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看中韓大戰前,來緬懷下賀龍杯及曾經的湖南足球隊

文=枬子

編輯=馬桶

今天, 世界盃亞洲區十強戰之中韓之戰就要在長沙賀龍體育場打響了。

像我這種經歷過從1985年的5.19輸香港, 到後來的“黑色三分鐘”、以及2002年韓日世界盃被人家一頓胖揍的資深老球迷,

已經十多年對中國足球隊這種下泥巴糊不上壁的隊伍沒興趣的人, 本是不可能去現場看球的, 加之現在的這種中韓局勢, 現場肯定愛國青年多, 萬一有什麼衝突, 我這把老骨頭只怕會擠散架去。

架不住幾個外地的大學同學忽悠, 他們想到長沙來看這場球, 我作為東道主當然要盡地主之誼, 就硬著頭皮去買票。 沒想到的是, 球市卻是十分的火爆, 離開賽還有十天, 球票已售磬。

只好跟同學們解釋:這愛國青年, 還真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 想當的多了去了, 還輪不到我們這些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人家。

我們湖南足球一向不是十分發達, 從八十年代起,

幾十年來沉沉浮浮, 也有過沖上甲級隊的榮光, 更多是在乙級圈廝混, 甚至經歷過解散的命運。

近年出了一支湖南湘濤隊, 有一年打得特別好, 看到了沖上甲A的希望, 結果聯賽收官階段卻是莫明其妙地連輸地輸。 個中原因,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在中國足球現在這種大環境下, 就不用我這種半桶水的人來評述了。 據說現在湘濤隊已經降到乙級去了。

湖南湘濤隊2016年比賽中

其實湖南足球也還是有過一段光輝歲月的, 八十年代中期, 每年一屆在長沙舉辦的“賀龍杯”足球比賽就十分火爆。

首屆“賀龍杯”足球邀請賽於1983年6月在長沙賀龍體育場召開, 定為國家A級比賽, 被邀請的全都是國內的一流強隊, 首屆賀龍杯決賽達到五萬多人上座率(也有報導說是有十萬人, 我不太相信, 因為賀龍體育場滿座也就是五萬多人), 據說創造了當時全國最好的球市, 最終湖南隊力克湖北隊取得冠軍。

80年代的“賀龍杯”, 中國足協甚至規定在全國聯賽中表現出色的球隊都必須參加。 曾經代表八一隊參加“賀龍杯”的郝海東在今年來長沙時,

一直對當年的情形念念不忘。

郝海東2015年在長沙長塘裡小學指揮訓練賽

湖南也因為“賀龍杯”成為了當時中國足球的一個焦點。 有了球迷的支持, 加上“賀龍杯”的成功舉辦, 湖南足球再次得到長足發展。

1985年, 湖南隊沖入了全國12支甲級隊的行列, 也有了與八一隊、北京隊等列強一較高下的實力。

只是, 湖南隊的水準依舊不是很穩定, 這樣, 到1994年職業聯賽開始時, 湖南隊一直在甲級與乙級之間徘徊。

這裡講講我在現場看過的幾場印象深刻的“賀龍杯”的故事。

第一次不記得是哪一年的比賽, 當時來參賽的有北京隊、國家二隊和香港荃灣隊等幾支隊伍。 最有名的球星當屬高洪波了, 對, 就是上屆中國國家隊的主帥, 中國踢足球的人裡讓我真心佩服的沒幾個, 高洪波是其中之一, 執教成績不好, 不能怪他, 大環境就是這樣, 沒看現在換裡皮也沒起多大作用嘛。

高洪波當球員時沒有什麼負面新聞, 雖然身體素質一般, 但勝在出眾的腳法和意識, 我記得他三十多歲還拿過最佳射手獎。

高洪波在三連敗之後宣佈辭職

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足球在亞洲處於坐四望二的地位,響噹噹的亞洲一流強隊,而日、韓都還是亞洲二流,與中國隊比賽是勝少負多。

