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小米,竟被樂視“救”了?

導讀:市場此消彼長, 一個企業出問題, 就會空出市場蛋糕, 給對手機會!

樂視系手機出現問題, 卻一定程度上給小米手機走出低谷的機會!

一方面, 減輕了小米的壓力、另一方面, 空出了部分市場蛋糕, 提供了增長空間!

只是這種情況, 對於樂視而言, 有些遺憾、可惜、悲劇!

樂視系手機下滑

為市場空出蛋糕, 小米也分得一杯羹

市場此消彼長, 樂視手機下滑, 意味對手增長!

樂視系手機出問題了, 無論是樂視品牌手機, 還是酷派手機都遭遇了銷量大幅下滑(酷派這個昔日國內市場前四, 在2017年一季度, 市場份額已下滑至11位)。

這種狀況, 對於樂視而言不是好消息, 但是對於競爭對手而言, 卻是好消息。

畢竟樂視系手機的下滑, 意味著將把一部分市場、銷量讓出來, 讓給了對手。

2016年樂視系手機(樂視+酷派), 達到3000萬台左右, 2017年樂視系手機下滑至少一半, 意味著市場空出超過1500萬台銷量。

這至少1500萬台銷量將被對手填補, 給對手一些機會!這其中也包括小米!

如同三鹿倒下, 一批奶粉企業獲得跨越式增長

樂視系手機出現問題, 所創造的市場機會, 如同當年中國奶粉巨頭三鹿倒下, 一下子空出了100億的盤子, 一些此前規模上不去的奶粉企業, 短時間都獲得了極大的成長, 例如飛鶴奶粉, 此前一直在10億左右徘徊, 在三鹿倒下之後一下子沖到了30億左右。

樂視手機出問題, 雖然達不到三鹿這麼大的市場規模, 空不出三鹿100億這麼大的蛋糕, 但是, 畢竟也是1500萬台-2000萬台的空間。

實力大的競爭對手能夠切割其中一部分, 幾百萬台, 也不是小數字。

今年(2017年)上半年小米, 小米狀況相比有了改善, 國內市場業績有所改觀。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機市場整體增長只有4.3%, 市場整體並沒有大幅增長, 個別品牌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切割對手市場, 搶奪了對手的蛋糕。

而在小米的對手中, 華為、OPPO、ViVO都是仍在同比大幅增長, 它們是不可能讓給小米蛋糕的, 唯一能讓的只有樂視這些下滑的品牌。

可以說, 樂視系手機大幅下滑, 讓出了一部分市場、一部分蛋糕給對手, 包括華為、OPPO、ViVO這些大佬, 而這其中也成就了小米!這個福利對於曾處於銷量下滑、備受爭議的小米而言, 絕對是利好!

當然, 小米產品終於調整, 也為自身加分

小米的調整, 改善了競爭力, 為自己加分不少

當然, 2017年, 小米業績有所改善, 也有自身調整、曾強競爭力的結果。

例如, 小米在2016年下半年終於開始意識到產品力的問題,

開始強化產品力;小米的供應鏈得到了改善;小米的國外市場開拓推進有不小的進展。

這些都給小米手機加分, 讓小米有走出低谷、扭轉之前頹勢!

特別是在國內市場而言, 小米所推出產品競爭力, 與以往相比, 有了很大改善。 回歸後的小米高管黎萬強曾表示“回歸小米後, 我發現市場和產品應儘早聯動”, 言外之意, 小米應該更早開始重視產品。

而小米的調整, 市場也給了積極的回饋, 小米相對2016年狀況有了很大改變!在國內、國際市場都有提升!

不過, 樂視系手機出現問題

所帶來的國內市場機會作用不可忽視

不過, 樂視系手機出現下滑狀況, 所帶來的國內市場機會對於小米而言, 同樣很重要!

至少在中國市場, 樂視系的下滑, 減輕了小米的作戰壓力, 還帶去了拱手想讓的市場。

樂視和小米, 兩者是打法極其相似, 都是蘋果約伯斯的出色門徒, 將發佈會模式(甚至於穿著服裝——黑色上衣、藍色牛仔褲、背景佈置、PPT風格等都極為相似)、概念行銷、新聞炒作的模式發揮的淋漓盡致!

賈躍亭和雷軍,通過對約伯斯打造的蘋果推廣模式複製,一個打開了電視市場,另一個打開了手機市場,然後向各自領地延伸。

而2015年樂視手機推出後,也展現出了強大的攻勢,短短一半年時間,累計銷量就超過2000萬台,如果不是因為供應鏈的問題,業績還會高,甚至超過2200萬台。

如今,樂視手機出現問題了,對於小米手機而言,福利很大!

