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聯想劉軍:打破舊東西求突圍,推進智慧服務邁向新高度

回歸聯想不到兩個月,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就向外界展現了強大的執行力和變革魄力:首先是京東618首戰告捷——銷售額達到PC品類總額的41%, 超過第2至5名的銷量總和, 聯想線上總銷售額突破15億元, 斬獲筆記本、桌上型電腦、遊戲本銷量的三項冠軍。 緊接著, 6月27日, 劉軍又帶領聯想中國火暖開機“聯想電腦裝備節”,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 全國上萬家聯想門店將會把“熱辣購”進行到底。 大幅度進行讓利促銷, 真正把實惠和福利送給客戶。 在裝備節啟動儀式上, 劉軍宣佈, 聯想中國將全面轉型,

邁向智慧服務。

那麼, 具體會有哪些舉措?圍繞這個問題, 《南方週末》近日對了劉軍進行了深度採訪:

只要對用戶好, 舊的東西都可以打破

劉軍在採訪中表示, 對於聯想的願景, 過去的提法是三個聯想: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和國際化的聯想。 高科技和國際化已經是聯想重要的品牌標籤,

當前真正需要提升和改善的是聯想的服務。

以這次“聯想電腦裝備節”為例, 在中國市場, 聯想已經五年沒有做暑促了。 過去主要是把資源和補貼給到管道, 鼓勵管道多進貨, 多促銷。 但如果不疏通出口, 這些貨就會積壓。 最後只能是降價賣, 管道相互混戰。 這一次聯想決定直接讓利消費者, 主要目標是向著改善服務, 為客戶提高價值這個方面去做。

將促銷從以往的“管道大戰”轉變為給用戶提供真正實惠, 只是聯想中國向服務轉型的一個方面。

據劉軍爆料, 聯想目前對於服務部門正在進行職能和定位調整:以前的聯想服務部門以售後服務為主, 今年聯想的服務部門將獨立為事業部, 今後不只是為聯想的產品提供生命週期內的售後保證, 還會推出很多獨立的服務型產品, 這會形成新的營收和利潤貢獻, 而把服務當做獨立的商品來售賣, 也會倒逼著聯想向服務轉型、不斷提升服務品質的組織架構調整。 在劉軍看來,

用戶對於IT的需求是持續存在, 而且潛力龐大的, 只是這種需求會不斷變化, 過去用戶對IT的需求更多地體現在設備需求上, 但未來可能會慢慢向服務遷移, 而且隨著智慧互聯網時代的來臨, 除了PC、平板電腦、手機之外, 其實在其他智慧硬體和智慧家居品類中, 還存在著巨大的創新機會。 聯想也會對智慧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進行投資, 以建立聯想的生態鏈。

線下專賣店也是聯想中國轉型的重中之重。 目前, 聯想在全國有上萬家專賣店, 主要是賣PC和手機產品, 使用者的購買頻次很低。 下一步聯想會升級店鋪, 讓店鋪“智慧”起來, 同時增加黑科技產品的體驗和銷售, 讓用戶有興趣和動力經常來店裡逛一逛, 定位瞄準年輕人群和中產群體。

這些專賣店, 在增加了服務範圍和服務內容之後, 可以給使用者帶來更多價值、同時也能帶來更多的價值回報。

劉軍表示, 會把聯想的服務做成一個入口。 以後聯想的新產品和新服務, 都可以通過線下店這個入口, 提供給消費者。 聯想的線下店要幫助用戶向智慧互聯網時代遷徙。聯想要成為企業客戶的IT經理,成為消費者的IT管家。

劉軍給內部定的一個原則是,只要對用戶好,舊的東西都可以打破。他總是和聯想員工說,“聯想在中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

可以看到,在劉軍的帶領下,聯想中國向智慧服務的轉型正在一步步的堅定落實,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消費正在從工業化向智慧化轉變,使用者對於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聚焦智慧服務,可以說走了一步好棋,聯想中國今後的表現,值得我們繼續關注和期待。

聯想的線下店要幫助用戶向智慧互聯網時代遷徙。聯想要成為企業客戶的IT經理,成為消費者的IT管家。

劉軍給內部定的一個原則是,只要對用戶好,舊的東西都可以打破。他總是和聯想員工說,“聯想在中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

可以看到,在劉軍的帶領下,聯想中國向智慧服務的轉型正在一步步的堅定落實,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消費正在從工業化向智慧化轉變,使用者對於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聚焦智慧服務,可以說走了一步好棋,聯想中國今後的表現,值得我們繼續關注和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