個東西:“女兒啊, 你自己看看。 ”這個東西, 有時候是“壓箱底”—拳頭大小的瓷器, 有時候是嫁妝畫, 一般會放在嫁妝箱子的底部, 所以叫做“壓箱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