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20年過去,有一部動畫我至今無法忘記

在20年前的7月12日, 日本上映了一部動畫。

它堪稱是日本動畫中的一個傳奇, 短短幾天就成為當時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 還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轟動。

前幾天, 這部動畫迎來了上映二十周年, 有不少朋友跟我聊起了它, 還說這個故事實在太複雜, 有些沒看懂, 想問問阿政的看法。

阿政也很喜歡這個故事, 今天就借這個機會和大夥聊聊吧——

《幽靈公主》

這麼經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

這是宮崎駿老爺子的招牌作品, 也是吉蔔力工作室的救命之作。

在1997年, 宮崎駿的吉蔔力工作室曾一度陷入困境, 差點都要倒閉。

全靠這部動畫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讓吉蔔力工作室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動畫工作室, 也讓宮崎駿老爺子的名聲響徹全球。

20年過去, 它的影響力到現在都沒有消散, 這故事在豆瓣上依然被列入百部最值得一看的電影——

至於《幽靈公主》的故事, 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 這裡就不再贅述, 簡單回顧一下吧。

故事發生在15世紀左右。

男主角阿席達卡是日本蝦夷族的年輕成員, 也是下一任族長的繼承者——

蝦夷族與當時日本的社會相隔絕, 處於一種隱居的生活。

某天, 一頭被詛咒的野豬入侵了男主的村落——

男主為了保護族人, 挺身擊退了野豬, 但也沾染上了野豬的詛咒——

一旦沾染上詛咒, 就性命難保。

男主聽說只有遠方森林的守護神才可以化解詛咒, 為了活命, 他只能離開村落尋找森林守護神。

路途中, 他遇到了在森林中開採鐵礦的人群——

那些人遭到了狼群的襲擊——

女主角珊,是狼群中的一員——

她是被人類遺棄的孩子,由白狼養大,很親近白狼——

狼群和人類之間的鬥爭持續已久,一方要毀滅森林,另一方則要保護。

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男主也被捲入到了二者間的戰爭.....

對於這個故事,大家的觀點一致都是非常精彩——

故事的精彩之處卻眾說紛紜。

有人看到了情愛,有人看到了環保,還有人看到了社會發展。

原本,看動畫就是個人化的體驗,這些角度都不能說有問題。

只是,沒能將宮崎駿苦心搭建起來的思想主題看個完整,卻難免有些遺憾。

我個人認為這故事雖然分好幾個角度,但它們都能濃縮成兩個字,“平衡”。

老爺子一直喜歡討論事物之間的矛盾,比如人與大自然的矛盾,人與內心的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這些矛盾都無法避免,但可以協調,協調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比如這故事裡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與大自然的矛盾,雙方的矛盾一開始就非常激烈。

幽靈公主珊,是大自然一方的代表。

在她眼裡,人類都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入侵者,為了追逐利益燒毀森林,還屠戮野獸。

像最開始傷到男主的野豬也是被人類的火槍攻擊後,內心憤恨不止才變成詛咒之軀——

珊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當然無法原諒這群入侵者,她不斷偷襲人類,想阻止他們破壞森林——

人類一方的代表則是故事中的女強人黑帽大人——

是她帶頭去屠戮生命、藐視自然。

那她是邪惡的嗎?

非也,她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反面人物。

她作為人類族群的領袖,帶領著人們挖掘鐵礦、冶煉武器,以換取更好的生活。

在她眼裡,森林和狼群都是阻礙人類發展的障礙,要讓人們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清除掉這些障礙,無論怎麼樣的挑戰,她都無所畏懼。

事實上,在她的帶領下,人們生活得確實更好,大家安居樂業——

而且,她也不是冷酷無情的領袖,對人們都有一分人情味,即使是麻風病人也能得到好生照料。

那些麻風病人都說——

“她是唯一一個把我們當人看的人”

這種人勇敢、堅毅、不懼艱險,甚至還富有同情心和號召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類人的存在,我們人類文明根本無法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雙方之所以矛盾重重,只因為道不同而已。

一方要生存,但另一方也要求發展。

對於這一點,男主也清楚。

男主知道雙方沒有善惡之分,只有立場之別。

所以,對於他們之間的爭鬥,男主只是表示——

“用澄清的雙眼看清事實”

男主最開始只想作為一個旁觀者,並不想參與到爭鬥之中。

然鵝,男主在參觀人類領地時,卻見到了一些未曾見過的場面。

比如在那裡,男女是完全平等的。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不,甚至是今天的某些地區,女性都沒什麼地位,男女之間充滿著重重的矛盾。

而在那裡,男女之間的矛盾卻被化解,他們之間的關係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男人在外面採礦,女人在家裡煉鐵——

雙方都付出了勞動,所以女人也得到了足夠的地位。

她們生活得很自由,不用再仰仗男人的鼻息——

這樣和諧的平衡狀態也讓男主產生了一個想法。

既然男女之間的矛盾都能化解,那人與自然之間是不是也能最終回歸平衡呢?

