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出爐!新增9.7平方公里

深圳新聞網7月13日訊 今天上午,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正式發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的通知,

對外公示了綜合規劃的草案。

從規劃草案可以得知, 為更好更快地推進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建設, 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範圍包括:

國務院批復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以及前海蛇口之間的片區, 規劃範圍共計近37.9平方公里(以下簡稱“規劃區”)。

據瞭解, 在2015年, 前海升級為前海蛇口自貿區。 片區總面積28.2平方公里, 分為前海區塊(15平方公里, 含前海灣保稅港區3.71平方公里)和蛇口區塊(13.2平方公里)。 即是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的28.2平方公里範圍, 此次綜合規劃, 將周邊另9.7平方公里一齊納入總歸來。

下麵是通告全文:

市規劃國土委關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公示的通告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 為更好更快地推進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建設,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牽頭開展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編制工作。 現按規定對《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草案)進行公開展示,

徵求公眾意見, 熱忱歡迎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 並提出意見或建議。

一、公示地點

(一)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一樓展廳,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8009號規劃大廈

(二)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南山管理局,地址:南山區深南大道10138號一樓

(三)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理委員會, 地址: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23號綜合辦公樓一樓

(四)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網站,網址:http://www.szpl.gov.cn

(五)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理委員會網站, 網址::http://www.szqh.gov.cn

二、公示時間

公示為期30個自然日, 自2017年7月13日至2017年8月11日止。

三、 意見回饋

公示期間對公示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 請以書面形式回饋, 截止日期為2017年8月11日, 逾期視為無異議(如郵寄, 以郵戳日期為准)。 郵寄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8009號規劃大廈602室收, 郵編:518040, 聯繫電話:83949643, 連絡人:彭工。

(一)個人回饋的, 需附個人地址、身份證影本、聯繫方式;

(二)多人共同回饋的, 需附每個回饋任的身份證影本、地址和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影本、位址和聯繫方式;

(三)單位回饋的, 需附單位法人、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影本、位址和聯繫方式。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市海洋局)

2017年7月13日

規劃總圖

新的前海蛇口自貿區一共分為四個片區:前海片區、大小南山片區、蛇口片區、蛇口南及赤灣片區。

以下是各個片區的劃分範圍以及開發規劃

規劃區劃分為四個片區

一是前海片區,以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地範圍為准,包含桂灣組團、前灣組團、媽灣組團。

範圍:以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地範圍為准,包含桂灣組團、前灣組團、媽灣組團。

總範圍面積1492.8公頃,總建築規模2565萬平方米。前海片區包括桂灣(總建築規模884萬平米)、前灣(總建築規模556萬平米)、媽灣(總建築規模1115萬平米)三個組團,組團總建築規模為剛性控制要求。

用地規劃:商業、公寓、居住、交通、藝術文化娛樂

前海片區開發單元用地類型主要包括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2)、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4)、綜合發展用地(5)、交通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5)。其中,綜合發展用地(1)以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2)以口岸設施、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3)以藝術文化娛樂、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4)以政府社團、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5)以商業、公寓、居住用途為主;交通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5)以軌道交通設施、商業、公寓、居住用途為主。

公共設施配套:包括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等四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派出所3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5處。

3、教育設施: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國際學校3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1所、國際醫院1所。

5、前海片區應強化城市新中心職能,沿濱海一線增加國際會議中心綜合體、海絲博物館等市級公共設施,與周邊濱海地區共建西部公共活力海岸帶;鼓勵以建築內附建形式,安排中小型文化藝術館、國際培訓學校、健康醫療機構等功能。

大小南山片區

範圍:包括小南山北組團(04組團)、大南山西組團(05組團)、大南山北組團(06組團)。總範圍面積693.6公頃,總建築規模475萬平方米。

公共設施配套: 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10處、便民服務站10處、派出所1處、社區警務室13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2處、文化活動室9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16所、小學5所、初中2所、高中3所、黨校1所。

4、醫療衛生設施:門診部2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9處。

蛇口片區

範圍:包括蛇口中組團(01組團)、蛇口沿山組團(02組團)。總範圍面積705.0公頃,總建築規模920萬平方米。

公共設施配套: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16處、便民服務站12處、街道辦事處1處、派出所3處、社區警務室13處、社區菜市場5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5處、文化活動室16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27所、小學5所、初中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國際學校6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1所、門診部2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13處。

5、體育設施:綜合體育活動中心2處、社區體育活動場地11處。

6、社會福利設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2處。

蛇口南及赤灣片區

範圍:包括郵輪母港組團(開發單元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赤灣組團(03組團)、樞紐港組團(04組團)。總範圍面積208.3公頃,總建築規模485萬平方米。組團總建築規模為剛性控制要求。

