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低速電動車將迎來大爆發?“SEV”希望以3D列印省去三大製造工藝,並于明年上市首輛低速車

互聯網造車公司有許多, 陣容豪華、前期就獲得巨額投資或大量關注的有樂視汽車、樂視矽谷好基友 Faraday Future(法拉第)、蔚來汽車、車和家、和諧富騰、威馬汽車等等, 其他體量創業公司還有長城華冠、奇點汽車、以及兩輪汽車廠商 “淩雲智慧”等等, 這些廠商有的在4月份剛剛舉辦的北京車展上展出了自己的概念車, 具體參展概念車的情況可以參見我寫的這篇文章。

在上述的造車企業中, 其中車和家、開雲是將製造平價大眾車型, 並且前期的戰略車款是低速電動車, 其餘車廠生產的是高速電動車, 車子價位在定在30萬+以上,

這是因為造車流程依然需要衝壓、焊裝、塗裝等三大技術。 去年我們報導過的“紹孚卡新能源”希望採用注塑的方式將高度可降解的材料聚乳酸酯做成易於安裝和拆卸的單獨的材料零件, 這能夠大幅降低零件數量, 同時節約製造成本。

我近期接觸的“SEV”也是一家採用了3D列印、聚乳酸酯新材料技術的新造車公司。 目前旗下有兩款產品, 低速電動車LSEV和即將於今年4月份啟動的高速車項目HSEV。 其中LSEV已經完成了底盤部分, 下個月整輛原型車將試製完成, 車身內外飾將採用3D列印技術。

SEV創始人兼CEO路迪高速36氪, 未來電動車定制化、微型化將成為趨勢, 到2030年, 電動車總量將達到2500萬台, 而其中微型電動車將占到其中的1000萬台。

同時, 由於SEV採用的是3D列印技術路線, 這種造車路徑在前期投入比較低, 同時能夠實現設計和硬體端的快速反覆運算。

在路迪看來, 採用3D列印的好處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滿足用戶的定制化需求, 其二是生產成本的降低。

先說定制化:路迪認為, 互聯網新生代對定制化的需要超過往常, 使用者追求個性化、差異化, 而對生產端來說, 這種定制化需要, 要通過快速更新換代才能被回應, 而3D列印生產製造是針對這種換代需求的解決辦法。 在週期方面, 3D列印可以做到4-6個月更新換代, 並且能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快速反覆運算;同時, SEV還能將內外飾各元件做成標準模組, 同時做出多種造型範本, 使用者可以根據喜好進行組合。

再說成本的降低:首先3D列印車輛的配件部件減少(從2000到200),

這對應了工業複雜性的降低。 同時, 需要投產的工廠成本也在降低, 在產量相同(5萬輛車)的情況下, 從原來傳統製造工藝需要的1億歐元工廠成本降低到了2千歐元, 工廠規模也對應降低。 另外, 生產流程也從原來的1000道工序降低了到了100道, 材料折損降低, 同時廢棄產品回收率提高。 研發一款新品的時間從原來的24-42個月縮短到了12個月, 同時, 產品小改款從原來的18-24個月縮短到了3-12個月。

上面說到, SEV目前共有兩款車型, LSEV和HSEV, 其中LSEV已經完成了底盤部分, 下個月整輛原型車將試製完成, 同時計畫在明年4月份實現SOP。

在規格上, LSEV整車長2.5米, 寬1.5米, 未安裝電池的情況下重量約為450公斤, 整車續航150km, 最高時速70公里/小時;其車身採用了鋼桁架結構,

低成本、同時強度、硬度較高, 並方便焊接和個性化定制。 動力將採用輪轂電機、額定功率4kw, 工作電壓48V, 每個重量在25公斤左右。 電池方面分為兩個方案, 高成本的鋰電池方案和低成本的膠體鉛酸蓄電池方案。 同時, 由於採用3D列印, LSEV能夠給消費者提供色彩和紋理多變的定制化方案, 並且不增加成本。

HSEV方面, 下個月項目啟動後, 將在明年4月份完成首台基於3D列印的原型車, 並計畫在2019年4月份實現SOP。 HSEV將基於同一款平臺做5款產品, 長度在4.2米-4.9米之間, 寬1.8米-2米, 無電池重量在700-900公斤。 極速150-180公里, 續航里程在250-350公里。

在商業模式上, 未來SEV計畫接入廣告運營(車身後部的車體廣告, 可以精准定位以及計算時間)等。

另外, SEV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外飾更換服務, 一般在5000元人民幣。 SEV計畫在2018年生產5000輛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