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山東小兒推拿三字經流派所有穴位用圖說話(一),總共42個穴位(和其他流派略有差異)

三字經小兒推拿易學簡單, 吳老師傾心推薦, 天下喜歡, 不一定非要相見, 總計42個穴位送上。

因為三字經流派和其他流派略有差異, 如果有和您學習的不一致的地方, 請勿噴。

1、脾穴 為三字經中少有的補法中的重穴, 非常常用。 向心推為補, 離心推為清。 一般用補法, 遇熱證、實證時可用清補。 脾胃有病, 必用脾穴;肺系有病, 可以培土生金。 可用於消化不良、腹瀉便秘、脫肛、喘嗽、口舌生瘡、濕疹等。

2、肝穴 食指上節指腹, 常用清法又叫平肝, 小兒肝多有餘愛哭愛鬧, 肝穴非極虛不補(肝虛用補腎代替), 一切炎症用平肝。 臨床平肝也極常用。

3、心穴(中指指腹, 三字經講究簡單易推, 一般都是推整個指面), 三字經流派心穴臨床一般不用(擔心會動心火), 用的時候也是清補法, 就是來回推, 叫清補心法, 不單純用補法, 也不單純用清法(用清天河水代替)。 寶寶哭鬧神不安的時候可用心穴。

4、肺穴 無名指指腹 常用清法, 肺非極虛不補。 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是肺系、痘疹疾病的基礎方。 如果需要補肺, 用補脾代替。 呼吸系統疾病用清肺。

5、腎穴 小指指腹, 腎穴用於虛火, 補腎滋陰補腎水, 虛火則退, 腎穴不用清法。 虛症用補腎。

以上五穴在小兒推拿中稱五臟。

6、小腸穴 小指外側, 從指跟到之間為清小腸, 清小腸利小便, 有的人認為清小腸可分清別濁, 可以用於腹瀉。

需要補的時候只用清補法。

7、大腸穴 食指虎口側面, 來回推為清補法, 泄瀉痢疾, 一穴可愈。 用清法可治便秘。

8、胃穴 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只用清法,可以清胃熱、降胃氣,治療嘔吐、積食、口腔問題等。胃穴不用補法,胃以喜為補,高興胃口就好。

9、膽穴 食指下節掌面,一般不專用,平肝時就一起推過(肝膽相表裡)。

10、三焦穴 不專用,清肺時一併推之。

11、膀胱穴 小指下節側面,不專用,和小腸穴一起推,利尿。

以上為六腑穴位。

12、板門穴 大魚際中心,板門為脾胃之門,通三焦,虛熱實熱都能清,主治上吐下瀉、胃脘痛、消化不良,揉三萬病去如矢(像箭一樣)。

13、掌面膻中穴 不專用

14、五經穴 五經穴來回推,開臟腑寒火,有寒有熱時適用。

15、大四橫紋 開臟腑寒火,治腹脹,乾咳少痰。

16、小天心 用搗法,治磕頭風、治驚嚇,治抽風,治急喘實火。

16、天門入虎口 和血順氣,使氣下行。虎口入天門用法為方向相反。

圖中熊爪為吳老師本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感興趣可諮詢今日頭條小編“小兒推拿醫生線上”。

8、胃穴 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只用清法,可以清胃熱、降胃氣,治療嘔吐、積食、口腔問題等。胃穴不用補法,胃以喜為補,高興胃口就好。

9、膽穴 食指下節掌面,一般不專用,平肝時就一起推過(肝膽相表裡)。

10、三焦穴 不專用,清肺時一併推之。

11、膀胱穴 小指下節側面,不專用,和小腸穴一起推,利尿。

以上為六腑穴位。

12、板門穴 大魚際中心,板門為脾胃之門,通三焦,虛熱實熱都能清,主治上吐下瀉、胃脘痛、消化不良,揉三萬病去如矢(像箭一樣)。

13、掌面膻中穴 不專用

14、五經穴 五經穴來回推,開臟腑寒火,有寒有熱時適用。

15、大四橫紋 開臟腑寒火,治腹脹,乾咳少痰。

16、小天心 用搗法,治磕頭風、治驚嚇,治抽風,治急喘實火。

16、天門入虎口 和血順氣,使氣下行。虎口入天門用法為方向相反。

圖中熊爪為吳老師本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感興趣可諮詢今日頭條小編“小兒推拿醫生線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