一方面,樂視手機出現問題,減輕了小米的作戰壓力

在樂視手機出現之前,小米國內最大的對手先是華為,以2013年6月發佈的P6、2014年9月發佈的Mate7,標誌著華為進軍中端市場、中高端市場的成功,與小米迅速拉開了距離。

緊接著,2015-2016年,步步高派系厚積薄發,短短2年時間,OPPO、ViVO從之前銷量各自不到小米一半,相繼超越小米,2016年OPPO甚至達到小米1.5倍。

小米從之前的巔峰墜落,而在此時,打法與小米相似的樂視手機黑馬姿態出現。

短短一年半時間,年銷量就做到了超過1500萬台,這個速度比當年的小米還快1年,小米手機在創立第三年年銷量才超過1500萬台。

相同的打法、相近的人群定位,相同的兇猛,上有領先的華為、OPPO、ViVO,下有追趕的金立、魅族,現在再增加一個樂視,對小米的作戰壓力不言而喻。

甚至可以說,樂視手機爭奪的這2000萬用戶,不少都是從小米手中搶奪。

如果樂視手機繼續發力,對小米的衝擊可想而知,如今樂視手機自己出問題了,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衝擊,小米的一條戰線壓力解除了。

另一方面,樂視手機出現問題,讓出了市場蛋糕

同時,樂視手機下滑,對於它的重要競爭對手,特別是小米而言,所帶來的不僅是減輕壓力,更是帶來了市場機會和增量蛋糕。

市場一直存在、蛋糕那麼大,此消彼長,一個公司的下滑,意味著對於對手而言,就多分得了蛋糕!

樂視系手機由於自身供應鏈問題、資金問題,導致供貨有問題、推廣有問題、產品研發有問題,使得手機業務整體節奏打垮,樂視系手機大幅下滑,下滑超過1500萬台,意味著超過1500萬台的銷量,就白白拱手讓給了對手。

樂視手機自己搞砸自己,對對手而言,這些市場來的太容易,其中受益者也包括小米。

樂視手機很可惜,運作可圈可點

但是,毀在自己“硬體負利”模式上

樂視手機的運作業績是出色的

樂視手機雖然出現問題,但它的出色運作還是要承認。

雖然對於樂視手機而言,由於經營策略的不合理,導致企業出現下滑,但是樂視手機在推出一年半時間裡所取得的累計業績2000萬台,年銷量超過1500萬台,這個成績絕對是出色的。

我們拿兩個例子做對比,就可以感受這個成績多麼出色。

一個例子是錘子手機,也是運用個人品牌影響力極為成功的代表,錘子手機2014年推出,比樂視手機還早一年,但是直至2016年,錘子手機銷量為100萬台左右,與樂視手機的1500萬台相差甚遠。

另一個,可以對比的例子——大名鼎鼎的小米,其手機第第二年銷量為719萬台,第三年實現年銷量超過1500萬台,比樂視還多用了1年時間。

這一點上,樂視手機的運作絕對是出色的!

我們在上面提到,賈躍亭、雷軍都是蘋果約伯斯的出色門徒,將發佈會推廣、概念行銷、新聞炒作運作的極為出色!

只可惜,樂視手機毀在“硬體負利”模式上

樂視手機本可有更精彩的前途,但是很可惜,它栽在了模式問題上,栽在了“硬體負利”的模式。

這種模式,在目前完全行不通,傳統行業,還是主要靠硬體賺錢,增值服務目前還撐不起來,而樂視所採用的“硬體負利”模式,也註定了虧損,意味著樂視手機做的量越大,卻虧損越多!

短短一年半時間,樂視手機累計銷量2000萬台,但是虧損卻超過40億,這怎麼看都有些滑稽,並且在2016年11月,臨近年關的時候,引發供應鏈危機,引爆了樂視帝國。

樂視手機的高速增長,也由此嘎然而止,進入了動盪期、下滑期,把一部分市場白白拱手讓給了對手。

樂視手機若非模式問題

之後,做到一年5000-6000萬台是有機會的

樂視手機如果不是模式問題,引爆危機,還是有很大潛力!

樂視品牌手機,第二年的業績就能超過1500萬台,未來達到2500-3000萬台左右,絕對是有機會的。

同時,還有酷派手機,酷派手機守住銷量,略有上升也能做到2000萬台左右。

兩者累計銷量,有望做到5000萬-6000萬台,是有可能的!

