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豬場出現豬丹毒,該怎麼辦?(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

夏季出現豬場豬丹毒, 該怎麼辦?今天我們用實際案例與養殖朋友分享, 希望對養殖戶們有所幫助。

發病情況

一個50多頭的母豬場, 斷奶十多天, 小豬陸續出現發燒41℃左右, 臥地不起, 走路不穩, 關節紅腫等症狀。 隨後保育舍和育肥舍都要部分豬出現此症狀, 豬場主按關節型鏈球菌病治療效果不佳, 高燒仍然不退, 用退燒藥後患病豬體溫出現反復。

臨床症狀

我們在現場診斷的時候, 對豬群的全面觀察:10公斤左右的豬先發病, 然後是保育和育肥豬出現發病症狀, 1窩出現1—2頭, 體溫突然升溫至41℃以上, 四肢僵硬,

關節熱, 紅腫, 行動不便等。 我們首先強迫患病豬站立, 出現豬疼痛亂叫, 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口蹄疫發病初期, 通過對豬群進一步檢查, 排出口蹄疫的引發, 後發現一點就是患病豬不僅高燒, 而且眼睛清亮有神, 有警惕性, 從而判斷有豬丹毒的症狀。

治療方法

1、選用最早發病的2—3頭豬進行臨床用藥,

用泰樂菌素注射液配合青黴素, 溫度在41℃以上的豬, 注射完5個小時以後, 溫度降到40°左右, 又過大概5個小時後, 肌注青黴素後, 進行體溫測量, 發現患病豬體溫趨於正常, 已經基本斷定就是豬丹毒引起的發病。

2、接著對所有發病豬進行肌注青黴素, 1天2次, 每千克體重用4萬IU。 第一天豬舌過後, 豬的溫度下降, 持續用藥2天后, 患豬降到正常溫度39℃, 活動基本正常, 開始吃料。

3、針對未患病的豬群, 進行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配合恩諾沙星混合飼料, 使豬群連用7天。 並接種豬丹毒疫苗, 進行預防, 豬場未再出現新的病患豬。

豬丹毒的基本瞭解

養殖多年的朋友可能都知道, 豬丹毒這個病的特效藥就是青黴素。

一般豬患此病, 我們再用青黴素進行治療時, 效果非常明顯。 豬丹毒這種病, 一般多發於7月份——9月份。 發病豬往往是4—6月齡的豬居多。 慢性型豬丹毒的症狀往往是關節疼痛, 夏季豬群如果出現42℃左右的高燒, 常見的原因是中暑、弓形體、還有就是豬丹毒。 當夏季豬發病出現關節痛, 又高溫就要考慮豬丹毒的可能性很大。

養豬我們是認真的, 每日更新養殖相關知識, 歡迎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