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愛聽不聽怎能有效果,健康科普必須講方法:這家醫院搞了場有趣又有用的演講比賽

一顆結石的自我告白、

要手術了, 為什麼不能十全大補

……

7月12日, 在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首屆醫學科普演講比賽上, 15位演講達人依次登上舞臺,

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簡潔生動的示範、直觀明瞭的圖片, 給觀眾獻上了一場醫學科普知識的饕餮盛宴。

選手們都來自臨床一線, 既有醫生, 也有護士。 科普主題五花八門, 實用性強。

骨科護士沈賽夢不僅用PPT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以及症狀,

而且還請同事上臺演示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急診科護士鐘金玲用視頻結合現場演示, 清晰講解了碰到異物卡喉時, 如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骨科醫生許方造, 把預防頸椎病的“東坡操”編成 “你拍一我拍一, 一直拍到七十七”等口訣, 引來台下觀眾一陣模仿;

外科醫生江景潤用第一人稱講述了尿路結石的前世今生, 視角新穎, 讓觀眾忍俊不禁……

“做科普對醫生自身發展有幫助, 同時可以提升與患者的溝通技巧。 ” 說這話的選手卓謙是位麻醉醫生, 為這次演講, 他準備了兩三個晚上,

把日常工作中患者經常提出的問題作為素材。

“當前社會上養生謠言很多, 開展權威科普有利於戳破養生謠言。 ”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高慶元說, 醫療科普, 本質上是翻譯, 把老百姓想知道、應知道的專業知識, 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出來, 讓大家看得懂、記得住、學得會, 通過科普使更多人少得病、晚得病甚至不得病, 把病人“越看越少”, 這才是醫生們做科普的使命。

“科普演講和記者寫稿子一樣, 要努力把枯燥的專業知識講得通俗易懂。 ”大賽評委、溫州晚報週刊服務中心主任葉文耀感概道, “今天的科普大賽, 正是一場精彩的示教。 ”

龍灣一醫副院長張萬里在活動結束時點評說道, 醫生做科普教育要把握“三個度”:要講信度,

醫學科普要有權威性、科學性, 內容要嚴謹;把握熱度, 醫生要抓住老百姓喜聞樂見、迎合大眾的主題;要有力度, 科普時應列舉相應病例, 標題要吸引人, 要生動, 少講醫學術語, 多講通俗的語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