用地規劃:新興產業、居住、交通、郵輪母港

郵輪母港組團開發單元用地類型包括綜合發展用地(1)、交通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1)+新型產業用地+居住用地、交通設施用地+新型產業用地、郵輪母港綜合發展用地和新型產業用地。其中,郵輪母港綜合發展用地以配合郵輪產業發展相關用途為主,具體功能可根據下階段詳細規劃最終確定。

公共設施配套: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4處、便民服務站3處、社區警務室4處、社區菜市場2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1處、文化活動室3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4所、小學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國際學校1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2所、國際醫院1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2處。

5、體育設施:綜合體育活動中心1處、社區體育活動場地5處。

6、社會福利設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處。

最後附上各個組團詳細用地面積和建築規模~

2

最新定位規劃

規劃片區將實現“合作區+自貿試驗區+保稅港區”疊加模式,目標是通過3-5年的改革試驗,成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新標杆。

草案顯示,規劃期限為2017-2030年,分三個階段:近期為2017-2020年;中期為2021-2023年;遠期為2024-2030年。

目標定位

規劃定位為: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和城市新中心、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規劃目標為: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開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國際創新之城、濱海宜人的綠色人文之城。

確定建設兩灣一山生態格局、建設國際化風情海灣、構建優質服務體系、構建高效便捷交通和創建綠色智慧城市等五項規劃策略。

策略一:建設兩灣一山生態格局

“兩灣一山”指前海灣、深圳灣和大小南山綠心。本規劃以大、小南山為山體背景,系統佈局含水廊道公園、山海廊道、林蔭公園、遊憩綠道生態空間在內的網路化廊道,建立山海城生態格局;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園和綠道網,構建生態宜人的半島山海生態格局。

策略二:建設國際化風情海灣

通過塑造連續公共活力岸線,設置濱海國際交往場所和公共文化建築,建設高品質活力街區,並協調山-海-城整體城市形態,營造比肩國際一流水準的濱海人居環境和海灣城區特色。

策略三:構建優質服務體系

提升前海片區面向城市和灣區的公共服務能力,增加市級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公共配套設施依據《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上層次規劃、片區規劃開發強度及人口規模綜合確定,不得隨意減少數量或壓縮規模。本次規劃加強人才定向政策住房的有關規劃研究,有效提升規劃的職住平衡水準。

策略四:構建高效便捷交通

對接區域重大交通設施規劃,構建由城際、市域快線及市區幹線組成的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層次明晰、高效暢達的環島快速路體系;加強南山半島各個樞紐的分工統籌;在片區內部構建“公交+慢行”的高品質交通系統;構建彰顯水城特色、面向區域通航以及市域旅遊休閒功能的水上交通。

策略五:創建綠色智慧城市

遵循公共交通引導和低衝擊開發的城市發展理念,科學預測資源及新能源使用需求,規劃安排水資源迴圈、綠色能源利用、綠色交通智慧管理運營和固廢迴圈利用等綠色基礎設施。針對本地氣候條件合理運用綠色建築技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規劃結構

兩帶一港七版塊

1、兩帶

濱海生態文化休閒帶——佈局郵輪遊艇、海上休閒、會議交流、博物展示、文化演藝、娛樂消費等功能,東西連結深圳灣和寶安海岸,形成集生態、景觀、文化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海公共活動帶。

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帶——依託軌道等公共交通服務,沿夢海大道和南海大道重點佈局金融商務、科技服務、創新產業、創意設計、教育培訓、醫療康體、居住生活等綜合功能,形成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集聚的發展帶。

2、一港

蛇口國際樞紐港,包括媽灣港、赤灣港和蛇口港三個作業區。以建設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亞太國際郵輪母港為目標,提升港口效率、升級港口功能、集約利用土地、強化產城協同、優化疏港交通。

3、七版塊

桂灣版塊——包括桂灣組團,重點發展金融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吸引金融企業總部集聚,建設國際金融城和全球總部中心。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2)、綜合發展用地(5)和交通設施+綜合發展用地(5)為主。

前灣版塊——包括前灣組團,重點發展商務、科技及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兼顧承接桂灣片區和媽灣片區的功能拓展。同時安排體育、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公共服務業,建設香港現代產業城和功能複合的綜合發展區。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4)和綜合發展用地(5)為主。

媽灣版塊——包括媽灣組團,重點發展跨境貿易、現代物流、航運物流、供應鏈管理、創新金融及其它專業服務業等,建設前海蛇口自貿城、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國際商貿中心和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5)以及港口用地為主。

