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預計阿克蘇地區二代棉鈴蟲發生程度重於去年

棉鈴蟲為棉花主要害蟲之一, 寄主作物廣泛, 可危害棉花、小麥、玉米、加工番 茄及色素辣椒和多種蔬菜等。 在我地區一年發生3-4代,

其中二代棉鈴蟲主要在棉田發生危害, 蛀食棉花的花、蕾、鈴及嫩尖等部位, 部分在加工番茄、色素辣 椒、玉米及紅棗上發生危害, 對農林產業均造成一定影響。 加強監測, 適時防治尤為重要。

一、二代棉鈴蟲發生情況

7月5-6日, 阿克蘇市植保站技術人員對全市各鄉(鎮)部分棉田棉鈴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查。 共調查5個鄉鎮19個村, 19塊條田, 隨機調查棉花1160 株, 蕾鈴9559個。 被害61株、被害株率5.26%, 被害蕾鈴119個、被害蕾鈴率1.24%, 百株蟲量4.3頭。 其中1齡幼蟲占20%, 2齡占 50%, 3齡占30%;同時對玉米誘集帶棉鈴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查, 隨機調查206株, 發現卵446粒、幼蟲107頭, 百株卵量216.5粒, 百株有蟲 51.9頭。

7月6日, 地、縣植保技術人員對沙雅縣二代棉鈴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查, 地點紅旗鎮巴紮村。 隨機調查玉米誘集帶32株,

其中8株有蟲20頭, 12株有卵14粒。 百株有蟲62.6頭、百株卵量43.75粒。

7月10日, 地區植保站技術人員對阿克蘇市二代棉鈴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查。 地點依幹其鄉8大隊, 隨機調查玉米誘集帶63株, 其中42株有蟲28頭。 被害株 率63.5%、百株有蟲138頭, 有卵株率23.8%、百株有卵47.6粒, 蟲量和卵量明顯高於前年同期(前年百株有蟲55.81頭、百株有卵4.65 粒);番茄蔬菜田, 隨機調查番茄26株共計206個果, 危害株率46.73%、蛀果率16.5%。

從上述各地棉鈴蟲發生時期看, 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一致, 以2、3齡為主;從發生程度看, 棉田整體較輕, 玉米誘集帶及番茄等蔬菜田發生相對嚴重。

二、二代棉鈴蟲發生趨勢分析

據目前田間調查資料, 結合近期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 預測二代棉鈴蟲今年在我地區整體為中度(3級), 局部中偏重(4級)發生趨勢, 發生程度重於去 年。 目前為二代棉鈴蟲危害始盛期, 預計高峰期為7月15日前後。 望各縣(市)切實加強田間監測, 對達標棉田適時組織防治。

三、防治技術建議

1.加強田管, 減輕棉鈴發生危害。 結合棉花打頂, 及時將帶有蟲卵嫩尖帶出田外統一集中處理;同時結合水肥運籌, 及時化控, 防止棉花徒長, 減輕棉鈴蟲發生。

2.切實抓好棉鈴蟲一代成蛾誘殺工作。 各縣(市)要對已掛殺蟲燈再次進行檢修及維護, 確保正常工作, 切實降低田間落卵量。

3.切實重視玉米誘集帶田管工作。

從7月上中旬開始, 建議各縣(市)對玉米誘集帶統一用BT乳劑或NPV等進行生物藥劑防治, 或通過人工捕蟲活動減輕棉田棉鈴蟲發生。

4.加強田間監測, 對達標棉田(百株有蟲5-8頭, 卵20-30粒)適時進行防治。 對天敵數量較多的達標田, 在棉鈴蟲卵孵化期或幼蟲3齡前, 可選用生物 藥劑BT乳劑畝用量250-300克, 或NPV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畝50-70克兌水50公斤等進行噴霧防治;對3齡以上幼蟲比例較大且天敵數量較少的 棉田, 要採用化學農藥及時進行挑治, 可採用2.5%功夫2000-3000倍液、4.5%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2.5%敵殺死2000倍液或 35%賽丹1500-2000倍液等噴霧進行防治。

注意:在棉鈴蟲防治工作中, 各地要特別注意保護利用天敵。 堅決制止見蟲就打藥, 或盲目大面積噴施化學農藥的現象, 切實保護天敵及生態。

切實保護天敵及生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