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中大盤點:2017年中國農業十九大惠農政策

農業是立國之本, “三農”問題也一直是國家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近年來, 國家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村繁榮, 農民增收, 頻頻發佈相關惠農政策。 在某種意義上說, 政策是農業發展的風向標, 我們作為農業從業人員, 只有瞭解政策的走向, 才能夠準確把握農業發展脈絡。 下面小編就同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2017年出臺的相關農業政策!

一、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我國從四方面加強耕地品質建設

2017年1月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

《意見》提出加強耕地數量、品質、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在加快保護耕地面積,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同時, 我國將從4方面加強耕地品質建設:守住耕地數量和品質兩條紅線;進一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科技創新;推進土地保護, 實施耕地修復。

2、我國推行“史上最嚴”休漁制度

2017年1月19日,

中國農業部下發《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7年海洋伏季休漁工作的通知》。

調整後的休漁制度規定, 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的中國所有海區休漁開始時間統一為每年的5月1日12時。 調整後的休漁制度對各類作業方式休漁時間均進行了延長, 最少休漁期為三個月。

3、在全國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

2017年1月23日, 農業發佈了《農業部關於2017年農業品牌推進年工作的通知》, 正式確定2017年為農業品牌推進年。

《通知》指出, 農業部將在今年5月底前成立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 統籌協調全國農業品牌工作。 同時, 農業部將組織召開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大會、中國農業品牌發展論壇等活動, 交流分享發展和建設經驗, 並在全國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

4、建設“三區”“三園”加“一體”

2017年2月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

《意見》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歷史階段農村農業發展的主線,

提出建設“三區”“三園”加“一體”、大規模實施節水工程、培養鄉村專業人才, 並通過調優結構, 調好方式, 調順體系, 達到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的目標。 “三區”是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三園”是指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 “一體”則是指田園綜合體。

5、“三推三提”促畜牧業升級

2017年2月6日, 農業部印發《2017年畜牧業工作要點》。

《意見》要求推動畜牧業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率先取得突破, 並強調以大力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綠色發展為導向, 以結構調整為重點, 培育發展新動能, 協調推進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各項工作, 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 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

6、我國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

2017年2月7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

《意見》指出, 2017年年底前, 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年底前, 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年底前, 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國土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功能保持穩定,國家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7、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種植結構

2017年2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主要方向,努力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有新成效、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活力進一步釋放,要求2017年繼續推進農產品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種植結構。

8、農業部發文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

2017年2月10日,農業部印發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

《方案》要求在柑橘、蘋果、茶葉、設施蔬菜等4大類經濟作物及其主產區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到2020年,果菜茶優勢產區化肥用量減少20% 以上,果菜茶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園區)化肥用量減少50% 以上。

2017年,選擇 100個果菜茶重點縣(市、區)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創建一批果菜茶知名品牌,集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生產運營模式,做到建一批、成一批。力爭用3—5年時間,初步建立起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組織方式和政策體系,集成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生產技術模式,構建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長效機制。

9、《農藥管理條例》6月1日起施行

2017年4月1日,國務院常務公佈修訂後的《農藥管理條例》, 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草案圍繞保障農產品品質安全,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藥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藥使用量,對實施農藥減量計畫、自願減少農藥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10、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2017年6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從制度規範、政策扶持、完善機制等各方面發力,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規模養殖場提前一年達到100%。

二、促進農村新業態新風貌的發展

11、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網上開始申報

2017年1月22日,農業部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2017年我國將培育各類型新型職業農民不少於100萬人,並且首次嘗試線上系統報名。

12、國土部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

2017年2月3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土地利用活動,加強農村土地利用供給的精細化管理,為農村地區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好服務和保障。

13、2020年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2017年2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佈《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路,要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寄遞流程可跟蹤,寄遞服務產品體系更加豐富,國際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

14、商務部著力促進農村電商發展

2017年5月17日,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聯合下發《關於開展2017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綜合示範工作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並於2017年在全國培育一批能夠發揮典型帶動作用的示範縣,示範地區電商服務站點行政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率均達到50%左右,農村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長20%,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長30%,電商培訓人數3000人次以上。

15、我國首次明確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2017年5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框架。

