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注意這六條,就能養好水產養殖界的黃金搭檔:黃鱔套養泥鰍

黃鱔和泥鰍屬於特種養殖, 由於養殖技術較高, 整體養殖規模小, 經濟效益一般都較高。 如何才能合理利用水體, 對黃鱔和泥鰍進行套養呢?

一、飼養池的建設是基礎

飼養黃鱔、泥鰍的池塘, 要選擇在避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方便的地方, 要求土質堅硬, 將池底夯實, 池深0.7-1米, 水深保持在20-35釐米。 池底需填充厚30釐米含有機質較多的肥泥層, 有利於黃鱔和泥鰍挖洞穴居。 建池時注意安裝好進水口、出水口, 均要用篩網紮好, 以防黃鱔和泥鰍外逃。

二、苗種選擇是關鍵

水產養殖種苗是關鍵, 在養殖黃鱔和泥鰍等名優水產品時更是如此。 黃鱔種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大斑鱔或金黃小斑鱔。 黃鱔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條為宜, 太小攝也力差, 成活率也低。 黃鱔放養20天后再投放泥鰍苗, 泥鰍苗最好採用人工繁殖的。

三、密度放養要合理

以黃鱔養殖為主, 泥鰍套養為輔,

放養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鱔苗1-1.5千克為宜。 泥鰍的放養密度按黃鱔的1:10比例。

四、按照科學投喂方式投喂

在鱔、鰍套養時, 主要是以投喂黃鱔為主。 泥鰍則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吃不完的黃鱔飼料為食。

人工池塘飼養黃鱔時主要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

適當投喂蚯蚓、河蜆、螺蚌、黃粉蟲等。 投喂方法是按照“四定"原則進行。 為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更好地查看鱔、鰍的生長, 安裝飼料台進行投喂。 飼料台用木板或塑膠板, 面積根據池子大小而定, 低於水面5釐米。

五、加強日常管理、控制好水質

黃鱔、泥鰍生長季節為4-11月, 其中生長旺季為5-9月, 在這期間管理要做到“勤”和“細”, 即勤巡池, 勤管理、發現問題快解決;細心觀察池塘的黃鱔和泥鰍的生長動態, 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一是做好水質監管工作, 保持池水水質清新, 酸鹼度pH值為6.5-7.5之間;二是保持水位適當, 相對穩定, 因為過深的水位對黃鱔的生長不利。

六、嚴格按照疾病預防原則控制疾病

無論黃鱔還是泥鰍, 它們一旦發病, 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 因此必須遵循“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的原則, 做好鱔、鰍疾病的防治工作。

一是定期調節水質, 補充水體有益菌落含量;二是定期全池消毒, 預防疾病;三是要做好泥鰍的管理工作, 因為在黃鱔養殖池裡套養泥鰍, 泥鰍在養殖池塘裡上下串動,

可吃掉水體裡的雜物, 能起到淨化水質、增加溶氧的作用, 對於黃鱔的疾病預防有非常大好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