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必勝客宅急送:外賣已經成為百勝重要的增長引擎

說到傳統餐飲品牌轉型做外賣, 百勝旗下的必勝客宅急送是個繞不過去的典型案例。 作為洋速食巨頭之一, 這支傳統勁旅近年在互聯網外賣界同樣混得風生水起。 6月30日, 在餓了麼舉辦的餐飲外賣大會圓桌會議上, 必勝客宅急送總經理蒯俊分享了自家品牌16年來外賣運營的心路歷程, 以及對外賣行業的前瞻——

大家好, 感謝餓了麼邀請我跟大家做這個分享。 我叫蒯俊, 加入百勝已經14年。 2001年, 百勝中國的創始人非常有眼光, 他覺得外賣一定是一個高速增長的領域, 所以他在2001年就成立了必勝宅急送這個獨立品牌,

它和必勝客不同, 定位是專營外送。 所謂專營有幾個定義, 我們有自己的功能表, 有自己的定價, 有自己獨立的門店, 有專業的服務團隊, 所以我們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必勝宅急送最近又正式更名為必勝客宅急送。

在談自身經驗之前,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外賣市場的一些看法。 必勝客內部有專門研究過, 我們判斷, 外賣一定會成為餐飲市場, 乃至互聯網行業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因為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發展動力:

第一, 中國智慧手機的使用者基礎規模非常大。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有這樣的用戶基數, 中國的外賣APP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土壤。

第二, 中國城市化進程正高速推進。

外賣業務的存在極端依賴一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 外賣必須要在人口分佈高密度的城市裡才有規模效益。 今天中國城市化程度差不多50%, 美國是80%, 相比起來中國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城市人口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紅利, 外賣在城市裡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 中國將是全世界擁有最多中產階級人口的國家。 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會從三個億發展到六個億, 可支配收入增加, 消費就會增加, 外賣會在未來繼續爆發增長。

最後, 中國正在進行的社會分工專業化趨勢不可逆轉。 你看以前, 我們穿衣服還要自己打毛衣, 現在自己做衣服穿的人越來越少了。 同樣, 我相信上一輩人每天自己在家裡做飯還是比較普遍的,

但現在我很少聽到跟我同一單位的人還每天自己做飯。 剛剛康總(餓了麼COO康嘉)說了, 中國人吃飯有三個場景:做飯、堂食, 還有外賣。 隨著年輕一輩做飯越來越少, 外賣一定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說大一點, 這跟人類的發展進程非常吻合, 就是一個分工專業化的進程。 從古代到現在, 大家的工作都會越來越專業化, 外賣本質上就是分工專業化催生的行業。

那麼外賣市場會有多大?有協力廠商調研機構統計, 目前外賣在整個餐飲行業的滲透率不到5%, 未來滲透率可以到20%-30%, 發展空間很大;康總剛剛也分享了一個資料, 2020年外賣整體交易額會達到7000億。 市場這麼大, 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都湧進來希望分一杯羹, 外賣市場的競爭一定是日益激烈的。

這時候, 我們做傳統餐飲的, 要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 到底該怎麼辦?

我們的答案是——在變化中求生存、求發展。

我們從2001年開始做外賣, 到2002年, 我們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專業集中呼叫中心的餐飲公司, 有了自己的4008的電話。 鼎盛時期, 我們呼叫中心有四千個客服來專門接外賣的電話。

雖然那個時候呼叫中心成長非常好, 但是從2005年開始, 我們就已經看到下一波趨勢是電子商務, 就在百勝成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專門做外賣。 到了2010年的時候, 我們看到下一波趨勢是智慧手機, 所以在2010年建立了我們自己的手機端訂餐平臺。

現在, 你問我外賣行業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我可以毫不猶豫告訴你是協力廠商外賣平臺。

餐飲品牌未來的路, 是和外賣平臺一起合作共贏。

最早在2013年, 協力廠商外賣平臺還沒大規模興起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注意到它們的潛力。 當時我們內部也有非常多的討論, 到底怎麼看待我們和協力廠商外賣平臺的關係, 是競爭、合作, 還是競合?