所以,他後來的所有行動也都是奔向這個目標,他想調和雙方的矛盾。

殘念的是,矛盾到最後都沒被化解。

人類的行動太過火了,他們主動打破了平衡,偷襲森林的守護神,引來了守護神的攻擊——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故事中的森林守護神了。

森林守護神是非常強大的迷之生命體,它甚至擁有奪取和給予生命的力量。

出場時就奪取了一株植物的生命,治癒男主的傷口——

在結局裡,守護神被人類偷襲後開始暴走,這力量堪稱足以毀天滅地——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都會覺得奇怪。

守護神明明有這麼強的力量,為何在人類剛開始摧毀森林時,沒有用這力量去阻止人類呢?

其實,這個守護神就隱喻著宮崎駿老爺子的“平衡”思想。

守護神並不站在任何一邊,它只是將世間秩序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它本身無善亦無惡,無嗔亦無喜,就像《道德經》中的那句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人類與自然的爭鬥中,無論誰勝誰負,都是世間秩序的一部分,所以它不會出手打破平衡。

唯有在某一方太過頭的時候,才會強行干預。

比如野豬因過於憎恨人類而開始魔化時,它就出手奪走了魔化野豬的生命——

而當人類主動打破平衡之後,也引來它瘋狂的報復——

平衡啊,平衡。

在宮崎駿老爺子心裡,任何事物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種平衡的狀態。

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也是如此,索求過少,自己無法發展,索求過多,就會引來災難。

在故事的最後,人與自然的矛盾最終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就像男主和女主最終沒有在一起。

他們兩個人在解決完守護神的事件之後,在草地中相互道別——

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進入了新的平衡狀態,珊依然住在森林,男主住採礦人那裡,以後會常來看她。

兩個人不即不離,剛剛好。

而在故事的結尾,人和自然的關係也是如此。

採礦人在承受自然的報復之後,也重新思考該如何與自然相處——

在我看來,宮崎駿老爺子通過《幽靈公主》想傳達的,就是這種“平衡”理念。

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其實,這道理不僅適用於宏大的敘事主題。

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做任何事也都需要講究一種平衡。

我們追求夢想,那我們難道能為了夢想拋棄其他一切嗎?(比如切嗣papa)——

我們追求愛情,可我們有必要為了感情忽視其他所有嗎?(比如我妻由乃)——

都不能。

我們需要夢想,也需要愛情。

但更需要的是拿捏好分寸,達到人生的平衡。

只有做到了平衡,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那些人遭到了狼群的襲擊——

女主角珊,是狼群中的一員——

她是被人類遺棄的孩子,由白狼養大,很親近白狼——

狼群和人類之間的鬥爭持續已久,一方要毀滅森林,另一方則要保護。

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男主也被捲入到了二者間的戰爭.....

對於這個故事,大家的觀點一致都是非常精彩——

故事的精彩之處卻眾說紛紜。

有人看到了情愛,有人看到了環保,還有人看到了社會發展。

原本,看動畫就是個人化的體驗,這些角度都不能說有問題。

只是,沒能將宮崎駿苦心搭建起來的思想主題看個完整,卻難免有些遺憾。

我個人認為這故事雖然分好幾個角度,但它們都能濃縮成兩個字,“平衡”。

老爺子一直喜歡討論事物之間的矛盾,比如人與大自然的矛盾,人與內心的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這些矛盾都無法避免,但可以協調,協調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比如這故事裡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與大自然的矛盾,雙方的矛盾一開始就非常激烈。

幽靈公主珊,是大自然一方的代表。

在她眼裡,人類都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入侵者,為了追逐利益燒毀森林,還屠戮野獸。

像最開始傷到男主的野豬也是被人類的火槍攻擊後,內心憤恨不止才變成詛咒之軀——

珊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當然無法原諒這群入侵者,她不斷偷襲人類,想阻止他們破壞森林——

人類一方的代表則是故事中的女強人黑帽大人——

是她帶頭去屠戮生命、藐視自然。

那她是邪惡的嗎?