郵輪母港版塊——包括郵輪母港組團,重點發展郵輪旅遊、文化創意、旅遊服務、科技服務及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建設國際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和深圳“海上門戶”。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郵輪母港綜合用地和新型產業用地為主。

蛇口版塊——包括蛇口中組團和蛇口沿山組團,重點發展科技研發、資訊服務、科創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建設深圳智慧科技研發中心和科創企業孵化平臺。用地功能以居住、新型產業、商業和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用地為主。

赤灣版塊——包括赤灣組團,重點發展商務、科技、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及現代物流產業等,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區和文化創意聚集區。用地功能以居住、商業、新型產業、倉儲物流和港口用地為主。

大小南山版塊——包括小南山北組團、大南山西組團和大南山北組團,重點發展體育、教育、配套等公共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用地功能以居住、商業和新型產業用地為主。

規劃總圖

來源:深圳新聞網綜合

新的前海蛇口自貿區一共分為四個片區:前海片區、大小南山片區、蛇口片區、蛇口南及赤灣片區。

以下是各個片區的劃分範圍以及開發規劃

規劃區劃分為四個片區

一是前海片區,以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地範圍為准,包含桂灣組團、前灣組團、媽灣組團。

範圍:以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地範圍為准,包含桂灣組團、前灣組團、媽灣組團。

總範圍面積1492.8公頃,總建築規模2565萬平方米。前海片區包括桂灣(總建築規模884萬平米)、前灣(總建築規模556萬平米)、媽灣(總建築規模1115萬平米)三個組團,組團總建築規模為剛性控制要求。

用地規劃:商業、公寓、居住、交通、藝術文化娛樂

前海片區開發單元用地類型主要包括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2)、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4)、綜合發展用地(5)、交通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5)。其中,綜合發展用地(1)以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2)以口岸設施、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3)以藝術文化娛樂、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4)以政府社團、商業用途為主;綜合發展用地(5)以商業、公寓、居住用途為主;交通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5)以軌道交通設施、商業、公寓、居住用途為主。

公共設施配套:包括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等四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派出所3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5處。

3、教育設施: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國際學校3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1所、國際醫院1所。

5、前海片區應強化城市新中心職能,沿濱海一線增加國際會議中心綜合體、海絲博物館等市級公共設施,與周邊濱海地區共建西部公共活力海岸帶;鼓勵以建築內附建形式,安排中小型文化藝術館、國際培訓學校、健康醫療機構等功能。

大小南山片區

範圍:包括小南山北組團(04組團)、大南山西組團(05組團)、大南山北組團(06組團)。總範圍面積693.6公頃,總建築規模475萬平方米。

公共設施配套: 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10處、便民服務站10處、派出所1處、社區警務室13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2處、文化活動室9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16所、小學5所、初中2所、高中3所、黨校1所。

4、醫療衛生設施:門診部2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9處。

蛇口片區

範圍:包括蛇口中組團(01組團)、蛇口沿山組團(02組團)。總範圍面積705.0公頃,總建築規模920萬平方米。

公共設施配套: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16處、便民服務站12處、街道辦事處1處、派出所3處、社區警務室13處、社區菜市場5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5處、文化活動室16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27所、小學5所、初中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國際學校6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1所、門診部2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13處。

5、體育設施:綜合體育活動中心2處、社區體育活動場地11處。

6、社會福利設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2處。

蛇口南及赤灣片區

範圍:包括郵輪母港組團(開發單元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赤灣組團(03組團)、樞紐港組團(04組團)。總範圍面積208.3公頃,總建築規模485萬平方米。組團總建築規模為剛性控制要求。

用地規劃:新興產業、居住、交通、郵輪母港

郵輪母港組團開發單元用地類型包括綜合發展用地(1)、交通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用地+綜合發展用地(1)+新型產業用地+居住用地、交通設施用地+新型產業用地、郵輪母港綜合發展用地和新型產業用地。其中,郵輪母港綜合發展用地以配合郵輪產業發展相關用途為主,具體功能可根據下階段詳細規劃最終確定。

公共設施配套:管理服務設施、文化娛樂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六種類型。

1、管理服務設施:社區管理用房4處、便民服務站3處、社區警務室4處、社區菜市場2處。

2、文化娛樂設施:文化活動中心1處、文化活動室3處。

3、教育設施:幼稚園4所、小學1所、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國際學校1所。

4、醫療衛生設施:綜合醫院2所、國際醫院1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2處。

5、體育設施:綜合體育活動中心1處、社區體育活動場地5處。

6、社會福利設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處。

最後附上各個組團詳細用地面積和建築規模~

2

最新定位規劃

規劃片區將實現“合作區+自貿試驗區+保稅港區”疊加模式,目標是通過3-5年的改革試驗,成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新標杆。

