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平涼方言:幹指頭蘸鹽

平涼方言:幹指頭蘸鹽

秦玉龍/文

也許您要問了:幹指頭蘸鹽是啥意思?

“半瓶子”先給各位賣個關子:你把一根幹指頭伸進鹽罐子裡,

看能不能把鹽蘸出來?

這裡的“幹”既不是乾燥的意義, 也不是得利益的意思, 而是白白的意思。 無論是在古代書面語, 還是現代口語中, “幹”用作白的意思非常普遍。 在現代的關中包括咱隴東方言中, “幹”除了乾燥的意義之外, 就以不出本錢而獲取好處、利益為最常見的義項, 如歇後語“幹指頭蘸鹽——沒有錢(舔)”, “幹吃棗還嫌核大”等。 意思是說人白佔便宜, 其中的 “幹”都是用做白的意思, 指的是某人不掏本錢而貪圖、獲得利益。

在我們甘肅平涼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當中, 你也許會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或議論:

“就不行麼,你想幹指頭蘸鹽呢,我能沾上你的啥? ”

“應該給人家表示一下,你不能幹指頭蘸鹽麼?”

“幹指頭蘸鹽的事如今根本行不通了!”

“這天底下可沒有幹指頭蘸鹽的美事。 ”

“幹指頭蘸鹽的工作不好做哦!”

……

其實, 老想著“幹指頭蘸鹽”的人, 在我們的眼裡大多都是那些“愛瞅小頭”的人。 這樣的人不但缺乏幹大事的魄力, 其行為做派也不符合當前的市場經濟規律。

俗話說, 捨不得娃娃,

套不著狼。 這世界上沒有白送的飯碗子, 也不會發生天上掉饃饃的美事。 不管你幹啥職業, 倒騰啥營生, 都要先下“本錢”, 才會有回報。

比方你是吃公家飯的, “本錢”就是敬業愛崗。

比方你是做生意的, “本錢”就是勤奮誠信。

比方你是種地的, “本錢”就是精耕細作。

比方你是學生娃, “本錢”就是刻苦學習不懈怠……

總之, 七十二行, 不管你是幹啥的, 都要撲下身子, 腳踏實地, 扎扎實實把自個的事情幹好了, 幹出名堂了, 你才能得到“好處”。

有位美眉告訴“半瓶子”:我實在很是不能理解,為啥天下有那麼多想“幹指頭蘸鹽”的人呢?不管男人還是女人, 都希望錢是越多越好, 但不同的是, 有一部分人是用自己的體力和腦力來換得更多的錢, 還有一部分人是用第三只手拿別人的東西來過活。

她抱怨說, 曾經在一個月裡, 本人招了6次三隻手的偷襲, 5次是想取包中錢物, 但都被她及時發現並教訓了那些個傢伙。 她認為, 教訓那些個賊娃子最解恨的一句話就是:你娃還想“幹指頭蘸鹽”呢, 沒門!

也許有人會問,

你說的“幹指頭蘸鹽”不就是不勞而獲嗎?難道不勞而獲的人就沒有快樂嗎?好像許多不勞而獲的人活得挺瀟灑挺自在的呢。

不錯, 不勞而獲者(也就是“幹指頭蘸鹽”者)確實常常享受快樂, 每當他們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時, 都會有自鳴得意地快感:哈哈, 你娃掙死掙活的忙活了大半輩子, 也不見得比我“幹指頭蘸鹽”過得舒坦?

可是, 話又說回來, 不管是賊娃子也好, 行賄受賄者也好, 不全是“幹指頭蘸鹽”, 不全是“不勞而獲”, 他們付出的“本錢”往往要比我們想像的大。 輕則遭人“黑眼”, 忍受唾沫星子, 重則坐監獄掉腦袋。

“半瓶子”在這裡叨叨了半天, 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沒有解答, 那就是:你說幹指頭蘸鹽能蘸上麼?既然幹指頭蘸鹽蘸不上, 為啥人們還要說“幹指頭蘸鹽”呢?

這也許就是民間俗語的深奧之處,它是很“哲學”的,即大俗大雅,並非你我理解的字面意義那麼簡單。不是我在這裡故意“繞舞姿”糊弄大傢伙,方言俗語要是如此好解釋好理解,也用不上那麼多的語言大師來反亂它了。

按照“半瓶子”的有限水準理解:不管你是幹指頭也好,濕指頭也好,蘸上來的終歸是一點“鹽末末子”,是蠅頭小利。這也是那些有理想,有抱負,幹大事的人不屑“伸指頭”或者“舔指頭”的螻螻起手。

作者簡介: 為啥人們還要說“幹指頭蘸鹽”呢?

這也許就是民間俗語的深奧之處,它是很“哲學”的,即大俗大雅,並非你我理解的字面意義那麼簡單。不是我在這裡故意“繞舞姿”糊弄大傢伙,方言俗語要是如此好解釋好理解,也用不上那麼多的語言大師來反亂它了。

按照“半瓶子”的有限水準理解:不管你是幹指頭也好,濕指頭也好,蘸上來的終歸是一點“鹽末末子”,是蠅頭小利。這也是那些有理想,有抱負,幹大事的人不屑“伸指頭”或者“舔指頭”的螻螻起手。

作者簡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