中國隊的最好成績拿過亞洲杯的亞軍,也差半步就進了82年世界盃決賽圈,只是後來輸給了紐西蘭。當時是亞洲、大洋洲一起爭兩張入場券,中國隊率先結束全部比賽,只要紐西蘭最後一輪不勝沙特5球以上,就可以出線。但沙特“恰好”輸給紐西蘭5球,致使中國與紐西蘭積分與淨勝球均相同,排名科威特之後並列第2。兩隊在新加坡加賽一場,勝者進軍西班牙。思想準備不足的中國隊倉促上陣,1:2,中國隊痛失出線權,這使得國足踏上世界盃舞臺的時間整整推遲了20年。

紐西蘭攻進制勝球的瞬間

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家青年隊也踢得特別好,除了出過高洪波,還出過一個叫李華筠的,1983年的世青賽,他與巴斯滕、羅馬裡奧並列“世界六大希望之星”,後來的發展就只能呵呵了。

高洪波還在北京隊效力,比賽是每天兩場,有意思的是,第一天的比賽,高洪波還是代表北京隊出戰,第二天他又披上了國家二隊的戰袍,同一名球員在同一屆比賽中竟然可以代表兩支不同的球隊比賽,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

這一屆比賽最搞笑的一幕出現在國家二隊對香港荃灣隊的比賽中,當時的香港足球水準並不高,而荃灣隊在香港聯賽中也只是支中下游球隊。荃灣隊對國家二隊的比賽必然呈現一邊倒的態勢,上半場很快國家二隊就以三比零領先了,荃灣隊根本沒什麼機會攻過半場。

在被國家二隊攻入第三球開球後,一名惱羞成怒的荃灣隊隊員在無人逼搶的情況下,轉身對著自家的球門來了一腳大力爆射,球應聲入網,當值裁判足足愣了五秒鐘,才吹哨示意進球有效。比賽繼續,比分變為四比零,後來那場比賽不記得是以五比零還是六比零草草收場。

足球比賽自家故意射自家門,是我平生唯一一次見到。我後來跟一個業餘足球裁判聊過,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判?他說進球肯定有效,但必須對這名球員至少出示一張黃牌,因為這是明顯地違背體育道德,不尊重比賽。

另一屆印象深刻的是是1985年的“賀龍杯”,那一年,長沙賀龍體育場要翻新改建,比賽改在湘潭體育場進行。

國足在賀龍體育場進行賽前訓練

那時候到湘潭沒現在這麼方便,湘潭離長沙雖然只有幾十公里,但交通沒現在發達,長沙去湘潭,除了坐火車,就是坐長途班車,火車和長途班車一天都只有幾班,不像現在半小時就有一班。我和幾個小夥伴決賽那天去的時候還順利,回來的時候可折騰慘了。

那一次的比賽,湖南隊發揮得特別好,進入了最後的決賽,對手是八一隊。當時的八一隊可說是中國足壇的班霸,連續多年雄居聯賽第一,而中國足球還沒有職業化,軍隊的足球隊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招好苗子,其實力自然不是一般的省隊可比的。

湖南經濟實力不強,用在體育上的錢自然不多,湖南隊自然沒被八一隊放在眼裡。

但那屆湖南隊還真有幾個好苗子,穿7號還是17號的叫徐崢(沒錯,跟後來的徐崢導演同名,有幾年我一度認為此徐崢就是彼徐崢,是改行當導演了)。徐崢入選過上一屆的中國青年隊,是當時湖南隊著力培養的新人。穿10號球衣的姓李,忘了叫什麼名字,是我們湖南球迷的最愛,我們都叫他小李別,個子不高,腳下靈活,人稱湖南趙達裕(趙達裕是當時廣東隊的明星,人稱矮腳虎)。

“矮腳虎”趙達裕

比賽開始了,湖南隊雖然整體實力不如八一隊,但借助主場球迷的呐喊,倒也不落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比賽甚是激烈。

