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朵裡竟長蘑菇!還開花發芽,甚至長出……趕緊保護好它!

來源/遼沈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向原作者致敬!

白色的綠色的, 一個個毛茸茸的像小傘一樣, 下面還有柄……一名女性的耳朵裡居然長了“蘑菇”, 這這這到底是咋回事?

好吧, 小編發現自己確實小看這個世界了, 居然發現耳朵可以長這麼多東西, 甚至……

女子耳朵裡長“蘑菇”

到底是啥玩意?

白色的綠色的, 一個個毛茸茸的像小傘一樣, 下面還有柄……這些菌絲竟長在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的耳朵內部。 近日, 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劉得龍介紹, 醫院最近已經接診好幾例這樣的患者了。

該女患者表示,

近一段時間耳朵總是奇癢無比, 還流水兒, 她認為自己得了中耳炎, 便買來抗生素和藥水, 一面服用, 一面往耳朵裡面滴。 可病情不但沒有好轉, 耳朵還疼起來, 有時候連帶著頭也發暈。 醫生檢查發現, 這位患者的耳朵裡長了一簇一簇綠色的毛兒, 有的像小傘一樣。 劉得龍表示, 前幾天, 一位60多歲的男子也因為差不多的症狀到醫院, 其曾到其他醫院清洗, 可才過了一晚上, “蘑菇”又長了起來。

耳朵裡面怎麼會長“蘑菇”呢?醫生表示, 這其是真菌感染。 就診的這些患者都有掏耳朵的習慣, 耳朵掏破後, 趕上天熱、潮濕, 耳內空氣流通不暢, 局部的抵抗力下降, 便患上了真菌感染。 一般來說這樣的患者都是真菌細菌合併感染, 並且伴隨著濕疹。

耳朵裡的膿水流到哪, 哪裡就癢癢脫皮, 治療起來挺棘手。 還有的患者, 耳朵一癢就吃抗生素, 將耳內的有益菌殺死了, 讓真菌佔領耳內。 對於這樣的患者需要抗真菌抗細菌藥物聯合使用, 慢慢調整, 才能恢復健康。

種子進六歲男孩

耳朵裡發芽了

今年4月, 重慶市民彭女士就給六歲的兒子掏耳朵。 沒想到這一掏啊, 發現兒子的耳朵裡面有異物, 讓她很是驚訝。

在南川區宏仁醫院我們見到了彭女士的兒子豪豪。 豪豪正躺在病床上輸液消炎。 彭女士告訴我們, 彭女士說, 當時她用手電筒照了下豪豪的耳朵, 看到這東西就像一顆小豆子, 而且已經發了芽。

她立即把兒子送到醫院進行檢查, 醫生判斷, 豪豪耳朵裡面的東西並不是自身長出來的, 應該是一棵植物種子。 耳朵裡面比較適合的溫度是37度, 再加上裡面比較濕潤, 適合種子生長、發芽。

隨後。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手術, 一個豆子般的異物終於醫生被取了出來。

1歲半男童

耳朵裡面開了花

2016年10月17日,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高帆接診了一名1歲半的男孩。 家長介紹:最近一段時間, 孩子老說耳朵疼, 總用手指扣, 特別煩躁。 帶他去過幾家醫院, 有的說是中耳炎, 有的說是外耳道長東西了, 但都沒有明確診斷。 高帆為孩子進行了外耳道探查術,

竟從耳道裡取出了一種叫做銀柳的花。

醫生取的過程非常小心, 但在鼓膜上還是能看到一個小孔, 高帆說:“估計是種子在鼓膜上長起來了。 ”事後家長回憶, 今年春節曾買過銀柳, 可能是孩子自己把種子塞進耳朵, 在裡面生根發芽, 最後把耳道都填滿了。 “異物取出後, 經過十多天的恢復, 孩子到醫院複查, 鼓膜上的小孔基本長好。 幸虧取出得及時, 沒有造成太大損傷。 ”高帆告訴記者。

稻穀飛進耳朵裡

長出了黃色胚芽

“我碰到一位大伯, 他說他耳朵裡好像長了東西, 又癢又疼的。 經檢查, 我發現他耳朵裡有異物填塞, 取出後一看, 竟然是一粒稻穀, 而且已經長出了黃色胚芽。 ”一名醫生介紹道。

據瞭解, 大伯是在打稻穀的時候, 穀子不小心飛進了他的耳朵。 但他沒有馬上處理,等到來醫院醫治的時候,耳朵裡的稻穀已經發芽了。“只要滿足水分、氧氣和溫度三大條件,種子就能生長。因為耳朵和外界相通,在有足夠的氧氣的同時,也會分泌體液(即水),這樣很容易成為種子的‘沃土’。如果再晚治療,種子會吸附在耳膜上,到時候就麻煩了。”醫生說道。

1歲女孩耳朵飄進異物

4個月後蒲公英在耳朵裡開花

據介紹,這位患兒叫蘭蘭,大約在4個月前,蘭蘭左耳朵裡飄進了一顆種子類的異物,起初大人沒太在意,最近孩子老是頻繁抓耳朵,家長才想到來就醫。經過檢查,值班醫生發現蘭蘭的左耳朵裡已經出現了絨毛狀的異物,再仔細一看,竟然是蒲公英開花了!

