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北美我又找到了一個不回家的理由,一頓袁記串串香就能趕走鄉愁

西風吹起鱸魚興, 已在桑榆暮景。 旅居外地的遊子, 到了晚年時會格外懷念家鄉的味道, 故鄉山川的一草一木一樣美食總讓人感慨不已。

筆者晚年時長期居住在加拿大, 與故土遠隔著令人傷心的太平洋, 詩人余光中曾說“鄉愁, 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這大洋比他的海峽寬了無數倍, 這鄉愁更是濃到讓我難以排解。 直到, 我偶遇了一家串串香。

提起串串香, 我過去的印象是這樣的:街邊的速食大排檔。 其中一家, 架子上擺滿了各類蔬菜、豆製品、肉類、鵪鶉蛋等串成的竹串兒, 顧客自選若干串放到一個盤子裡。 老闆娘計數後放到一個笊籬裡, 再將笊籬放人櫃檯內的大鍋內, 沸騰的熱湯煮熟了笊籬裡穿在竹串的食品。 最後把竹串放入一個大碗, 加東加作料, 一碗熱騰騰的串串香就可以端上餐桌了。

那時的串串香滿滿一大碗才十來塊錢, 再買個燒餅就是一頓飯,

無疑是打工仔的最愛, 可惜有點兒登不得大雅之堂。 自從1996年袁記串串香的創始人袁剛進入這個行業之後, 串串香開始變得有些高大上了, 這也許就是所謂“化腐朽為神奇”吧。

在國內就知道, 袁記把串串香由成都賣到了全國, 卻不料這幾年居然賣到了國外,

在北美開了店。 北美的第一間袁記串串香就開在了我所居住的列治文市。

列治文位於加拿大西部太平洋岸邊, 屬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溫哥華地區。 列治文是亞洲以外唯一一個華人占多數的城市, 也是一個美食之城。 由於列治文的餐館口味地道, 吸引大溫其他城市的食客紛至遝來, 以饗口腹之欲。 我想這應該是袁記選列治文為開拓北美市場始發港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的事情從來都是利弊相連的。 美食城裡開餐館, 潛在食客自然多, 但是競爭也更激烈, 食客用腳投票更方便。 袁記選擇列治文, 既是看到了這裡餐飲市場的活躍, 也是對自己團隊競爭力的充分自信。 與武功高手一起華山論劍,

才能盡顯英雄本色。

在國外開餐館, 經營者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 法律法規、消費習慣、原材料採購、人工成本等方面與國內都不一樣。

但是, 消費者希望食品色味俱佳, 希望服務貼心周到, 希望價格合理不太貴, 這些國內外都一樣。 對於經營者來講,

食品的加工和烹飪技術, 經營餐館的責任心, 不管國內國外都毫無二致。 所以說, 袁記串串香成功的連鎖經營模式是完全可以複製到海外的。

果然, 進店一嘗, 還是那樣地道的成都味。 這味道我在袁記的始創之地成都吃過, 在我的家鄉山西太原也吃過, 以前出差的時候再很多城市的袁記連鎖店都吃過, 在不同的地方吃到相同的味道, 美哉!

因為發現了這麼一家可以慰藉鄉愁的地方,我便常常來這裡吃串串,也因此認識了袁記串串香的創始人袁剛。認識之後才發現原來早就知道袁剛,他在列治文是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只是我沒能把他和袁記串串香迅速地聯繫起來。

袁剛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他是四川人,卻有晉商票號“匯通天下”的野心,他要把袁記串串香的連鎖店開遍全世界。在列治文袁記串串香店裡,袁剛對我說:“我在溫哥華開這個直營店不是為了賺錢”。當時我想,商家將本求利,天經地義,豈有經商不賺錢的道理。後來想了想才明白,袁剛如同當年的劉備一樣“胸懷大志”。他在列治文開店是為了取得海外經營的經驗,然後複製,在整個北美實現連鎖經營。為了實現“串通天下”的夢想,他豈會以些許蠅頭小利為目標?

