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粵星火路·粵北記憶”媒體採訪團尋跡朱德革命活動 重溫光輝歷史 傳承革命精神

12至13日, “南粵星火路·粵北記憶”紀念建軍90周年主題採訪活動在市區和仁化縣火熱進行, 媒體採訪團沿著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在粵北地區的戰鬥歷程線索, 尋跡朱德在粵北開展的系列革命活動, 挖掘其重大歷史意義。

圖為在仁化縣城口紅軍長征紀念廣場, 當地老村民吳長城向記者講述當年紅軍的事蹟。 韶關日報記者 馮兆宇 攝

7月的韶關, 驕陽似火, 但難以阻擋媒體採訪團對粵北紅色足跡的追尋熱情。 拍照、錄影、採訪, 每到一處革命舊址, 記者們就圍著有關黨史專家詳細瞭解發生在當地的革命事件和舊址保護利用情況, 重溫那一段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

位於湞江區犁市鎮的犁市當鋪是朱德曾經駐紮過的地方, 當鋪為磚木結構晚清建築群, 占地面積1075平方米, 保存較完好的圍樓、門樓、鋪面、住宅、當樓、庭院等無不吸引著記者們的目光。

“犁市當鋪在2012年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2012年至今已經修繕過4次, 下一步將申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並結合目前正在打造的紅色旅遊小鎮項目, 更好地保護和利用犁市當鋪革命舊址。 ”犁市鎮鎮長曹志文說。

在仁化縣尋跡時, 媒體採訪團來到了朱德董塘會議舊址董勸書院。 董勸書院位於仁化縣城西12公里的董塘鎮內, 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37年), 是懸山式四合院, 磚木結構的清代建築。 據當地老黨史學者劉榮光介紹, 1927年12月10日, 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部隊800多人從湖南汝城縣經過仁化城口後來到董塘, 曾經在董勸書院秘密召開第五區農民協會、農民自衛軍骨幹會議, 決定發動董塘暴動, 嚴懲地主惡霸, 土豪劣紳。 散會後,

起義軍在農軍的配合下, 乘夜出擊, 迅速逮捕了土豪劣紳33人。 次日, 召開公審公判大會, 朱德在大會上宣傳黨的“八七”會議精神, 揭穿國民黨反動派破壞農民運動的陰謀, 號召一切被壓迫的農民群眾團結一心, 參加革命鬥爭。 會後, 處決了譚學雲等27名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 從而打響了粵北湘南起義第一槍。

解放後, 董勸書院在1982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縣政府撥款20余萬元進行了維修, 2015年12月被評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對研究有關黨史和農運史、傳承革命精神有著重要意義。

版權和免責申明

·本網站所刊登的所有韶關日報的原創作品, 包括但不限於圖片、文字、視頻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資訊等, 版權屬於本報(本網站)。

歡迎轉載、連結、建立鏡像, 並請注明作者姓名和稿件來源。 如涉商網站或作商業用途, 請與本報聯繫。 聯繫電話:0751-818630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