中間有個小花絮,徐崢別趁著死球之時,想到場邊喝水。那時節運動員的待遇沒現在這麼好,不會有工作人員隨時扔礦泉水給你喝,他招頭一看,要跑到替補席去找水喝還有點距離,就順手搶過旁邊撿球的小球童手裡的玻璃水瓶大口喝了起來,逗得我們這些球迷哈哈大笑,都說湖南隊應該多配幾個專門給球員送水喝的人。

下半場,八一隊終於攻入一球,一比零領先,我們的心頓時低沉了下去,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還差幾分鐘比賽就要結束了,我想湖南隊敗局已定,就不想看了,主要還操心著如何回長沙的問題,班車就那麼幾班,晚上還不發車,要想趕上最後一班,就得早點走,於是催促幾個夥伴起身往外走。

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了體育場,準備往車站走,跟我們有同樣想法的長沙球迷也為數不少,你想啊,至少有幾千長沙來的球迷都要趕班車回長沙,班車又只有那麼幾趟。

現在的湘潭體育中心

剛剛走出體育場沒多遠,就聽到體育場裡海嘯似的一陣歡呼聲,原來湖南隊在最後時刻由小李別打入了一球,把比分扳平了。我們知道比分扳平了,肯定有加時賽看,就心急火撩地想往場內擠,但哪裡擠得進去。

那時候看比賽,入場的時候是有人把門的,沒票進不去。到了下半場,體育場的工作人員就懶得管了,有票無票都可以隨便進出,看比賽往往下半場比上半場人多,所以說五萬人的體育場擠進十萬人也是有可能的。

入口的地方最為擁擠,有要進去看的,也有想提前退場的,還有想就站在入場口看,賽後出去方便些的。我們只得擠在入口附近,從觀眾的歡呼聲中判斷現在的形勢,歡呼聲高證明湖南隊進攻到了對方禁區附近,一片歎息聲證明這次進攻又沒有轉化成進球。

三十分鐘的加時就這麼過去了,比分沒有改變,還是一比一,只能通過互罰點球來決出冠軍了,最後的結果不記得是六比七,還是五比六,湖南隊點球惜敗,無緣冠軍。

我們意興闌珊地出來,幾個夥伴還在埋怨我:就是你喊要走,搞得我們冇看到最精彩的部分。

比賽是下午三點半開始的,等我們出來趕到車站時,六點多了,最後一班回長沙的班車早已開走,幾千長沙球迷不約而同地守在通往長沙的公路邊,見車就往上爬。

那時候的人際關係不像現在這樣,大多數的司機都願意幫助我們這些球迷,並不拒絕。我們幾個是坐在一輛運煤的貨車頂上回的長沙,到得長沙都是一頭一臉的煤灰。

今天的我已經沒有年輕時看球的激情,最近的一次現場看球還是十多年前甲A聯賽北京國安隊到湖南來打客場(那一年八一隊的主場在湘潭),我當時在中信國安的湖南公司工作,公司組織了湖南的近千名員工統一穿上國安隊的隊服去現場加油。結果比賽索然無味。

我可能是假的國安球迷

直到現在,偶爾看體育新聞裡中超比賽那些去客場為自己的隊伍加油的球迷,我都下意識地認為那都是球隊的贊助商組織的員工。

身邊一些球迷朋友還教育我:還是有真正的球迷的好不好?大家都不支援中國的足球,怎麼進步啊?我只想說:要支持有你們支持就夠了,我是再也不會看這種國內的足球比賽了。球迷朋友們勿噴啊,人各有各的愛好,我是只愛曼聯和皇馬的,別的球隊還入不了我的法眼。

我今天就不去看了,買了票的同志們請注意安全,記得要保持理智啊!