樂視手機本可成一方面諸侯

可惜自己把自己玩殘了、崩塌了

一旦,樂視系手機做到5000-6000萬台,就可以進入國產手機二線品牌行列,而且位於二線中游。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重要一派力量,成為一方諸侯!

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可惜,樂視系手機兩線都出現問題。

一方面,樂視品牌手機多事之秋

樂視品牌手機的節奏已經完全打亂,產品研發團隊遭遇變動、傳播推廣主力賈躍亭全身投入汽車業務,原來樂視手機負責人馮幸被調崗,相對缺乏手機領域操盤經驗的新帥,供應鏈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樂視手機原有節奏已經打亂、進入動盪期。

另一方面,酷派手機新帥顯然沒有撐起酷派復興任務

很顯然,目前酷派手機引入的新帥,並沒有撐起酷派復興的重任,曾經說過的“五年銷量達到1億台,重回一線陣營”的豪言,基本變成了不可能!

今年,酷派手機的銷量相對2016年更不樂觀,沒有引發市場轟動的明星機,市場熱度會繼續下滑,品牌危險更大。

樂視系手機,它本可以成為一方諸侯,卻面臨如此情況,不得不說很可惜!

它本可以成為小米手機強勁對手

但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如果樂視手機健康發展,樂視系手機成為小米強勁對手,絕對不成問題!

相同的打法(約伯斯的蘋果推廣模式)、相同的目標群(性價比用戶),相同的善於調動媒體資源(上頭條的能力都很強)……

某些層面上,兩者在行銷推廣上不相上下、棋逢對手!

但是,樂視太急了,想做的事太多了,加上模式策略失誤,自己把自己搞砸了、打敗了!

如果樂視穩紮穩打,把樂視網、樂視電視做好,這兩者的客戶都可以成為樂視手機客戶的重要來源,而這三塊如果做強,就會擁有龐大的用戶資源,成就厲害的商業帝國很有戲!

很可惜,樂視太急了,想做的太多了,七個子生態,太多地方需要燒錢投資,導致樂視生態幾近崩潰,而樂視手機由於模式問題,本身可以成為利潤來源的業務,卻成了虧損大戶,幾十億的虧損窟窿,難以自保,導致在融創進入後,已經進入了非重點資產。

如果不是樂視手機的模式問題,僅樂視品牌手機一年2000萬台銷量,一年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淨利潤,一塊優質的業務,估值至少300億以上,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板塊,也不會淪落到如今狀況。

只能說,成為目前這種狀況太可惜了!

樂視手機品牌還有些價值

資本介入 原有競爭力保持 盤活樂視手機有機會

但是,如今這一切,有些可惜!

客觀說,樂視手機品牌還是有些價值!

如果合理運作,樂視手機還是有機會的!

1、樂視的產品設計雖沒有自己吹噓的那麼厲害,但外觀設計還是不錯,有一定競爭力。

2、賈躍亭所擅長的約伯斯式蘋果推廣模式,雖說概念造的太厲害,但是傳播效果還是有,運作好,還是會不錯。

有產品競爭力、有推廣力,外加樂視自身的管道,樂視手機如果好好運作還是有機會。

如果有資本介入,“資本+賈躍亭傳播+技術團隊”,對樂視手機進行盤活,還是有機會!

只要摒棄錯誤的模式,樂視手機品牌還是有價值,還是有盤活、做好的可能!

如今的這一切,有一些難度,過去模式帶來的資金危機、以及樂視其它板塊的資金動盪,讓整體節奏打亂,產品研發受挫(遭遇了裁員)、傳播推廣受挫(賈躍亭已經把精力投在了汽車上),供貨受挫(供應鏈危機沒有徹底解決完,仍受影響、供貨緊張)。

不過,雖說有難度,但還是有機會,只是目前這種結果很可惜!

而這個教訓的代價是昂貴的!

市場此消彼長,一個企業出問題,就會空出市場蛋糕,給對手機會!這種自己犯錯誤、有些“自殘”的做法,把市場白白拱手讓給對手的方式,太滑稽、也太可惜!

而這一切,也值得企業深思!

