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夫妻駐村3年愛灑牧民定居點

天山網訊有一種愛看似平凡渺小, 卻能成就不平凡的業績。 在地區第二中學, 有這樣兩位老師:葉爾肯·紮克爾依亞和卡比拉·穆斯那提。 他們既是同事, 又是夫妻。 他倆在沙灣縣博爾通古牧場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3年駐村工作中, 真情付出, 用行動詮釋著最平實的奉獻。

3年時間, 在葉爾肯和卡比拉的幫助下, 定居點的年輕小夥兒有了工作, 村民們喝上了放心水, 走上了柏油路……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的許多問題都一一得到解決。

入戶走訪及時瞭解民情民意

2014年3月, 葉爾肯和卡比拉的大女兒在外地上大學,

小女兒即將高考, 在家人、同事、親戚不理解的情況下, 葉爾肯和卡比拉毅然堅持來到離家千里之外的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駐村。

良好的基礎工作是幹好駐村工作的前提。 葉爾肯和卡比拉為詳細掌握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的實際情況, 自駐村的第一天起, 他們就走家串戶, 同牧民面對面地交談, 詳細瞭解村裡的發展情況和牧民們的生活情況。

幾個月後, 葉爾肯和卡比拉對村裡的基本情況熟記於心。

卡比拉親手畫畫、剪裁、設計了一幅“民情圖”。 這張“民情圖”包括定居點的居民房屋分佈情況、家庭人數、貧富級別、就業家庭、兩家合作社、工作隊名單、愛心媽媽協會成員名單、未來計畫等內容, 生動地描繪了定居點的總體情況。

真情幫扶讓殘疾人幸福生活

由於前期的扎實工作, 葉爾肯和卡比拉瞭解到, 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總人口2244人, 總戶數557戶, 哈薩克族556戶, 低保戶61戶, 殘疾人52人。

葉爾肯說:“在我的印象中, 一個村有52名殘疾人, 比例是非常高的。 要想幫助他們儘快改善生活困難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面對困難我們沒有退縮, 而是迎難而上, 主動作為。 ”

為瞭解52名殘疾人的殘疾程度和基本情況, 葉爾肯和卡比拉再一次入戶走訪。

事後, 葉爾肯和卡比拉將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52名殘疾人的情況和幫扶建議寫成調研報告, 上報沙灣縣殘聯和地區殘聯, 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對牧民定居點殘疾人的關心和幫助。

功夫不負有心人。

得知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的情況後, 地縣殘聯非常重視, 並撥付了10萬元基金用於改善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殘疾人的生活, 幫助他們儘快脫貧。

要徹底脫貧, 就要有“造血”功能。 於是, 葉爾肯和卡比拉對52名殘疾人進行分類幫扶, 有縫紉技術的可以製作衣服和刺繡品, 有烹飪技術的可以開飯館, 有建築技術的可以參加工程隊。

葉爾肯和卡比拉利用爭取來的10萬元基金購買了縫紉機、攪拌機和烹飪設備等。

如今, 有1名牧民開起了一家小飯館;3名殘疾人和19名青壯年勞動力組成了工程隊, 分兩個組, 負責給村民修牆、補房頂、建牛(羊)舍等簡單工程;村裡創辦了“夏哈拉”刺繡合作社和“巴燕德”刺繡合作社, 幾十名婦女開始製作刺繡品等進行銷售,

增加收入。

工程隊第一小組組長阿德勒別克·阿斯裡汗說:“當時, 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來找我們商量成立工程隊時, 我就覺得是一件好事。 這既可以幫村裡家庭困難的人, 也能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到一起, 為村子裡做些事, 把村子搞得整整齊齊。 外面的朋友來了, 我們也很有面子。 ”

愛心服務讓孩子們看到暖光

卡比拉是地區“愛心媽媽”協會的一員。 來到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後, 她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老師、一名“愛心媽媽”, 她繼續在村子裡發光發熱。

牧民長期從事放牧, 一到學校放假, 孩子就沒人照顧。 身為老師的卡比拉將此事記在了心上, 她與丈夫葉爾肯商量後, 每到寒暑假, 他們都會成立一個臨時學校,

讓孩子都能到他們這裡寫作業, 還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60多個孩子有了去處。

在為孩子們輔導的過程中, 卡比拉還瞭解到有些孩子家裡非常困難。

於是, 卡比拉積極宣導成立愛心媽媽協會, 最初只有12人參加, 後來發展到45人。 3年時間, “愛心媽媽”協會共捐款1.6萬元, 幫助了許許多多貧困牧民的孩子。

愛心媽媽努爾古麗·哈德爾說:“每個成員都因為卡比拉老師的善舉, 被感召而來。 村裡有很多困難群眾都得到過愛心媽媽的幫助。 希望卡比拉老師成立的愛心媽媽團隊能一直將這份愛心延續下去, 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溫暖。 ”