作者:枬子

文革初期出生于長沙。做過工人、會計、財務總監。現為資深高級會計師。

我記得他三十多歲還拿過最佳射手獎。

高洪波在三連敗之後宣佈辭職

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足球在亞洲處於坐四望二的地位,響噹噹的亞洲一流強隊,而日、韓都還是亞洲二流,與中國隊比賽是勝少負多。

中國隊的最好成績拿過亞洲杯的亞軍,也差半步就進了82年世界盃決賽圈,只是後來輸給了紐西蘭。當時是亞洲、大洋洲一起爭兩張入場券,中國隊率先結束全部比賽,只要紐西蘭最後一輪不勝沙特5球以上,就可以出線。但沙特“恰好”輸給紐西蘭5球,致使中國與紐西蘭積分與淨勝球均相同,排名科威特之後並列第2。兩隊在新加坡加賽一場,勝者進軍西班牙。思想準備不足的中國隊倉促上陣,1:2,中國隊痛失出線權,這使得國足踏上世界盃舞臺的時間整整推遲了20年。

紐西蘭攻進制勝球的瞬間

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家青年隊也踢得特別好,除了出過高洪波,還出過一個叫李華筠的,1983年的世青賽,他與巴斯滕、羅馬裡奧並列“世界六大希望之星”,後來的發展就只能呵呵了。

高洪波還在北京隊效力,比賽是每天兩場,有意思的是,第一天的比賽,高洪波還是代表北京隊出戰,第二天他又披上了國家二隊的戰袍,同一名球員在同一屆比賽中竟然可以代表兩支不同的球隊比賽,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

這一屆比賽最搞笑的一幕出現在國家二隊對香港荃灣隊的比賽中,當時的香港足球水準並不高,而荃灣隊在香港聯賽中也只是支中下游球隊。荃灣隊對國家二隊的比賽必然呈現一邊倒的態勢,上半場很快國家二隊就以三比零領先了,荃灣隊根本沒什麼機會攻過半場。

在被國家二隊攻入第三球開球後,一名惱羞成怒的荃灣隊隊員在無人逼搶的情況下,轉身對著自家的球門來了一腳大力爆射,球應聲入網,當值裁判足足愣了五秒鐘,才吹哨示意進球有效。比賽繼續,比分變為四比零,後來那場比賽不記得是以五比零還是六比零草草收場。

足球比賽自家故意射自家門,是我平生唯一一次見到。我後來跟一個業餘足球裁判聊過,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判?他說進球肯定有效,但必須對這名球員至少出示一張黃牌,因為這是明顯地違背體育道德,不尊重比賽。

另一屆印象深刻的是是1985年的“賀龍杯”,那一年,長沙賀龍體育場要翻新改建,比賽改在湘潭體育場進行。

國足在賀龍體育場進行賽前訓練

那時候到湘潭沒現在這麼方便,湘潭離長沙雖然只有幾十公里,但交通沒現在發達,長沙去湘潭,除了坐火車,就是坐長途班車,火車和長途班車一天都只有幾班,不像現在半小時就有一班。我和幾個小夥伴決賽那天去的時候還順利,回來的時候可折騰慘了。

那一次的比賽,湖南隊發揮得特別好,進入了最後的決賽,對手是八一隊。當時的八一隊可說是中國足壇的班霸,連續多年雄居聯賽第一,而中國足球還沒有職業化,軍隊的足球隊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招好苗子,其實力自然不是一般的省隊可比的。

湖南經濟實力不強,用在體育上的錢自然不多,湖南隊自然沒被八一隊放在眼裡。

但那屆湖南隊還真有幾個好苗子,穿7號還是17號的叫徐崢(沒錯,跟後來的徐崢導演同名,有幾年我一度認為此徐崢就是彼徐崢,是改行當導演了)。徐崢入選過上一屆的中國青年隊,是當時湖南隊著力培養的新人。穿10號球衣的姓李,忘了叫什麼名字,是我們湖南球迷的最愛,我們都叫他小李別,個子不高,腳下靈活,人稱湖南趙達裕(趙達裕是當時廣東隊的明星,人稱矮腳虎)。