《意見》提出,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規模經營水準、完善利益分享機制,更好發揮帶動農民進入市場、增加收入、建設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

三、促進農民增收

16、農用地有償使用進一步規範

2017年2月8日,國土資源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人民銀行、林業局、銀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的意見》。

《意見》明確,對可以使用劃撥土地的相關公共服務專案,除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土地外,在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援以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使專案擁有完整的土地產權,增加其資產總量和融資能力。

17、農村土地確權新增6地開展試點

2017年4月13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7年,土地確權新增了北京、天津、重慶、福建、廣西、青海等6地開展整省試點,整省試點省份總數達到了28個,使得更多地方確定土地對應的權屬關係,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18、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補貼)直接發放給農戶

2017年4月28日,財政部、農業部印發了《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

《辦法》指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的支持對象主要是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承擔專案任務的單位和個人,該資金可以採取直接補助、政府購買服務、貼息、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擔保補助、設立基金等方式發放給農戶。

19、13個糧食主產省試點農業大災保險

2017年5月25日,農業部發佈《關於做好糧食主產省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通知》指出,將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選擇200個產糧大縣,面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戶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

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國土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生態功能保持穩定,國家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7、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種植結構

2017年2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主要方向,努力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有新成效、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活力進一步釋放,要求2017年繼續推進農產品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種植結構。

8、農業部發文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

2017年2月10日,農業部印發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

《方案》要求在柑橘、蘋果、茶葉、設施蔬菜等4大類經濟作物及其主產區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到2020年,果菜茶優勢產區化肥用量減少20% 以上,果菜茶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園區)化肥用量減少50% 以上。

2017年,選擇 100個果菜茶重點縣(市、區)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創建一批果菜茶知名品牌,集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生產運營模式,做到建一批、成一批。力爭用3—5年時間,初步建立起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組織方式和政策體系,集成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生產技術模式,構建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長效機制。

9、《農藥管理條例》6月1日起施行

2017年4月1日,國務院常務公佈修訂後的《農藥管理條例》, 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草案圍繞保障農產品品質安全,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藥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藥使用量,對實施農藥減量計畫、自願減少農藥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10、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2017年6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從制度規範、政策扶持、完善機制等各方面發力,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規模養殖場提前一年達到100%。

二、促進農村新業態新風貌的發展

11、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網上開始申報

2017年1月22日,農業部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2017年我國將培育各類型新型職業農民不少於100萬人,並且首次嘗試線上系統報名。

12、國土部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

2017年2月3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土地利用活動,加強農村土地利用供給的精細化管理,為農村地區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好服務和保障。

13、2020年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2017年2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佈《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路,要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寄遞流程可跟蹤,寄遞服務產品體系更加豐富,國際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

14、商務部著力促進農村電商發展

2017年5月17日,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聯合下發《關於開展2017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綜合示範工作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並於2017年在全國培育一批能夠發揮典型帶動作用的示範縣,示範地區電商服務站點行政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率均達到50%左右,農村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長20%,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長30%,電商培訓人數3000人次以上。

15、我國首次明確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2017年5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框架。

《意見》提出,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規模經營水準、完善利益分享機制,更好發揮帶動農民進入市場、增加收入、建設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

三、促進農民增收

16、農用地有償使用進一步規範

2017年2月8日,國土資源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人民銀行、林業局、銀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的意見》。

《意見》明確,對可以使用劃撥土地的相關公共服務專案,除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土地外,在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援以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使專案擁有完整的土地產權,增加其資產總量和融資能力。

17、農村土地確權新增6地開展試點

2017年4月13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7年,土地確權新增了北京、天津、重慶、福建、廣西、青海等6地開展整省試點,整省試點省份總數達到了28個,使得更多地方確定土地對應的權屬關係,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18、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補貼)直接發放給農戶

2017年4月28日,財政部、農業部印發了《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

《辦法》指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的支持對象主要是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承擔專案任務的單位和個人,該資金可以採取直接補助、政府購買服務、貼息、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擔保補助、設立基金等方式發放給農戶。

19、13個糧食主產省試點農業大災保險

2017年5月25日,農業部發佈《關於做好糧食主產省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通知》指出,將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選擇200個產糧大縣,面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戶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