非也,她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反面人物。

她作為人類族群的領袖,帶領著人們挖掘鐵礦、冶煉武器,以換取更好的生活。

在她眼裡,森林和狼群都是阻礙人類發展的障礙,要讓人們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清除掉這些障礙,無論怎麼樣的挑戰,她都無所畏懼。

事實上,在她的帶領下,人們生活得確實更好,大家安居樂業——

而且,她也不是冷酷無情的領袖,對人們都有一分人情味,即使是麻風病人也能得到好生照料。

那些麻風病人都說——

“她是唯一一個把我們當人看的人”

這種人勇敢、堅毅、不懼艱險,甚至還富有同情心和號召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類人的存在,我們人類文明根本無法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雙方之所以矛盾重重,只因為道不同而已。

一方要生存,但另一方也要求發展。

對於這一點,男主也清楚。

男主知道雙方沒有善惡之分,只有立場之別。

所以,對於他們之間的爭鬥,男主只是表示——

“用澄清的雙眼看清事實”

男主最開始只想作為一個旁觀者,並不想參與到爭鬥之中。

然鵝,男主在參觀人類領地時,卻見到了一些未曾見過的場面。

比如在那裡,男女是完全平等的。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不,甚至是今天的某些地區,女性都沒什麼地位,男女之間充滿著重重的矛盾。

而在那裡,男女之間的矛盾卻被化解,他們之間的關係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男人在外面採礦,女人在家裡煉鐵——

雙方都付出了勞動,所以女人也得到了足夠的地位。

她們生活得很自由,不用再仰仗男人的鼻息——

這樣和諧的平衡狀態也讓男主產生了一個想法。

既然男女之間的矛盾都能化解,那人與自然之間是不是也能最終回歸平衡呢?

所以,他後來的所有行動也都是奔向這個目標,他想調和雙方的矛盾。

殘念的是,矛盾到最後都沒被化解。

人類的行動太過火了,他們主動打破了平衡,偷襲森林的守護神,引來了守護神的攻擊——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故事中的森林守護神了。

森林守護神是非常強大的迷之生命體,它甚至擁有奪取和給予生命的力量。

出場時就奪取了一株植物的生命,治癒男主的傷口——

在結局裡,守護神被人類偷襲後開始暴走,這力量堪稱足以毀天滅地——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都會覺得奇怪。

守護神明明有這麼強的力量,為何在人類剛開始摧毀森林時,沒有用這力量去阻止人類呢?

其實,這個守護神就隱喻著宮崎駿老爺子的“平衡”思想。

守護神並不站在任何一邊,它只是將世間秩序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它本身無善亦無惡,無嗔亦無喜,就像《道德經》中的那句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人類與自然的爭鬥中,無論誰勝誰負,都是世間秩序的一部分,所以它不會出手打破平衡。

唯有在某一方太過頭的時候,才會強行干預。

比如野豬因過於憎恨人類而開始魔化時,它就出手奪走了魔化野豬的生命——

而當人類主動打破平衡之後,也引來它瘋狂的報復——

平衡啊,平衡。

在宮崎駿老爺子心裡,任何事物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種平衡的狀態。

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也是如此,索求過少,自己無法發展,索求過多,就會引來災難。

在故事的最後,人與自然的矛盾最終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就像男主和女主最終沒有在一起。

他們兩個人在解決完守護神的事件之後,在草地中相互道別——

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進入了新的平衡狀態,珊依然住在森林,男主住採礦人那裡,以後會常來看她。

兩個人不即不離,剛剛好。

而在故事的結尾,人和自然的關係也是如此。

採礦人在承受自然的報復之後,也重新思考該如何與自然相處——

在我看來,宮崎駿老爺子通過《幽靈公主》想傳達的,就是這種“平衡”理念。

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其實,這道理不僅適用於宏大的敘事主題。

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做任何事也都需要講究一種平衡。

我們追求夢想,那我們難道能為了夢想拋棄其他一切嗎?(比如切嗣papa)——

我們追求愛情,可我們有必要為了感情忽視其他所有嗎?(比如我妻由乃)——

都不能。

我們需要夢想,也需要愛情。

但更需要的是拿捏好分寸,達到人生的平衡。

只有做到了平衡,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