一開始大家都可能認為, 協力廠商外賣平臺的本質就是為中小商家把外賣行業的進入門檻打掉, 為他們導流, 提供配送服務。 而必勝客宅急送是個大品牌, 並且自己的外賣平臺也做了很多年, 看上去似乎沒有太大必要和協力廠商合作。

但我們也看到另外一件事——我們怎麼把外賣這個行業做大?

2013年以前, 外賣行業還是很平, 但是餓了麼等協力廠商外賣平臺做起來後, 這個行業就以幾何級數增長了,因為他們有很強的網路效應,模式很輕,很快就能複製到全國。所以毫無疑問,如果我們和協力廠商外賣平臺第一時間能夠合作,我們有機會把外賣整個餅做得更大。

現在看來,我們當時第一時間進入線上訂餐,第一時間啟動跟餓了麼的合作,這個決定是正確且至關重要的。現在對於百勝來說,外賣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引擎。2015年,我們和餓了麼開始有大規模的系統接入。結果一兩年之內,我們在餓了麼的訂單就有十倍增長。因為在很早的時候就進入了這個行業,很早和外賣平臺合作,我們才積累了足夠的能力和知識,去在外賣行業做進一步的突破。

同時,我們跟餓了麼的合作,也已經從單一的合作慢慢進化到不同層次的高級的合作。一開始,系統對接後能夠接到餓了麼的訂單,這都是比較基礎的。保證了基礎的架構,就能有比較完善的資料連接。現在,我們在餓了麼有了更多用戶,可以看我們的轉化率怎麼樣,可以提升在餓了麼平臺上的產出。

從2016年開始,我們又做了合作的升級,從平臺合作到品牌合作,包括5.17餓貨節、餓運會、雙十一,在618還一起創造了一個餓了麼的披薩節。我們真的是以一個互聯網的思維去運作我們的業務,希望品牌和協力廠商平臺的聯合行銷能讓品牌價值更大。餓了麼到了今天這個體量,它也不只是在做平臺,它對品牌、對商家的支援更加深入,可以看得出,它是真的在一點點改變著餐飲行業。

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和餓了麼一起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和嘗試,在大資料、聯合行銷甚至在定製品牌上,和餓了麼碰撞出不一樣的東西,為我們的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這個行業就以幾何級數增長了,因為他們有很強的網路效應,模式很輕,很快就能複製到全國。所以毫無疑問,如果我們和協力廠商外賣平臺第一時間能夠合作,我們有機會把外賣整個餅做得更大。

現在看來,我們當時第一時間進入線上訂餐,第一時間啟動跟餓了麼的合作,這個決定是正確且至關重要的。現在對於百勝來說,外賣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引擎。2015年,我們和餓了麼開始有大規模的系統接入。結果一兩年之內,我們在餓了麼的訂單就有十倍增長。因為在很早的時候就進入了這個行業,很早和外賣平臺合作,我們才積累了足夠的能力和知識,去在外賣行業做進一步的突破。

同時,我們跟餓了麼的合作,也已經從單一的合作慢慢進化到不同層次的高級的合作。一開始,系統對接後能夠接到餓了麼的訂單,這都是比較基礎的。保證了基礎的架構,就能有比較完善的資料連接。現在,我們在餓了麼有了更多用戶,可以看我們的轉化率怎麼樣,可以提升在餓了麼平臺上的產出。

從2016年開始,我們又做了合作的升級,從平臺合作到品牌合作,包括5.17餓貨節、餓運會、雙十一,在618還一起創造了一個餓了麼的披薩節。我們真的是以一個互聯網的思維去運作我們的業務,希望品牌和協力廠商平臺的聯合行銷能讓品牌價值更大。餓了麼到了今天這個體量,它也不只是在做平臺,它對品牌、對商家的支援更加深入,可以看得出,它是真的在一點點改變著餐飲行業。

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和餓了麼一起有更進一步的合作和嘗試,在大資料、聯合行銷甚至在定製品牌上,和餓了麼碰撞出不一樣的東西,為我們的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