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 誰家有矛盾糾紛, 愛心媽媽便主動去調解, 化解矛盾。

關注生活讓牧民生活更順心

如今,走進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道路兩旁排列整齊的樹木,牧民的生活怡然自得。說起村裡近幾年的變化,大家總會提起葉爾肯和卡比拉。

定居點的用水不正常,時有時無,還有些牧民家裡甚至沒有自來水。有一次,定居點一停水就是20多天。

為了查明原因,身為工作隊隊長的卡比拉展開調查。通過調查她發現,供水管道老化,還有人偷水。

得知這一情況後,卡比拉就和村幹部一起商量,及時解決用水難題。

為從根本上解決用水問題,必須對原有供水管道進行改造。於是,卡比拉和村幹部一起跑專案,爭取上級的支持。

2015年7月,在上級部門支持下,飲水管道終於重修。2016年,定居點牧民用上了放心水。

村民考阿亞說:“以前,我們家沒水,只能到鄰居家挑水吃。現在用水很方便,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嘩啦啦地流出來,我從心底裡感謝他們。”

以前一遇下雨天,牧民就是滿腳、滿褲腿的泥。為改變這一現狀,卡比拉和隊員及村幹部積極跑項目,對村裡的道路進行改造,修好了定居點通往場部的十幾公里道路,讓牧民們與外界來往更便捷。

在入戶走訪中,卡比拉發現村民波拉什·阿汗5歲大的女兒和馬那提·居馬別克6歲大的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因缺錢一直沒有去專業醫院治療。

卡比拉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積極向單位反映。2015年5月就聯繫到了自治區的專家,並親自把兩個小孩送去治療。目前,他們的病情明顯好轉。

由於村裡沒有舉辦婚禮的場所,定居點牧民每次舉辦婚禮都要跑到鄰村餐廳舉辦,或從鄰村借用餐具。

瞭解這一情況後,2015年5月,卡比拉組織工作隊其他成員每人捐出1000元,再加上托運費共花6800元,給牧民定居點的村民購買了各種餐具,解決了村民辦婚禮缺乏餐具的困難。

村裡的辦公條件差,設施不齊全,卡比拉向單位反映後,地區二中幫定居點裝飾了新的辦公室。購買窗簾、各種辦公室材料、宣傳板等,還贈送了50張桌子、50把椅子和各種書籍,給村幹部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讓牧民有了看書讀報的場所。

為了讓貧困戶富起來,卡比拉和工作隊員花費6000元資金幫助貧困戶改造土地,在村裡建立了面積為10餘畝的實驗基地,種植了1000棵楊樹和200棵果樹。

牧民從外界獲取資訊的條件有限,工作隊便每天在村裡廣播《新疆日報》《塔城日報》《今日新疆》的內容以及有關民族團結、法律政策、國際國內要聞、傳統文化、生活常識等新聞兩小時。

愛心之舉感染許多身邊的人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葉爾肯和卡比拉駐村3年,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他們的真情付出感動了身邊的人。

地區二中第一批駐村工作隊隊長阿地力江·斯馬義說:“卡比拉夫婦在駐村期間播撒溫暖和愛心,創立‘愛心媽媽’協會、開辦寒暑假培訓班等,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受到了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

與卡比拉夫婦共同工作24年的地區二中德育處主任、高中語文教師阿依古麗說:“卡比拉夫婦一直是我們全校教師學習的榜樣,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在生活中,他們熱心腸,樂於助人,與各族同事關係非常好。”

在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的幫助下,牧民阿哈提·木哈買提拜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經營起了一家牧家樂。

阿哈提說:“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鼓勵我要堅持下去,把牧家樂的環境衛生做好,鼓勵我多學習,把風乾肉、抓飯等美食做出特色來。現在,我的生意還不錯。”

今年70歲的周啟超是全村唯一一戶漢族村民。每到節日,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都會帶著禮物去看望老人,一同慶祝節日。

周啟超說:“每次看到葉爾肯和卡比拉兩口子,他們都是笑呵呵的,見了我,就問長問短,感覺很親近。村子裡的老人、年輕人都喜歡他們。”

走過牧民努爾巴哈提家,總能聞到一陣糕點的香味,而努爾巴哈提的這個糕點房正是在卡比拉的幫助下建起來的。

努爾巴哈提說:“現在來我這裡訂糕點的人很多。多虧了卡比拉老師,當時幫我們購買了做糕點的設備,還給我們定居點的50多名牧民進行了培訓。很多人現在除了做糕點給自家人吃,還把做好的糕點賣了,掙錢補貼家用。”

村主任賽力克·波力說:“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在這裡駐村3年,每家每戶的情況他們都瞭若指掌。3年來,他們幫助我們村修路、通水,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還為村裡的殘疾群眾聯繫了三台輪椅,村裡的很多人都得到過他們的幫助。他們就像這個定居點裡的人,牧民捨不得讓他們走,他們和這裡的人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化解矛盾。

