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朔州:醫者家訓成就三代中醫

常言道, 家風好, 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的重要作用。 在他看來,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 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 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在朔州有一戶醫者世家, 祖輩張玉華立下《玉華格言》和《立志誡命》兩篇家訓, 後輩謹遵, 修身立志, 成就三代醫生, 治療患者無數, 載譽當地。 完美詮釋了好家風的重要性。

《立志誡命》

張玉華的《立志誡命》裡, 告知子孫欲立沖天志, 先學先聖規。 並制定誡命十條, 讓後世子孫行為知道做什麼, 不做什麼。 80高齡的薑某某說起張玉華, 對其非常敬佩, 正如其在誡命十條所言, 嚴格要求自己, 閒暇虛心學習, 修身養性, 不傳閒話, 不賭博。 對人和氣, 與鄰為善, 出診有時走十幾裡路, 不問診金多少。

張玉華的作品

張玉華的作品

張玉華的作品

張東敏, 張玉華的孫子, 年僅三十五歲, 是該世家的第三代醫師, 外表柔潤, 說話不急不躁, 有雅儒之範。 其恪守祖父張玉華之言, 以善從世,

以誠待人, 以精求益, 懸壺濟世。 醫者仁人, 是醫者的大境界, 古書常載有醫者醫療過程中, 因患者家貧難以付費, 常免醫藥費。 張東敏及其父張宗昌謹遵張玉華的《玉華格言》, “見非義之財勿取, 遇合理之事必為”。 對病人施以仁者之心, 不虛開藥價, 三塊的藥能治病, 絕不開三十塊的貴藥;湯藥每次最多三服, 讓患者用完藥後, 酌情增減;張氏醫館的藥除了價格底外, 品質也有保證, 張家醫師儘量採購老家鄉親採集的野生藥才, 采不到的野生藥材, 也是和信譽好的供應商家合作。 張家醫師的行為, 令患者敬佩不已, 常把自己周邊的朋友患者介紹過來, 讓張氏醫館門庭若市, 鐵質的門檻在五年的時間更換過四次。

張東敏書寫的中醫藥方

對於張東敏而言, 傳承中醫並不僅僅是家訓的傳承, 更重要的, 是傳承文化, 是兩千多年中華文明, 一代又一代中醫傳下來的“天人合一”“五行辨證”“陰陽協調”的和諧之道。 “我從小就在祖父張玉華身邊長大, 見祖父開藥方用的是毛筆字, 特別喜歡, 於是我8歲就開始學習書法。祖父還跟我說,要把中醫傳下去,不能斷。” 在此良好家風家訓下,張東敏磨礪自己,苦讀醫書,四處求學,從一個山裡娃,一步一步走出山村,走出朔州,走向北京、上海、四川、內蒙等地。以其不凡的醫術,造福蒼生。

中醫培訓合影照

習近平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優秀的家庭發展成長,必然有良好的教育家風家訓在支持,患者對張氏中醫的認可,正是良好的家風得到傳承和發揚。

於是我8歲就開始學習書法。祖父還跟我說,要把中醫傳下去,不能斷。” 在此良好家風家訓下,張東敏磨礪自己,苦讀醫書,四處求學,從一個山裡娃,一步一步走出山村,走出朔州,走向北京、上海、四川、內蒙等地。以其不凡的醫術,造福蒼生。

中醫培訓合影照

習近平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優秀的家庭發展成長,必然有良好的教育家風家訓在支持,患者對張氏中醫的認可,正是良好的家風得到傳承和發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