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友誼升級,黃繼光連和繼光小學聯創共建,只為英雄傳承!

7月8日,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橫埠鎮龍山繼光小學領導和教師代表, 驅車數百公里來到空降兵某旅黃繼光連, 給連隊送來一面錦旗,

並與連隊黨支部簽下了聯創共建協議書。

兩個不同的單位, 地處不同的省份, 卻因共同的信念而緊密聯繫在一起, 那就是弘揚傳播黃繼光英雄精神。

英雄是永恆的豐碑, 英雄是時代的標杆。 作為英雄連隊的官兵, 不光要做英雄傳人, 更要讓英雄精神煥發出時代光芒。

2015年, 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政委田新休假期間, 路過安徽銅陵樅陽縣橫埠鎮龍山小學, 發現學校宣傳櫥窗裡大幅介紹黃繼光的英雄事蹟, 並且還有學生撰寫的觀看影片《上甘嶺》的影評。

不起眼的櫥窗一下子提起了田政委的興趣,

他當即找到學校領導, 說明來意並瞭解情況後得知, 龍山小學一直注重革命傳統教育, 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作為英雄精神的發源地, 有義務與學校一起宣揚英雄事蹟、傳播英雄精神。 田新當即與黃繼光連指導員余海龍取得聯繫, 撮合連隊與學校結成共建幫扶對子,

一同傳承英雄精神。

此後, 兩個跨越數百公里的黨支部展開了對話交流。

共建過程中, 龍山小學經常性開展講故事比賽、主題班會、黑板報等系列活動, 組織學習黃繼光精神、從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而連隊得知小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且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官兵自發組織給小學捐款, 曾經在連隊工作過的人得知消息後也慷慨解囊, 上士張意把此事告訴家裡後, 家人還特地捐出500元托連隊交給小學。

連隊黨支部將籌集的近4萬元劃撥到樅陽縣財政專戶, 用於龍山小學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素未蒙面,但卻情牽一線。長期的交流共建,小學生們對英雄精神的理解更深了,學校與連隊之間也走得更近。

2016年,小學向教育局請示,獲批將學校名改為龍山繼光小學。

幫建一個點,輻射一個面,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平時雖然我們宣講黃繼光精神,這次來才感受到英雄精神的力量多麼宏大,這些場館的資料我也想帶回去給學生們看一看。”

參觀完黃繼光連榮譽室的田老師,滿懷激動,希望把龍山繼光小學打造成他們教育區域的紅色傳承基地,以供其他學校師生參觀見學,以此帶動更多的學生、家庭去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英雄就是一本教科書,只有讀的人多了,才會精神長存。”在一面“大手牽小手、共築強國夢”的錦旗下,指導員余海龍代表連隊黨支部與龍山繼光小學簽下聯創共建協議。

“我們都是英雄的傳人,我們身上都流傳著英雄的血脈……”榮譽室解說員程強本身就是英雄精神薪火相傳的經歷者。

2008年汶川地震後,在災區目睹了不顧生死抗震救災空降兵官兵後,從小立志成為空降兵,長大後如願來到黃繼光連,如今,入伍四年的他已經當上了黃繼光班副班長。

傳承,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這些年來,黃繼光連作為英雄精神的繼承者,不斷發揮紅色引擎作用,先後與數十個黨支部開展互助共學活動。

據統計,社會上已有多所繼光學校與連隊黨支部建立共建關係,連隊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迎接數千名黨政機關、公司企業、地方群眾和學生參觀見學,近距離接受英雄精神薰陶洗禮。

雖然素未蒙面,但卻情牽一線。長期的交流共建,小學生們對英雄精神的理解更深了,學校與連隊之間也走得更近。

2016年,小學向教育局請示,獲批將學校名改為龍山繼光小學。

幫建一個點,輻射一個面,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平時雖然我們宣講黃繼光精神,這次來才感受到英雄精神的力量多麼宏大,這些場館的資料我也想帶回去給學生們看一看。”

參觀完黃繼光連榮譽室的田老師,滿懷激動,希望把龍山繼光小學打造成他們教育區域的紅色傳承基地,以供其他學校師生參觀見學,以此帶動更多的學生、家庭去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英雄就是一本教科書,只有讀的人多了,才會精神長存。”在一面“大手牽小手、共築強國夢”的錦旗下,指導員余海龍代表連隊黨支部與龍山繼光小學簽下聯創共建協議。

“我們都是英雄的傳人,我們身上都流傳著英雄的血脈……”榮譽室解說員程強本身就是英雄精神薪火相傳的經歷者。

2008年汶川地震後,在災區目睹了不顧生死抗震救災空降兵官兵後,從小立志成為空降兵,長大後如願來到黃繼光連,如今,入伍四年的他已經當上了黃繼光班副班長。

傳承,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這些年來,黃繼光連作為英雄精神的繼承者,不斷發揮紅色引擎作用,先後與數十個黨支部開展互助共學活動。

據統計,社會上已有多所繼光學校與連隊黨支部建立共建關係,連隊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迎接數千名黨政機關、公司企業、地方群眾和學生參觀見學,近距離接受英雄精神薰陶洗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