作者:于建民——《中國行銷成功寶典·科學策略行銷》(修訂版)作者 產業觀察家、資深行銷管理專家

賈躍亭和雷軍,通過對約伯斯打造的蘋果推廣模式複製,一個打開了電視市場,另一個打開了手機市場,然後向各自領地延伸。

而2015年樂視手機推出後,也展現出了強大的攻勢,短短一半年時間,累計銷量就超過2000萬台,如果不是因為供應鏈的問題,業績還會高,甚至超過2200萬台。

如今,樂視手機出現問題了,對於小米手機而言,福利很大!

一方面,樂視手機出現問題,減輕了小米的作戰壓力

在樂視手機出現之前,小米國內最大的對手先是華為,以2013年6月發佈的P6、2014年9月發佈的Mate7,標誌著華為進軍中端市場、中高端市場的成功,與小米迅速拉開了距離。

緊接著,2015-2016年,步步高派系厚積薄發,短短2年時間,OPPO、ViVO從之前銷量各自不到小米一半,相繼超越小米,2016年OPPO甚至達到小米1.5倍。

小米從之前的巔峰墜落,而在此時,打法與小米相似的樂視手機黑馬姿態出現。

短短一年半時間,年銷量就做到了超過1500萬台,這個速度比當年的小米還快1年,小米手機在創立第三年年銷量才超過1500萬台。

相同的打法、相近的人群定位,相同的兇猛,上有領先的華為、OPPO、ViVO,下有追趕的金立、魅族,現在再增加一個樂視,對小米的作戰壓力不言而喻。

甚至可以說,樂視手機爭奪的這2000萬用戶,不少都是從小米手中搶奪。

如果樂視手機繼續發力,對小米的衝擊可想而知,如今樂視手機自己出問題了,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衝擊,小米的一條戰線壓力解除了。

另一方面,樂視手機出現問題,讓出了市場蛋糕

同時,樂視手機下滑,對於它的重要競爭對手,特別是小米而言,所帶來的不僅是減輕壓力,更是帶來了市場機會和增量蛋糕。

市場一直存在、蛋糕那麼大,此消彼長,一個公司的下滑,意味著對於對手而言,就多分得了蛋糕!

樂視系手機由於自身供應鏈問題、資金問題,導致供貨有問題、推廣有問題、產品研發有問題,使得手機業務整體節奏打垮,樂視系手機大幅下滑,下滑超過1500萬台,意味著超過1500萬台的銷量,就白白拱手讓給了對手。

樂視手機自己搞砸自己,對對手而言,這些市場來的太容易,其中受益者也包括小米。

樂視手機很可惜,運作可圈可點

但是,毀在自己“硬體負利”模式上

樂視手機的運作業績是出色的

樂視手機雖然出現問題,但它的出色運作還是要承認。

雖然對於樂視手機而言,由於經營策略的不合理,導致企業出現下滑,但是樂視手機在推出一年半時間裡所取得的累計業績2000萬台,年銷量超過1500萬台,這個成績絕對是出色的。

我們拿兩個例子做對比,就可以感受這個成績多麼出色。

一個例子是錘子手機,也是運用個人品牌影響力極為成功的代表,錘子手機2014年推出,比樂視手機還早一年,但是直至2016年,錘子手機銷量為100萬台左右,與樂視手機的1500萬台相差甚遠。

另一個,可以對比的例子——大名鼎鼎的小米,其手機第第二年銷量為719萬台,第三年實現年銷量超過1500萬台,比樂視還多用了1年時間。

這一點上,樂視手機的運作絕對是出色的!

我們在上面提到,賈躍亭、雷軍都是蘋果約伯斯的出色門徒,將發佈會推廣、概念行銷、新聞炒作運作的極為出色!

只可惜,樂視手機毀在“硬體負利”模式上

樂視手機本可有更精彩的前途,但是很可惜,它栽在了模式問題上,栽在了“硬體負利”的模式。

這種模式,在目前完全行不通,傳統行業,還是主要靠硬體賺錢,增值服務目前還撐不起來,而樂視所採用的“硬體負利”模式,也註定了虧損,意味著樂視手機做的量越大,卻虧損越多!

短短一年半時間,樂視手機累計銷量2000萬台,但是虧損卻超過40億,這怎麼看都有些滑稽,並且在2016年11月,臨近年關的時候,引發供應鏈危機,引爆了樂視帝國。

樂視手機的高速增長,也由此嘎然而止,進入了動盪期、下滑期,把一部分市場白白拱手讓給了對手。

樂視手機若非模式問題

之後,做到一年5000-6000萬台是有機會的

樂視手機如果不是模式問題,引爆危機,還是有很大潛力!

