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丟老祖宗的臉?現在養豬技術還是以前好?

我國是傳統的養豬大國, 養豬歷史可以追溯到上數千年之久。 按講說我國養豬業經過漫長的發展養豬技術肯定有了很大的進步, 然而讓人納悶的是豬發病率不降反升, 而且不好控制,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20多年前農村有這樣一個口號:要想富, 少生孩子多養豬。 確實, 那時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有幾頭豬, 在上世紀80年代, 還少有人出去打工, 養豬是農民除種地外最大的收入了。

那時豬的生活條件可差了, 多是用破舊的磚頭堆砌一個簡易的豬棚, 豬棚四面透風, 冬天根本無法擋風, 有的甚至就沒有豬圈。 豬幾乎是半放養形式, 整天與泡在爛泥裡, 與泥土為伍, 渾身髒兮兮的。 吃的也差, 一天三頓都是麩皮水, 有一多半都是水, 再加上一些豬草, 僅此而已。

如果說那時候養豬不得病是瞎話, 但是豬發病率確實少, 這是事實。 而現在養豬條件比三十年前好很多,

大多數豬場建設有標準的豬舍, 豬舍乾淨衛生了不少, 豬場還配備了現代化的養豬設備, 平常豬場還做保健預防, 以及用藥免疫, 但是豬群發病率卻居高不下, 病情反反復複很難控制, 難道養豬技術真的倒退了?

其實也不然現在豬病發病率高,

反反復複難以控制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豬群密度增加

以前養豬一家最多養幾頭, 豬有足夠多的活動空間, 本來豬就少, 也不會出現一頭豬發病感染整圈豬群的情況。 另外, 豬圈是露天的, 不存在空氣流通受阻的問題, 豬也就很少因為空氣污濁得呼吸道疾病。

現在養豬場多是規模化養殖, 豬群密度高, 如果有豬發病, 很易造傳染給其它豬只。 另外, 豬舍空氣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污濁的空氣也就增加了豬群患病的概率。

2.濫用藥物

規模養殖豬就易發病, 有些養殖戶為了預防疾病, 會長期在豬飼料中添加抗生素。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病原的耐藥性不斷增加, 所以也就造成現在豬場一旦發生疫情就很難控制。

3.豬活動受限

以前養豬基本是半放養狀態, 豬的活動空間幾乎沒有限制, 能充分享受太陽的照射, 也能在野地裡撒歡, 豬心情好、活動量大, 自身的抗病能力自然強。

而現在規模養豬場, 豬整天被關在狹窄的空間了, 活動受限, 不能運動, 甚至一生見不到一次陽光。

得不到鍛煉, 心情壓抑, 這樣的豬體質弱, 也就易發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