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典◎長亭離別,相思無盡

儒家詩論強調“哀而不傷”、“怨而不怒”, 此詞小題“春恨”, 實寫相思, 直指人心, 下片可稱句句警句, 卻是寫的溫柔深婉, 並無刻露迫人之感。

張梅析典

玉樓春·春恨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

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

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

只有相思無盡處。

【賞析】

這是一首淺易直白的小詞, 描寫感情卻是委婉盡致。

“綠楊芳草長亭路, 年少拋人容易去。 ”綠楊, 出自《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唐朝長安城外灞陵橋邊植楊柳, 人們在這裡分別時折楊柳相送, 有惜別之意。

長亭, 秦漢間鄉野驛道上十裡置一亭, 以備信使行人歇宿之用。 自庾信《哀江南賦》“水毒秦涇, 山高趙陘。 十裡五裡, 長亭短亭”後, “長亭”成為人們餞別相送之處的代稱。 年少, 少年, 指女子的戀人。 少年不知珍重情感, 輕易拋下戀人, 遠遠離開。 此詞起首二句便以綠楊、芳草、長亭, 喚起女子春日傷別、為情所苦的情緒, 意致淒然。 晏幾道曾經為父親辯解說此句“年少”指的不是戀人, 而是年輕的意思, 但結合下文, 此詞顯然是描寫一位女子的傷春閨情。

“樓頭殘夢五更鐘, 花底離愁三月雨。 ”此句描寫女子因相思而無法安睡, 聽到遠遠傳來的打更聲, 淩晨便從睡夢中驚醒。 被驚醒的殘夢暗示女子夢境與戀人有關, 或許在夢裡與戀人偎依歡會吧,

被更聲驚醒後仍有些恍惚, 不知适才的團聚是夢是真。 唐人金昌緒《春怨》詩曰:“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夢見戀人時總是不願馬上清醒, 女子聽著樓外傳來的雨聲, 模模糊糊想到被雨打落的春花, 更添離愁。

“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下片以反語續寫上片點明的“離愁”。 女子驚醒後再難入睡, 輾轉反側, 益發想念遠方的戀人。 多情自古傷離別, 那輕易拋下自己離開的少年, 大概不像多情的自己這般為相思所苦吧。 一寸, 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 指自己一寸芳心因相思而化作千絲萬縷, 愁緒萬端, 再也收拾不起完整的心情, 再也無法恢復從前的無憂無慮。 李商隱《無題》說“春心莫與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韋莊《應天長》說“別來半歲音書絕, 一寸離腸千萬結”, 皆指相思之心百轉千回、無法收拾之意。

“天涯地角有窮時, 只有相思無盡處。 ”取意近似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說離別之恨綿延到時間的盡頭仍不能停止, 此句說相思之苦蔓生到空間的盡頭仍無法消歇, 都是極言此段情意之深, 重述加強了上片所寫的“多情”。 戀人雖年少無情, 結語卻終於相思無盡, 並未有怨恨之語。 黃蘇《蓼園詞評》說此詞結語“妙在意思忠厚, 無怨懟口角”, 這種風格也與晏殊本人的優遊從容有關。

此詞淺近直白, 無一處艱深語, 幾乎不用任何注釋, 雖然簡單, 卻因其語言懇摯, 切情近理, 婉轉纏綿, 令人吟賞無倦。

儒家詩論強調“哀而不傷”、“怨而不怒”, 此詞小題“春恨”, 實寫相思, 直指人心, 下片可稱句句警句, 卻是寫的溫柔深婉, 並無刻露迫人之感。 陳廷焯說此詞“麗而有則, 耐人玩味”, 即指此詞情深不怨, 不求高而自合于古。

作者/張梅

責編/家筱

製作/蘭宇、躍升

【閱讀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 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 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 】

QQ:2223488253

“閱讀公社”yuedugongsh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