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欄目組來莞拍攝南社古村落

■王魯湘在節目中品嘗當地傳統特色小吃百歲糕

■茶山南社古村落風光

東莞時間網訊 “好吃, 入口清香, 甘甜。 ”7月12日下午4時左右, 著名文化學者、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在茶山南社百歲坊前買了一份點心, 輕咬一口後, 連聲稱讚“好吃”。 這是王魯湘率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欄目組拍攝茶山南社古村落的一個片斷。 此次以南社古村落為主題的節目, 預計8月中下旬在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欄目中面向全球播出,

節目將全面、深入地展現南社古村落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內涵。

昨日, 王魯湘還率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欄目組一行參觀走訪了蠔崗博物館、可園、中興路-大西路歷史文化街區、缽盂山歷史地段、東莞中學、市民藝術中心、市展覽館、市圖書館、大嶺山莞香非遺保護園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區。 王魯湘稱讚了東莞的文物和文化保護工作, 同時他還建議廣東可以把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幾個點串聯、粘連起來, 整合、宣傳珠江流域的史前文明。

傳承南社古村落精神圖騰

《文化大觀園》節目組在茶山南社古村落錄製過程中, 主持人王魯湘從南社古村落西門開始, 走過百歲坊、毓生樓、謝氏大宗祠、家廟等古建築,

邊走邊解讀, 把具有獨特構造的明清古建築群展現在觀眾眼前。 王魯湘還通過參與一道特色菜——“將軍飯”的製作過程, 揭開了清朝建威將軍謝遇奇作為南社名人的軼事。

此外, 王魯湘還與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董紅、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等進行了面對面的對話採訪, 深談南社從古至今的歷史人文, 探討古村落今後發展之路。

南社古村落始建於南宋, 位於茶山鎮內, 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 村內現存的古建築以明清古建築為主, 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 是我國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 古村落現存祠堂達30間, 古民居達250多間, 構成具有濃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文化景觀, 保留大量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築構件,

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在王魯湘看來, 南社古村落是東江流域保存得比較好的古村落, “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好, 村民散居在周邊, 非常和諧。 ”與其他古村落挖掘開發現狀相比, 南社古村落由本地鄉民研究開發, 更具地域特色和現實意義。 王魯湘表示, “鄉愁與鄉情, 更能凝聚鄉親鄉賢, 一起守護祖先遺留並傳承下來的精神力量和圖騰。 ”

南社開發與保護和諧共處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 古建築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 在很多時候總存在一系列矛盾。 在拍攝間隙, 結合所見所聞, 王魯湘告訴記者:“南社古村落目前呈現出來的狀況, 說明古建築的開發與保護可以達到統一。 ”

王魯湘認為,

從政府層面來看, 南社古村落有專項資金扶持, 政府主動作為, 大力保護古建築群。 從專家研究角度來看, 他們將南社古村落充分活化利用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而站在村民的立場, 南社村民、謝氏後人在此繁衍, 並圍著古村落生活, 可以有效地保護古建築, 並通過開發古村落的文化藝術品, 為遊客帶來驚喜的同時, 也獲得了經濟收穫。 一批批遊客慕名而來, 不僅可以目睹古建築風采, 還可以在此留宿, 充分感受民居、祠堂、書院、店鋪、家廟、古榕、樓閣、村牆、古井、巷道、牌樓的歷史底蘊, 在體驗式遊玩中, 獲得身心的愉悅。 通過拍攝南社古建築群, 王魯湘坦言:“南社古村落是東江流域祖先精神和智慧的結晶, 開發利用與研究保護實現和諧共處, 是難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實例。”

《文化大觀園》欄目開播於2006年,旨在挖掘各地文化底蘊,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收視群體定位於全球華語地區具有高端文化品味的觀眾,是鳳凰衛視的知名品牌欄目,一期節目在30分鐘左右。這期以南社古村落為主題的《文化大觀園》節目預計在8月中下旬面向全球播出。

是難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實例。”

《文化大觀園》欄目開播於2006年,旨在挖掘各地文化底蘊,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收視群體定位於全球華語地區具有高端文化品味的觀眾,是鳳凰衛視的知名品牌欄目,一期節目在30分鐘左右。這期以南社古村落為主題的《文化大觀園》節目預計在8月中下旬面向全球播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