草案顯示,規劃期限為2017-2030年,分三個階段:近期為2017-2020年;中期為2021-2023年;遠期為2024-2030年。

目標定位

規劃定位為: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和城市新中心、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規劃目標為: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開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國際創新之城、濱海宜人的綠色人文之城。

確定建設兩灣一山生態格局、建設國際化風情海灣、構建優質服務體系、構建高效便捷交通和創建綠色智慧城市等五項規劃策略。

策略一:建設兩灣一山生態格局

“兩灣一山”指前海灣、深圳灣和大小南山綠心。本規劃以大、小南山為山體背景,系統佈局含水廊道公園、山海廊道、林蔭公園、遊憩綠道生態空間在內的網路化廊道,建立山海城生態格局;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園和綠道網,構建生態宜人的半島山海生態格局。

策略二:建設國際化風情海灣

通過塑造連續公共活力岸線,設置濱海國際交往場所和公共文化建築,建設高品質活力街區,並協調山-海-城整體城市形態,營造比肩國際一流水準的濱海人居環境和海灣城區特色。

策略三:構建優質服務體系

提升前海片區面向城市和灣區的公共服務能力,增加市級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公共配套設施依據《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上層次規劃、片區規劃開發強度及人口規模綜合確定,不得隨意減少數量或壓縮規模。本次規劃加強人才定向政策住房的有關規劃研究,有效提升規劃的職住平衡水準。

策略四:構建高效便捷交通

對接區域重大交通設施規劃,構建由城際、市域快線及市區幹線組成的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層次明晰、高效暢達的環島快速路體系;加強南山半島各個樞紐的分工統籌;在片區內部構建“公交+慢行”的高品質交通系統;構建彰顯水城特色、面向區域通航以及市域旅遊休閒功能的水上交通。

策略五:創建綠色智慧城市

遵循公共交通引導和低衝擊開發的城市發展理念,科學預測資源及新能源使用需求,規劃安排水資源迴圈、綠色能源利用、綠色交通智慧管理運營和固廢迴圈利用等綠色基礎設施。針對本地氣候條件合理運用綠色建築技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規劃結構

兩帶一港七版塊

1、兩帶

濱海生態文化休閒帶——佈局郵輪遊艇、海上休閒、會議交流、博物展示、文化演藝、娛樂消費等功能,東西連結深圳灣和寶安海岸,形成集生態、景觀、文化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海公共活動帶。

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帶——依託軌道等公共交通服務,沿夢海大道和南海大道重點佈局金融商務、科技服務、創新產業、創意設計、教育培訓、醫療康體、居住生活等綜合功能,形成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集聚的發展帶。

2、一港

蛇口國際樞紐港,包括媽灣港、赤灣港和蛇口港三個作業區。以建設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亞太國際郵輪母港為目標,提升港口效率、升級港口功能、集約利用土地、強化產城協同、優化疏港交通。

3、七版塊

桂灣版塊——包括桂灣組團,重點發展金融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吸引金融企業總部集聚,建設國際金融城和全球總部中心。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2)、綜合發展用地(5)和交通設施+綜合發展用地(5)為主。

前灣版塊——包括前灣組團,重點發展商務、科技及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兼顧承接桂灣片區和媽灣片區的功能拓展。同時安排體育、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公共服務業,建設香港現代產業城和功能複合的綜合發展區。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4)和綜合發展用地(5)為主。

媽灣版塊——包括媽灣組團,重點發展跨境貿易、現代物流、航運物流、供應鏈管理、創新金融及其它專業服務業等,建設前海蛇口自貿城、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國際商貿中心和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綜合發展用地(3)、綜合發展用地(5)以及港口用地為主。

郵輪母港版塊——包括郵輪母港組團,重點發展郵輪旅遊、文化創意、旅遊服務、科技服務及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建設國際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和深圳“海上門戶”。用地功能以綜合發展用地(1)、郵輪母港綜合用地和新型產業用地為主。

蛇口版塊——包括蛇口中組團和蛇口沿山組團,重點發展科技研發、資訊服務、科創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建設深圳智慧科技研發中心和科創企業孵化平臺。用地功能以居住、新型產業、商業和公共管理與服務設施用地為主。

赤灣版塊——包括赤灣組團,重點發展商務、科技、資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及現代物流產業等,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區和文化創意聚集區。用地功能以居住、商業、新型產業、倉儲物流和港口用地為主。

大小南山版塊——包括小南山北組團、大南山西組團和大南山北組團,重點發展體育、教育、配套等公共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用地功能以居住、商業和新型產業用地為主。

規劃總圖

來源:深圳新聞網綜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