關注生活讓牧民生活更順心

如今,走進闊克加依達克牧民定居點,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道路兩旁排列整齊的樹木,牧民的生活怡然自得。說起村裡近幾年的變化,大家總會提起葉爾肯和卡比拉。

定居點的用水不正常,時有時無,還有些牧民家裡甚至沒有自來水。有一次,定居點一停水就是20多天。

為了查明原因,身為工作隊隊長的卡比拉展開調查。通過調查她發現,供水管道老化,還有人偷水。

得知這一情況後,卡比拉就和村幹部一起商量,及時解決用水難題。

為從根本上解決用水問題,必須對原有供水管道進行改造。於是,卡比拉和村幹部一起跑專案,爭取上級的支持。

2015年7月,在上級部門支持下,飲水管道終於重修。2016年,定居點牧民用上了放心水。

村民考阿亞說:“以前,我們家沒水,只能到鄰居家挑水吃。現在用水很方便,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嘩啦啦地流出來,我從心底裡感謝他們。”

以前一遇下雨天,牧民就是滿腳、滿褲腿的泥。為改變這一現狀,卡比拉和隊員及村幹部積極跑項目,對村裡的道路進行改造,修好了定居點通往場部的十幾公里道路,讓牧民們與外界來往更便捷。

在入戶走訪中,卡比拉發現村民波拉什·阿汗5歲大的女兒和馬那提·居馬別克6歲大的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因缺錢一直沒有去專業醫院治療。

卡比拉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積極向單位反映。2015年5月就聯繫到了自治區的專家,並親自把兩個小孩送去治療。目前,他們的病情明顯好轉。

由於村裡沒有舉辦婚禮的場所,定居點牧民每次舉辦婚禮都要跑到鄰村餐廳舉辦,或從鄰村借用餐具。

瞭解這一情況後,2015年5月,卡比拉組織工作隊其他成員每人捐出1000元,再加上托運費共花6800元,給牧民定居點的村民購買了各種餐具,解決了村民辦婚禮缺乏餐具的困難。

村裡的辦公條件差,設施不齊全,卡比拉向單位反映後,地區二中幫定居點裝飾了新的辦公室。購買窗簾、各種辦公室材料、宣傳板等,還贈送了50張桌子、50把椅子和各種書籍,給村幹部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讓牧民有了看書讀報的場所。

為了讓貧困戶富起來,卡比拉和工作隊員花費6000元資金幫助貧困戶改造土地,在村裡建立了面積為10餘畝的實驗基地,種植了1000棵楊樹和200棵果樹。

牧民從外界獲取資訊的條件有限,工作隊便每天在村裡廣播《新疆日報》《塔城日報》《今日新疆》的內容以及有關民族團結、法律政策、國際國內要聞、傳統文化、生活常識等新聞兩小時。

愛心之舉感染許多身邊的人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葉爾肯和卡比拉駐村3年,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他們的真情付出感動了身邊的人。

地區二中第一批駐村工作隊隊長阿地力江·斯馬義說:“卡比拉夫婦在駐村期間播撒溫暖和愛心,創立‘愛心媽媽’協會、開辦寒暑假培訓班等,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受到了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

與卡比拉夫婦共同工作24年的地區二中德育處主任、高中語文教師阿依古麗說:“卡比拉夫婦一直是我們全校教師學習的榜樣,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在生活中,他們熱心腸,樂於助人,與各族同事關係非常好。”

在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的幫助下,牧民阿哈提·木哈買提拜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經營起了一家牧家樂。

阿哈提說:“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鼓勵我要堅持下去,把牧家樂的環境衛生做好,鼓勵我多學習,把風乾肉、抓飯等美食做出特色來。現在,我的生意還不錯。”

今年70歲的周啟超是全村唯一一戶漢族村民。每到節日,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都會帶著禮物去看望老人,一同慶祝節日。

周啟超說:“每次看到葉爾肯和卡比拉兩口子,他們都是笑呵呵的,見了我,就問長問短,感覺很親近。村子裡的老人、年輕人都喜歡他們。”

走過牧民努爾巴哈提家,總能聞到一陣糕點的香味,而努爾巴哈提的這個糕點房正是在卡比拉的幫助下建起來的。

努爾巴哈提說:“現在來我這裡訂糕點的人很多。多虧了卡比拉老師,當時幫我們購買了做糕點的設備,還給我們定居點的50多名牧民進行了培訓。很多人現在除了做糕點給自家人吃,還把做好的糕點賣了,掙錢補貼家用。”

村主任賽力克·波力說:“葉爾肯和卡比拉老師在這裡駐村3年,每家每戶的情況他們都瞭若指掌。3年來,他們幫助我們村修路、通水,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還為村裡的殘疾群眾聯繫了三台輪椅,村裡的很多人都得到過他們的幫助。他們就像這個定居點裡的人,牧民捨不得讓他們走,他們和這裡的人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