樂視品牌手機,第二年的業績就能超過1500萬台,未來達到2500-3000萬台左右,絕對是有機會的。

同時,還有酷派手機,酷派手機守住銷量,略有上升也能做到2000萬台左右。

兩者累計銷量,有望做到5000萬-6000萬台,是有可能的!

樂視手機本可成一方面諸侯

可惜自己把自己玩殘了、崩塌了

一旦,樂視系手機做到5000-6000萬台,就可以進入國產手機二線品牌行列,而且位於二線中游。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重要一派力量,成為一方諸侯!

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可惜,樂視系手機兩線都出現問題。

一方面,樂視品牌手機多事之秋

樂視品牌手機的節奏已經完全打亂,產品研發團隊遭遇變動、傳播推廣主力賈躍亭全身投入汽車業務,原來樂視手機負責人馮幸被調崗,相對缺乏手機領域操盤經驗的新帥,供應鏈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樂視手機原有節奏已經打亂、進入動盪期。

另一方面,酷派手機新帥顯然沒有撐起酷派復興任務

很顯然,目前酷派手機引入的新帥,並沒有撐起酷派復興的重任,曾經說過的“五年銷量達到1億台,重回一線陣營”的豪言,基本變成了不可能!

今年,酷派手機的銷量相對2016年更不樂觀,沒有引發市場轟動的明星機,市場熱度會繼續下滑,品牌危險更大。

樂視系手機,它本可以成為一方諸侯,卻面臨如此情況,不得不說很可惜!

它本可以成為小米手機強勁對手

但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如果樂視手機健康發展,樂視系手機成為小米強勁對手,絕對不成問題!

相同的打法(約伯斯的蘋果推廣模式)、相同的目標群(性價比用戶),相同的善於調動媒體資源(上頭條的能力都很強)……

某些層面上,兩者在行銷推廣上不相上下、棋逢對手!

但是,樂視太急了,想做的事太多了,加上模式策略失誤,自己把自己搞砸了、打敗了!

如果樂視穩紮穩打,把樂視網、樂視電視做好,這兩者的客戶都可以成為樂視手機客戶的重要來源,而這三塊如果做強,就會擁有龐大的用戶資源,成就厲害的商業帝國很有戲!

很可惜,樂視太急了,想做的太多了,七個子生態,太多地方需要燒錢投資,導致樂視生態幾近崩潰,而樂視手機由於模式問題,本身可以成為利潤來源的業務,卻成了虧損大戶,幾十億的虧損窟窿,難以自保,導致在融創進入後,已經進入了非重點資產。

如果不是樂視手機的模式問題,僅樂視品牌手機一年2000萬台銷量,一年幾個億、甚至十幾個億淨利潤,一塊優質的業務,估值至少300億以上,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板塊,也不會淪落到如今狀況。

只能說,成為目前這種狀況太可惜了!

樂視手機品牌還有些價值

資本介入 原有競爭力保持 盤活樂視手機有機會

但是,如今這一切,有些可惜!

客觀說,樂視手機品牌還是有些價值!

如果合理運作,樂視手機還是有機會的!

1、樂視的產品設計雖沒有自己吹噓的那麼厲害,但外觀設計還是不錯,有一定競爭力。

2、賈躍亭所擅長的約伯斯式蘋果推廣模式,雖說概念造的太厲害,但是傳播效果還是有,運作好,還是會不錯。

有產品競爭力、有推廣力,外加樂視自身的管道,樂視手機如果好好運作還是有機會。

如果有資本介入,“資本+賈躍亭傳播+技術團隊”,對樂視手機進行盤活,還是有機會!

只要摒棄錯誤的模式,樂視手機品牌還是有價值,還是有盤活、做好的可能!

如今的這一切,有一些難度,過去模式帶來的資金危機、以及樂視其它板塊的資金動盪,讓整體節奏打亂,產品研發受挫(遭遇了裁員)、傳播推廣受挫(賈躍亭已經把精力投在了汽車上),供貨受挫(供應鏈危機沒有徹底解決完,仍受影響、供貨緊張)。

不過,雖說有難度,但還是有機會,只是目前這種結果很可惜!

而這個教訓的代價是昂貴的!

市場此消彼長,一個企業出問題,就會空出市場蛋糕,給對手機會!這種自己犯錯誤、有些“自殘”的做法,把市場白白拱手讓給對手的方式,太滑稽、也太可惜!

而這一切,也值得企業深思!

作者:于建民——《中國行銷成功寶典·科學策略行銷》(修訂版)作者 產業觀察家、資深行銷管理專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