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國(湖南)援辛巴威、獅子山醫療隊員譚一菁、鄒志鴻回國講述援非故事

◎星沙時報記者 陳妙瓊 通訊員 粟青梅 張琳靈

在長沙縣, 有這樣的一些醫療工作者, 他們漂洋過海遠赴非洲, 用精湛的醫術保護著非洲人民的生命健康。 來自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的醫生譚一菁和鄒志鴻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從2015年開始,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連續三年派出醫療專家遠赴非洲進行醫療援助。 本部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譚一菁於2015年4月參加中國(湖南)第十四批援辛巴威醫療隊,

擔任醫療隊長一職在津工作兩年。 麻醉科主治醫師鄒志鴻於2016年6月作為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獅子山醫療隊隊員出征。 今年5月, 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亮光榮成為中國(湖南)第十九批援獅子山醫療隊隊員遠赴非洲。 近日, 譚一菁、鄒志鴻均圓滿完成援非任務回到了長沙。

譚一菁

“做手術感染愛滋病, 是援非醫生面臨最大的風險”

2015年4月26日, 在非洲辛巴威首都哈拉雷開滿一品紅的大道上, 一輛緩緩而行的大巴上滿載著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國第14批援津醫療隊。 在其中,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醫生譚一菁一去就是兩年多。

“第一感受是非洲醫院設備簡陋、人員緊缺、缺醫少藥。

”譚一菁回憶說, 除了生活條件的簡陋, 更危險的是隨時伴隨的愛滋病感染風險。

辛巴威3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300多萬人口, 其中15%的民眾HIV顯陽性, 但是在辛巴威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患者在就診時或者手術前不會做常規愛滋病的相關檢查。 “一旦出現職業暴露, 醫生感染愛滋病的幾率高過普通人數百倍。 ”譚一菁說。

有一次, 譚一菁的隊友給患者做膀胱結石手術, 由於缺少手術工具, 隊友只能徒手給患者縫合傷口, 當時手指被針刺傷, 流血了。 “我們都很緊張, 很擔心他感染愛滋病。 ”作為隊長的譚一菁得知這一情況後, 立即聯繫採集患者血液樣本做HIV檢查。 第一次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 隊友在緊急服用愛滋病阻斷藥物後,

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

“我當時一想到隊友的情況, 就睡不著。 ”此後, 譚一菁陪伴著隊友度過了度日如年的一周觀察期, 在承受了生理、心理的雙重考驗以後, 患者的第二次血液化驗結果顯示為陰性, 她這才卸下心中的重擔。

“做手術被感染, 是援非醫生面臨的最大風險。 雖然這次受到了不小的驚嚇, 但是我們還是不後悔當初的選擇!”譚一菁說, 每當她看到非洲人民渴望的眼神, 就會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為了幫助更多看不起病的非洲群眾, 譚一菁和她的隊友們還在駐地開了一家診所, 利用休息日免費為當地人義診, 有時甚至還經常走到偏遠山區送醫送藥。

2017年3月17日, 經過半個月的籌備, 譚一菁和她的隊友們前往距離首都哈拉雷440多公里的布拉瓦約進行義診。

他們在碎石滿地、凹凸不平的空地上, 搭建起一個個當作“診室”的帳篷, 很多當地老百姓慕名聚集而來, 患者越來越多, 隊伍越來越長, 義診從早上5時一直持續到18時多, 接診了1000多名患者。

“這裡的病人都把我們的義診帳篷看作是神殿, 甚至覺得我們是上帝派來幫助他們的天使。 ”當天的譚一菁忙得整整一天只吃了一口早飯, 但是看到非洲患者發自內心的笑容時, 她就動力十足, “有個小姑娘為了感謝我們, 還特意給我送了兩顆大芒果呢。 ”

鄒志鴻

為中塞友好醫院帶來第一例全身麻醉手術

2016年, 省衛計委面向全省三級醫院下發了選拔援外隊員的通知,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鄒志鴻主動請纓, 通過考試、考核等重重關卡,光榮地成為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員,遠赴非洲進行醫療援助,此行是一整年。

在赴塞之前,鄒志鴻瞭解到,中塞友好醫院雖然相對來說是獅子山硬體條件最好的醫院,但醫療技術水準有限,設備器材極度匱乏,一直未能開展全麻手術。“我就聯繫醫院設備科科長,讓他定制出一台符合型號的壓力減壓閥,帶到了非洲。”鄒志鴻說。

事實證明,這台定制的壓力減壓閥在獅子山產生了無與倫比的作用。鄒志鴻回憶說,因為有壓力減壓閥,醫療隊成功實施了中塞友好醫院建院以來的第一例全身麻醉手術,第一例巨大甲狀腺腫塊切除術,鄒志鴻為這台手術全程保駕護航。

據介紹,獅子山當地一位患有“巨大甲狀腺腫塊”的中年婦女,輾轉來到中塞友好醫院求醫。醫療隊討論認為,如不及時處理,巨大的腫瘤將壓迫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該手術即使在國內也屬於IV類手術,何況在缺醫少藥的塞國,手術治療的難度極大。

最後,醫療隊決定給患者做全麻手術,由鄒志鴻和主刀醫生葉軻制定出詳細的麻醉和手術方案。此次手術用的麻醉機是鄒志鴻就地取材組裝而成,特別是氧氣介面問題,使用了從國內帶來的減壓閥才予以解決。

由鄒志鴻全程保駕護航,醫療隊隨後開展了當地首例全麻下子宮肌瘤廣泛切除手術、首例眼眶腫瘤手術、首例高風險子癇前期剖宮產等重大手術,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通過考試、考核等重重關卡,光榮地成為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員,遠赴非洲進行醫療援助,此行是一整年。

在赴塞之前,鄒志鴻瞭解到,中塞友好醫院雖然相對來說是獅子山硬體條件最好的醫院,但醫療技術水準有限,設備器材極度匱乏,一直未能開展全麻手術。“我就聯繫醫院設備科科長,讓他定制出一台符合型號的壓力減壓閥,帶到了非洲。”鄒志鴻說。

事實證明,這台定制的壓力減壓閥在獅子山產生了無與倫比的作用。鄒志鴻回憶說,因為有壓力減壓閥,醫療隊成功實施了中塞友好醫院建院以來的第一例全身麻醉手術,第一例巨大甲狀腺腫塊切除術,鄒志鴻為這台手術全程保駕護航。

據介紹,獅子山當地一位患有“巨大甲狀腺腫塊”的中年婦女,輾轉來到中塞友好醫院求醫。醫療隊討論認為,如不及時處理,巨大的腫瘤將壓迫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該手術即使在國內也屬於IV類手術,何況在缺醫少藥的塞國,手術治療的難度極大。

最後,醫療隊決定給患者做全麻手術,由鄒志鴻和主刀醫生葉軻制定出詳細的麻醉和手術方案。此次手術用的麻醉機是鄒志鴻就地取材組裝而成,特別是氧氣介面問題,使用了從國內帶來的減壓閥才予以解決。

由鄒志鴻全程保駕護航,醫療隊隨後開展了當地首例全麻下子宮肌瘤廣泛切除手術、首例眼眶腫瘤手術、首例高風險子癇前期剖宮產等重大手術,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