“矮腳虎”趙達裕

比賽開始了,湖南隊雖然整體實力不如八一隊,但借助主場球迷的呐喊,倒也不落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比賽甚是激烈。

中間有個小花絮,徐崢別趁著死球之時,想到場邊喝水。那時節運動員的待遇沒現在這麼好,不會有工作人員隨時扔礦泉水給你喝,他招頭一看,要跑到替補席去找水喝還有點距離,就順手搶過旁邊撿球的小球童手裡的玻璃水瓶大口喝了起來,逗得我們這些球迷哈哈大笑,都說湖南隊應該多配幾個專門給球員送水喝的人。

下半場,八一隊終於攻入一球,一比零領先,我們的心頓時低沉了下去,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還差幾分鐘比賽就要結束了,我想湖南隊敗局已定,就不想看了,主要還操心著如何回長沙的問題,班車就那麼幾班,晚上還不發車,要想趕上最後一班,就得早點走,於是催促幾個夥伴起身往外走。

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了體育場,準備往車站走,跟我們有同樣想法的長沙球迷也為數不少,你想啊,至少有幾千長沙來的球迷都要趕班車回長沙,班車又只有那麼幾趟。

現在的湘潭體育中心

剛剛走出體育場沒多遠,就聽到體育場裡海嘯似的一陣歡呼聲,原來湖南隊在最後時刻由小李別打入了一球,把比分扳平了。我們知道比分扳平了,肯定有加時賽看,就心急火撩地想往場內擠,但哪裡擠得進去。

那時候看比賽,入場的時候是有人把門的,沒票進不去。到了下半場,體育場的工作人員就懶得管了,有票無票都可以隨便進出,看比賽往往下半場比上半場人多,所以說五萬人的體育場擠進十萬人也是有可能的。

入口的地方最為擁擠,有要進去看的,也有想提前退場的,還有想就站在入場口看,賽後出去方便些的。我們只得擠在入口附近,從觀眾的歡呼聲中判斷現在的形勢,歡呼聲高證明湖南隊進攻到了對方禁區附近,一片歎息聲證明這次進攻又沒有轉化成進球。

三十分鐘的加時就這麼過去了,比分沒有改變,還是一比一,只能通過互罰點球來決出冠軍了,最後的結果不記得是六比七,還是五比六,湖南隊點球惜敗,無緣冠軍。

我們意興闌珊地出來,幾個夥伴還在埋怨我:就是你喊要走,搞得我們冇看到最精彩的部分。

比賽是下午三點半開始的,等我們出來趕到車站時,六點多了,最後一班回長沙的班車早已開走,幾千長沙球迷不約而同地守在通往長沙的公路邊,見車就往上爬。

那時候的人際關係不像現在這樣,大多數的司機都願意幫助我們這些球迷,並不拒絕。我們幾個是坐在一輛運煤的貨車頂上回的長沙,到得長沙都是一頭一臉的煤灰。

今天的我已經沒有年輕時看球的激情,最近的一次現場看球還是十多年前甲A聯賽北京國安隊到湖南來打客場(那一年八一隊的主場在湘潭),我當時在中信國安的湖南公司工作,公司組織了湖南的近千名員工統一穿上國安隊的隊服去現場加油。結果比賽索然無味。

我可能是假的國安球迷

直到現在,偶爾看體育新聞裡中超比賽那些去客場為自己的隊伍加油的球迷,我都下意識地認為那都是球隊的贊助商組織的員工。

身邊一些球迷朋友還教育我:還是有真正的球迷的好不好?大家都不支援中國的足球,怎麼進步啊?我只想說:要支持有你們支持就夠了,我是再也不會看這種國內的足球比賽了。球迷朋友們勿噴啊,人各有各的愛好,我是只愛曼聯和皇馬的,別的球隊還入不了我的法眼。

我今天就不去看了,買了票的同志們請注意安全,記得要保持理智啊!

作者:枬子

文革初期出生于長沙。做過工人、會計、財務總監。現為資深高級會計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