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地這麼搞能掙錢,這主意我咋沒想到呢?!

啥?現在的農村土地還能掙很多錢?不是說農村沒人種地, 土地掙不了多少錢了嗎?你可拉倒吧, 你覺得不掙錢, 但是有人可以利用土地掙了好多錢, 比以前糧食貴的時候掙得還多。

聽起來有點懸乎, 但這還是個真事兒。 沒錯, 當前農村好多青年都去城裡打工了, 農村剩餘勞動力不足, 導致農村土地利用率較低, 土地收益不高, 恰巧碰到糧食行情不是很景氣, 導致農民收入不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好多地區都開始嘗試土地入股的合作社模式, 你還別說, 這轉變個方式, 效果還真不同了。

據報導, 勉縣成立了吳家灣土地股份合作社, 有102戶農民將自己的承包地都入股了, 大約203畝, 合作社統一種植獼猴桃, 並採取了先進的經營管理制度, 到年底分錢, 每戶平均多兩千多塊, 農民收入不減反增。 那麼這個錢是怎麼掙到的呢?主要有幾份收入:

1、土地收入。 土地入股也不是白入股的, 合作社肯定最起碼要給一些“租地”的費用, 不過通常都不會有多高, 甚至比市面上的土地租金還要低一點, 畢竟要有年底分紅啥的, 這點倒是無可厚非, 要是租金也很高, 估計就直接成租地了, 肯定沒了其他福利。

2、打工收入。 種植總需要管理,

管理總需要人, 一般都是就近雇傭, 所以入股的農民還可以進裡面打一份工, 拿點兒錢, 這個就是看個人了, 能幹的多拿點兒, 幹不動幹零活的少拿點兒。

3、分紅收入。 有入股就必然有分紅, 合作社利用這些地產出的農產品創造的價值, 肯定要依照一定的規矩給大家分紅, 分紅的錢要比地的租金多。

4、補貼收入。 這邊倒是挺明確的, 把一些農業補貼都直接分給了農民, 讓農民多拿點, 也就更踏實點。

算起來, 農民有事做, 有錢拿, 土地不慌, 收入變多, 是多全齊美的事兒。 說起來, 不少地區的農民都是散戶, 小規模傳統農業, 自己辛苦點, 一年稍微能剩點錢, 而目前向富裕邁步的, 都是那些有人帶頭一起搞的群體。

不要懷疑合作社為什麼會平白無故帶動農民做事, 一來有土地規模種植, 操作好了本身就是掙錢的事兒, 二來能幫助家鄉父老共同富裕也是很有面子的事兒;三來, 一般對合作社都會有不小的扶持和獎金, 有的縣級的就有幾十萬的獎勵, 所以都是有動力的,

像被大力支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靠攏, 想來是沒毛病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