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苗族人如此殺魚!充滿野趣和狂歡的民族風情

苗族的“殺魚節”在每年夏季舉行, 是苗族人傳統的捕魚活動。 從婦女背著竹子編的魚籠, 到所有的捕魚用具, 都十分原生態。

苗族“殺魚節”,

在每年夏季舉行, 苗語叫“停米”, 意思是用魚叉、木棒抓魚的活動, 帶有原始社會群體狩獵的遺風。 目前還傳承“殺魚節”風俗的苗族部落, 主要分佈在貴州省烏江上游的福泉市和開陽縣交界一帶的河谷中, 以福泉市王卡苗寨的殺魚節最為隆重。

苗族先民最早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 其祖先是蚩尤, 後因戰爭等原因, 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 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為遠離戰火, 他們往往在偏僻的高山險峰之上擇地而居, 王卡苗族也不例外, 他們的村子就建在峭壁林立的烏江峽谷之上。 也正因為王卡苗寨的偏僻, 遠離現代工業文明的破壞, 這裡山高穀深, 水質清冽, 魚類豐富, 為殺魚節的傳承提供了可能。

清晨, 位於山頂的王卡苗寨舉行了隆重的出征儀式, 全村的成年男性手持魚叉等捕魚器具整裝待發。

婦女們則準備好一整天的食材,

跟隨家人一同下河捕魚。

攜帶的飯籃裡是各種精緻食物, 這是苗族用天然植物染料染成的七彩糯米飯。

苗家人用自家玉米餵養土豬製作成的臘肉。

苗族人吹著悠揚的蘆笙歌曲,跳著歡快的舞蹈,一路護送“勇士”們走到山下的河谷去。

婦女們為捕魚“勇士”送行。

祭師走在隊伍最前面,他們負責捕魚活動開始前的祭祀水神活動。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信仰系統極為複雜,族內也因地域不同。

成年女性不但負責攜帶食物,還要照顧好小孩。

這位大伯肩上扛的是並不是簡單的稻草,而是用稻草包裹的“鬧魚”藥草——化香葉,放到河裡讓魚頭暈,然後捕捉之。現在很多農村使用農藥藥魚、電魚,結果摧毀了整條河流的生態系統,而這種純天然的藥草,則讓漁業可持續發展。

婦女背著竹子編的魚籠,所有的捕魚用具,都很原生態。

來到河灘上,在捕魚之前,苗族人要祭祀河神,女孩們在“祭師”身後唱著古老的歌謠,感謝河神的饋贈。

祭祀過後,大家淌著河水,往河谷深處走去,準備捕魚。

人們將稻草包裹著的化香葉投入水中,使魚兒昏睡。

之後捕魚開始,大家分列河流兩邊,眼疾手快地找尋河中目標,像閃電般地拋出手中魚叉。

苗家小夥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手捕魚絕活,湍急的河水中基本一叉命中,又快又准。

一位小夥把捕獲的魚綁在腰帶間,以吸引異性的關注,在王卡苗寨,男孩捕獲的魚越多,對女性就越有魅力。

婦女們也是滿載而歸,捕獲的魚被帶回苗寨。

捕魚活動結束後,苗族人來到河灘上,攤開各種準備好的美食和美酒,大快朵頤歡快聚餐。殺魚節,也成為苗家人一次難得的聚會和郊遊!

苗族人吹著悠揚的蘆笙歌曲,跳著歡快的舞蹈,一路護送“勇士”們走到山下的河谷去。

婦女們為捕魚“勇士”送行。

祭師走在隊伍最前面,他們負責捕魚活動開始前的祭祀水神活動。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信仰系統極為複雜,族內也因地域不同。

成年女性不但負責攜帶食物,還要照顧好小孩。

這位大伯肩上扛的是並不是簡單的稻草,而是用稻草包裹的“鬧魚”藥草——化香葉,放到河裡讓魚頭暈,然後捕捉之。現在很多農村使用農藥藥魚、電魚,結果摧毀了整條河流的生態系統,而這種純天然的藥草,則讓漁業可持續發展。

婦女背著竹子編的魚籠,所有的捕魚用具,都很原生態。

來到河灘上,在捕魚之前,苗族人要祭祀河神,女孩們在“祭師”身後唱著古老的歌謠,感謝河神的饋贈。

祭祀過後,大家淌著河水,往河谷深處走去,準備捕魚。

人們將稻草包裹著的化香葉投入水中,使魚兒昏睡。

之後捕魚開始,大家分列河流兩邊,眼疾手快地找尋河中目標,像閃電般地拋出手中魚叉。

苗家小夥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一手捕魚絕活,湍急的河水中基本一叉命中,又快又准。

一位小夥把捕獲的魚綁在腰帶間,以吸引異性的關注,在王卡苗寨,男孩捕獲的魚越多,對女性就越有魅力。

婦女們也是滿載而歸,捕獲的魚被帶回苗寨。

捕魚活動結束後,苗族人來到河灘上,攤開各種準備好的美食和美酒,大快朵頤歡快聚餐。殺魚節,也成為苗家人一次難得的聚會和郊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