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准把握習近平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本質特點

作者: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潘信林、李潤碩

在剛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上,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的《堅持開放包容推動聯動增長》重要講話中有三處提到了“理念”, 會議期間與多國政要會見交流亦多次提到理念, 中國理念正日益成為世界共識, 習近平理念已經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 習近平理念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理論體系的人民化概括,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是工人階級勞動者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學的、革命的、現實的銳利思想武器, 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與徹底的革命精神的完美結合與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在同各國工人運動和革命鬥爭實踐的結合中不斷發展的;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中不斷發展的;是在對時代發展提出的新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創造性研究過程中不斷發展的。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的習近平理念同樣也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不斷發展的。 實踐越是深入發展, 思想交流、碰撞與融合越是深度演化, 習近平理念的馬克思主義特徵就愈是立場堅定, 愈是特色鮮明, 愈是旗幟飛揚。

馬克思主義是習近平理念的根。

根深才能葉茂, 源遠方會流長。 馬克思主義是習近平理念的根本來源, 是習近平理念的根本“初心”。 習近平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的時代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以及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新變化相結合的產物;是對時代挑戰的新回應、對實踐經驗的新總結、是對發展道路的新探索而做出的理論總結和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正本溯源, 任重道遠。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 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只有不忘馬克思主義這個根本, 我們才能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只有不忘馬克思主義這個老祖宗, 才能保住人民江山代代相傳萬年紅。

習近平理念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是我們黨的獨特政治優勢, 也是我們黨指導思想的靚麗政治風景, 更是我們黨的鮮明政治品格。 “革命理想高於天”、“不忘初心”、“精神之鈣”等核心話語無不深刻生動體現了習近平理念中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信仰的力量。 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命脈、靈魂和精神支柱, 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奪取勝利的力量源泉, 是我們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批駁“共產主義渺茫論”、“共產主義過時論”等錯誤思想的理論支撐,

“無論順境逆境, 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

習近平理念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作風。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作風要求, 是我們党起家和興旺發展的根本, 也是習近平理念的一個鮮明特點。 黨的歷史經驗表明, 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党興國, 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空談誤國, 實幹興邦”、“一張藍圖幹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幹”、“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一分部署, 九分落實”;發揚釘釘子精神, 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抓落實;杜絕好高騖遠, 不搞那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勞民傷財的東西;不能“只有嘩眾取寵之心, 毫無實事求是之意”等等, 充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作風。

這個作風貫穿于習近平理念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方面, 深入骨髓。

習近平理念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是徹底的革命精神的方法論, 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統一的方法論, 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相結合的方法論。 習近平理念, 既講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精准思維等思維方法, 又講釘釘子、抓關鍵少數、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等具體工作方法;既部署“過河”的任務, 又指導解決“橋或船”的問題。 習近平理念的這些立場、觀點、方法, 體現著徹底唯物主義的精髓要義, 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智慧, 體現著我們黨近百年來的奮鬥實踐,體現著十八大以來我們党與時俱進的創新創造,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獨特的思維方式、工作風格和執政風範。

對待馬克思主義要做到“四真四不能”。“四真”是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即要端正學習態度,踏實認真、系統全面、深入持久地學習馬克思主義;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而非一成不變的絕對真理,把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是關鍵;要將馬克思主義真正內化於心,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外化於行,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這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真正目的也是必然要求。“四不能”是,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那種馬克思恩格斯講了的就照辦,沒講的就不辦的觀點嚴重脫離實際,絕非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即盲目重視經驗和成效,“有用就學,沒有用就不學;有利就用,無利就不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遵循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學和用;不能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作過時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永遠不會過時,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樣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不可丟棄的,丟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就會有個缺;不能採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必須深入和系統,才能真正弄懂吃透,只做表面功夫,一知半解、“半桶水”危害甚大。

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和發展。習近平理念不僅具有十分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並且在指導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成功實踐中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三個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習近平總書記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著眼於解決當代中國的實際問題,從保障我國各族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制度設計、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戰略高度出發,關於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於深化供給側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關於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等的重要論述,在基本經濟制度層面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實踐領域,從而更加完整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積極推動共用發展,把共用發展作為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產主義的戰略路徑。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更是共產主義的重要奮鬥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歷史證明,脫離生產力發展階段的“大鍋飯”不僅不能實現共同富裕還會導致共同貧困。實踐也同樣證明,缺乏戰略制度安排的“允許一部分地區(人)先富裕起來,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不僅不能實現共同富裕還會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全民共用、全面共用、漸進共用、共建共用”的共用發展正是為破解這一世界性、歷史性難題,探索中國共同富裕發展道路的世紀良方。共用發展作為習近平理念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理念的重大豐富和創新,是對世界發展範式的深刻反思和理論創新,是發展範式的中國創造、中國共用和中國貢獻。實現共同富裕就要堅持共用發展,就要堅持共用發展主體上的人民中心,強調共用發展目標上的全面實現,突出共用發展動力上的價值引領,增強共用發展支撐上的理念互補。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引時代前進的方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實踐新鬥爭中,我們必須高舉習近平理念的偉大旗幟,高舉習近平理念的偉大旗幟就是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旗幟不會變,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體現著我們黨近百年來的奮鬥實踐,體現著十八大以來我們党與時俱進的創新創造,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獨特的思維方式、工作風格和執政風範。

對待馬克思主義要做到“四真四不能”。“四真”是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即要端正學習態度,踏實認真、系統全面、深入持久地學習馬克思主義;要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而非一成不變的絕對真理,把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是關鍵;要將馬克思主義真正內化於心,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外化於行,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這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真正目的也是必然要求。“四不能”是,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那種馬克思恩格斯講了的就照辦,沒講的就不辦的觀點嚴重脫離實際,絕非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即盲目重視經驗和成效,“有用就學,沒有用就不學;有利就用,無利就不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遵循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學和用;不能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作過時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永遠不會過時,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樣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不可丟棄的,丟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就會有個缺;不能採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必須深入和系統,才能真正弄懂吃透,只做表面功夫,一知半解、“半桶水”危害甚大。

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和發展。習近平理念不僅具有十分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並且在指導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成功實踐中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三個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習近平總書記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邏輯,著眼於解決當代中國的實際問題,從保障我國各族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制度設計、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戰略高度出發,關於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於深化供給側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關於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等的重要論述,在基本經濟制度層面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實踐領域,從而更加完整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積極推動共用發展,把共用發展作為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產主義的戰略路徑。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更是共產主義的重要奮鬥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歷史證明,脫離生產力發展階段的“大鍋飯”不僅不能實現共同富裕還會導致共同貧困。實踐也同樣證明,缺乏戰略制度安排的“允許一部分地區(人)先富裕起來,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不僅不能實現共同富裕還會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全民共用、全面共用、漸進共用、共建共用”的共用發展正是為破解這一世界性、歷史性難題,探索中國共同富裕發展道路的世紀良方。共用發展作為習近平理念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理念的重大豐富和創新,是對世界發展範式的深刻反思和理論創新,是發展範式的中國創造、中國共用和中國貢獻。實現共同富裕就要堅持共用發展,就要堅持共用發展主體上的人民中心,強調共用發展目標上的全面實現,突出共用發展動力上的價值引領,增強共用發展支撐上的理念互補。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引時代前進的方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實踐新鬥爭中,我們必須高舉習近平理念的偉大旗幟,高舉習近平理念的偉大旗幟就是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只要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旗幟不會變,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