生意場上的事有時很奇怪,一心賺錢者,很可能無錢可賺;不以賺錢為意者,反倒收穫頗豐。中國有句俗話“三分利吃飽飯,七分利餓死人”,一心賺錢者,必追逐厚利。利潤率高,就會損害消費者利益,最終受害的必定還是經營者。袁剛開店不為賺錢,每天店裡顧客反倒熙熙攘攘,有時還得排隊等座,且客戶的評價極好。這樣一來,自然是有錢可賺。市場的辯證法就是如此。

袁剛自己有一個樸素的說法,就是作人要講良心。他不僅以貨真價實表現出對消費者講良心;而且他對員工講良心,對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講良心。袁剛經常組織國內直營店的骨幹輪流到溫哥華直營店工作一段時期,他這樣做一是為了把國內連鎖經營的經驗,更好地複製到海外。二是袁剛視員工如親人,他認為,世界那麼大,也該讓員工去看看。袁剛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恩心態對待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正是一顆樸實的良心,決定了袁記可以複製的成功。

1991年,我在美國洛杉磯去過一個名叫“楓林小館”的宮殿般豪華的淮揚菜館。這個餐館有個特點,就是歡迎顧客參觀後廚。一般餐館都是“廚房重地,閒人免進”,原因其實主要是很難保持後廚乾乾淨淨,沒有充分的自信是不敢開放後廚讓顧客參觀的。在溫哥華的袁記串串香,我又一次看到了歡迎顧客參觀的後廚。

溫哥華的袁記串串香不僅後廚清潔衛生,敢於讓顧客參觀,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包括老闆、老闆娘在內的所有員工,每天吃的員工餐都和顧客吃的一樣。這除了說明袁剛待員工如親人之外,還說明了袁記銷售的產品安全可靠。

我深信,不久的將來,串串香將會在袁記的推動下風靡北美,傳遍全世界。(李振海)

因為發現了這麼一家可以慰藉鄉愁的地方,我便常常來這裡吃串串,也因此認識了袁記串串香的創始人袁剛。認識之後才發現原來早就知道袁剛,他在列治文是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只是我沒能把他和袁記串串香迅速地聯繫起來。

袁剛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他是四川人,卻有晉商票號“匯通天下”的野心,他要把袁記串串香的連鎖店開遍全世界。在列治文袁記串串香店裡,袁剛對我說:“我在溫哥華開這個直營店不是為了賺錢”。當時我想,商家將本求利,天經地義,豈有經商不賺錢的道理。後來想了想才明白,袁剛如同當年的劉備一樣“胸懷大志”。他在列治文開店是為了取得海外經營的經驗,然後複製,在整個北美實現連鎖經營。為了實現“串通天下”的夢想,他豈會以些許蠅頭小利為目標?

生意場上的事有時很奇怪,一心賺錢者,很可能無錢可賺;不以賺錢為意者,反倒收穫頗豐。中國有句俗話“三分利吃飽飯,七分利餓死人”,一心賺錢者,必追逐厚利。利潤率高,就會損害消費者利益,最終受害的必定還是經營者。袁剛開店不為賺錢,每天店裡顧客反倒熙熙攘攘,有時還得排隊等座,且客戶的評價極好。這樣一來,自然是有錢可賺。市場的辯證法就是如此。

袁剛自己有一個樸素的說法,就是作人要講良心。他不僅以貨真價實表現出對消費者講良心;而且他對員工講良心,對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講良心。袁剛經常組織國內直營店的骨幹輪流到溫哥華直營店工作一段時期,他這樣做一是為了把國內連鎖經營的經驗,更好地複製到海外。二是袁剛視員工如親人,他認為,世界那麼大,也該讓員工去看看。袁剛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恩心態對待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正是一顆樸實的良心,決定了袁記可以複製的成功。

1991年,我在美國洛杉磯去過一個名叫“楓林小館”的宮殿般豪華的淮揚菜館。這個餐館有個特點,就是歡迎顧客參觀後廚。一般餐館都是“廚房重地,閒人免進”,原因其實主要是很難保持後廚乾乾淨淨,沒有充分的自信是不敢開放後廚讓顧客參觀的。在溫哥華的袁記串串香,我又一次看到了歡迎顧客參觀的後廚。

溫哥華的袁記串串香不僅後廚清潔衛生,敢於讓顧客參觀,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包括老闆、老闆娘在內的所有員工,每天吃的員工餐都和顧客吃的一樣。這除了說明袁剛待員工如親人之外,還說明了袁記銷售的產品安全可靠。

我深信,不久的將來,串串香將會在袁記的推動下風靡北美,傳遍全世界。(李振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