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合格進口食品中95%為中文標籤不合格

□記者 田可新 實習生 劉欣 報導

本報濟南訊 7月9日,由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辦的食品安全周主題日系列活動——“進口食品安全社區行”舉行。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2017年上半年,濟南轄區進口食品及化妝品持續增長,品種和產地也逐漸多樣化,進口報檢食品及化妝品470批次,貨值2832.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1.6%和101.5%,新增備案企業達38家。 而進口食品的標識,在進口檢驗檢疫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2017年上半年,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出中文標籤不合格食品39批,占不合格食品檢出的95%。

近年來,進口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以2017年為例,濟南轄區進口食品主要有葡萄酒、啤酒、蜂蜜、餅乾等50多個品種,分別來自法國、西班牙、美國、智利等29個國家。 針對此,該局創新實施“安全准入、口岸查驗、快速核放、後續監管”的監管模式,落實進口食品風險分級分類檢驗監督和進口商分類管理制度,2016年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26批、貨物162批,74.1萬美元,包括葡萄酒、啤酒、化妝品、麥片、糕點餅乾等。 而涉及中文標籤不合格食品,主要表現為中文標籤基本要素標注不全,品名和配料標注不規範,營養標籤標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或標示不規範等。 針對以上問題,該局免費開展轄區企業進口食品標籤專題培訓,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進口食品及化妝品相關要求進行瞭解讀,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