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宇航局公佈木星大紅斑近照 宇宙學家揭秘土星形成

央廣網北京7月14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公佈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拍回的木星大紅斑的近照, 我們過去看到的木星大部分拍自太空望遠鏡, 看上去這顆行星的身上有橫向的木質紋理, 同時身上還有一塊巨大的亮塊, 學界將它稱為大紅斑。

朱諾號探測器在大紅斑上方9000公里地方飛過, 傳回了至今為止距離大紅斑最近的照片。 據瞭解, 這個大紅斑實際上是一場存在了數百年的風暴。

什麼樣的風暴可以那麼大, 吹那麼久?宇宙學博士虞駿介紹, 木星的紅斑是一個巨大的風暴,

這個風暴持續了很長時間, 而且大到可以把一個地球裝進去, 甚至於把地球放大1.3倍也可以很輕鬆地扔進去。 為什麼會在木星上有這麼大的風暴?其實跟木星的結構有關係。 木星作為一顆行星, 它要比地球大上千倍, 大多是氣體, 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 木星內部不像地球, 地球有一層非常薄的大氣層, 其他都是固態的, 木星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 幾乎完全都是氣體, 內部核心的地方可能會有固態的東西, 再外面是由液態的氫構成的物質。

虞駿說, “地球上的風暴當它在海面形成的時候, 颱風巨大, 一旦吹到陸地上, 陸地上有山、樹等各種障礙物, 氣旋到陸地上很快就會消散掉。 但是在木星上沒有可以消散氣旋的因素,

所以木星的紅斑可以長到這麼大, 而且可以持續吹這麼長時間。 木星表面都是氣體, 這些氣體大部分是不透明的, 不管是從地球上看也好, 還是在木星附近看, 我們沒有辦法看穿木星最上面的那層大氣層。 木星大氣層下面的部分對於我們來說也還是個謎, 木星大紅斑裡面到底有什麼結構還很難說。 ”

此次發回的照片來自朱諾號探測器, 它有可能進一步飛向木星, 穿過其不透明的氣層, 進去看看嗎?對此, 虞駿表示, “朱諾”號最主要的任務並不是去拍照, 而是去探測木星周邊的比如磁場, 它會攜帶一些儀器探測木星的內部結構, 但是本身並沒有拍照的需求。 當年, NASA在設計該探測器的時候, 認為反正已經去到了那裡,

不拍點照片很浪費, 於是在上面裝了一個探頭, 因為它現在在木星軌道上繞著木星旋轉, 所以每次要靠近木星之前, 會在網站上放出一個頁面讓圍觀群眾去投票, 希望照相機拍哪部分東西, 對於投票最多的, 他就會把探頭轉過去拍。

虞駿說, “大紅斑最近的時候距離只有9千公里, 這是有史以來, 人類製造的探測器最靠近木星大紅斑的一次, 雖然在1979年‘旅行者2’號路過木星的時候也曾拍過大紅斑, 但是那次並沒有像這次這麼近。 但是未來‘朱諾’號會不會再進一步更加靠近木星, 目前看來不會, 因為它原本的計畫是先讓木星飛行十幾天之後改變軌道, 更加靠近木星貼著它的表面飛, 但因為推進器出了一些問題, 所以現在只能被迫留在原來的軌道上。

木星是太陽系行星中最大的一個, 它的體積是地球1300倍, 是另外7個行星品質總和2.5倍, 一個氣態星球為什麼可以那麼大?虞駿稱, 太陽系最早形成的時候就是一團氣體, 這團氣體由於密度比較高, 在自身的隱蔽作用下收縮, 收縮之後, 中心的部分收縮成一顆恒星, 也就是太陽。 但是周圍沒有收縮到恒星裡面的就會形成一個物質盤, 長時間沉在剛剛形成的太陽周圍, 木星以及地球都是在物質盤裡逐漸聚集而形成的。 物質盤裡主要是氣體, 另外還會有一些固體的塵埃顆粒物, 小塊的塵埃相互碰撞、粘結就會變成較大的小石塊, 這些小石塊再繼續碰撞、粘在一起就會形成越來越大的我們稱之為原行星或者星子的東西。

太陽系早期率先形成一些個頭比較大的, 比如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星子, 這些星子形成時像地球這樣的大小時引力就已經很大, 這時在太陽的周圍物質盤裡還有大量的氣體可以被其吸收, 所以它一方面有了引力, 另一方面又有充足的氣體給它供力, 於是會越積越多, 把周圍的大部分氣體吸收到自己身上, 形成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

虞駿介紹, 太陽系中的行星裡, 土星——非常好看的那個星球, 是僅次於木星的一個氣態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也要比地球大很多, 但一般稱它為冰態的巨行星, 因為它內部含有很多冰。 其他行星比如地球、火星、金星、水星, 這些由固體構成的被稱為類地行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