醫生打算把蒲公英給拔出來,沒想到,蒲公英的花朵已經緊緊粘在耳壁上,拔不下來了。於是,醫生決定讓孩子住院,進手術室“摘花”。據悉,手術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由於蒲公英紮根在耳道裡,蘭蘭的耳道已經紅腫發炎,醫生又為她的耳道進行了消炎清洗。

男子去洗浴中心掏個耳

不料腳氣長進耳

43 歲的張先生在洗浴中心洗完澡後順便請師傅掏了個耳朵。不想半個月後,他耳朵裡長了跟腳氣病一樣的真菌。

張先生家住漢西,最近半個月來總覺得耳朵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還有些疼痛,聽力也越來越差,就來到了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接診的許偉民主任用電耳鏡往張先生耳朵裡一看,發現他的外耳道裡長了不少白色的菌絲。原來張先生是患上了真菌性外耳道炎,跟腳氣病的真菌一樣。

耳朵怎麼會感染真菌?許偉民發現張先生並沒有腳氣病,也沒有摸完腳掏耳朵的習慣。不過張先生說,自己有時會去洗浴中心洗澡,洗完澡就會讓師傅“采耳”,掏一下耳垢。半個月前,張先生正好就去“采”了一次。

“應該就是‘采耳’時器械消毒不嚴格,帶進了真菌。”許偉民主任解釋。

異物入耳如何處理?

不同異物方法不同

1、小蟲飛入耳道 馬上走到暗處,用燈光或手電筒光等照有蟲子的耳道,蟲見光會飛出來。或者用食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過2-3分鐘,把頭歪向患側,小蟲會隨油淌出來。

2、耳道進水 用乾淨的棉簽輕輕探入耳中,將水分吸幹。也可以將頭側身患處,用手將耳朵往下拉,然後用同側腳在地上跳數下,水會很快流出。

3、乾燥物入耳 豆、玉米、米、麥粒等進入耳朵,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其會使異物膨脹更難取出。

溫馨提醒:異物進入耳朵時,絕對不能用尖銳的物質挖搗耳內異物,因為它會造成耳內粘膜和鼓膜的損傷。外耳道的盡頭只是一層很薄的鼓膜,稍不小心便會將鼓膜弄被,引起感染。如果是異物進入耳道多天,或疼痛較重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醫生提醒:

別給孩子掏耳朵

醫生提醒家長:

第一,不要給孩子掏耳朵。因為耳道的分泌物有保護作用,可以使小顆粒、小蟲子不易進入耳道,靠近耳膜。如果懷疑孩子耳朵有異常,要及時就醫。

第二,有嬰幼兒的家長,要盡到看護責任,保持家裡衛生,更不要把細小的東西給孩子玩,尤其是種子、豆子等。因為植物在耳道裡停留時間長了會發芽,發芽後不僅阻塞耳道,還會分泌一些物質,引起耳道壁增厚,嚴重影響兒童的聽力、精神狀態、學習能力等。

但他沒有馬上處理,等到來醫院醫治的時候,耳朵裡的稻穀已經發芽了。“只要滿足水分、氧氣和溫度三大條件,種子就能生長。因為耳朵和外界相通,在有足夠的氧氣的同時,也會分泌體液(即水),這樣很容易成為種子的‘沃土’。如果再晚治療,種子會吸附在耳膜上,到時候就麻煩了。”醫生說道。

1歲女孩耳朵飄進異物

4個月後蒲公英在耳朵裡開花

據介紹,這位患兒叫蘭蘭,大約在4個月前,蘭蘭左耳朵裡飄進了一顆種子類的異物,起初大人沒太在意,最近孩子老是頻繁抓耳朵,家長才想到來就醫。經過檢查,值班醫生發現蘭蘭的左耳朵裡已經出現了絨毛狀的異物,再仔細一看,竟然是蒲公英開花了!

醫生打算把蒲公英給拔出來,沒想到,蒲公英的花朵已經緊緊粘在耳壁上,拔不下來了。於是,醫生決定讓孩子住院,進手術室“摘花”。據悉,手術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由於蒲公英紮根在耳道裡,蘭蘭的耳道已經紅腫發炎,醫生又為她的耳道進行了消炎清洗。

男子去洗浴中心掏個耳

不料腳氣長進耳

43 歲的張先生在洗浴中心洗完澡後順便請師傅掏了個耳朵。不想半個月後,他耳朵裡長了跟腳氣病一樣的真菌。

張先生家住漢西,最近半個月來總覺得耳朵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還有些疼痛,聽力也越來越差,就來到了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接診的許偉民主任用電耳鏡往張先生耳朵裡一看,發現他的外耳道裡長了不少白色的菌絲。原來張先生是患上了真菌性外耳道炎,跟腳氣病的真菌一樣。

耳朵怎麼會感染真菌?許偉民發現張先生並沒有腳氣病,也沒有摸完腳掏耳朵的習慣。不過張先生說,自己有時會去洗浴中心洗澡,洗完澡就會讓師傅“采耳”,掏一下耳垢。半個月前,張先生正好就去“采”了一次。

“應該就是‘采耳’時器械消毒不嚴格,帶進了真菌。”許偉民主任解釋。

異物入耳如何處理?

不同異物方法不同

1、小蟲飛入耳道 馬上走到暗處,用燈光或手電筒光等照有蟲子的耳道,蟲見光會飛出來。或者用食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過2-3分鐘,把頭歪向患側,小蟲會隨油淌出來。

2、耳道進水 用乾淨的棉簽輕輕探入耳中,將水分吸幹。也可以將頭側身患處,用手將耳朵往下拉,然後用同側腳在地上跳數下,水會很快流出。

3、乾燥物入耳 豆、玉米、米、麥粒等進入耳朵,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其會使異物膨脹更難取出。

溫馨提醒:異物進入耳朵時,絕對不能用尖銳的物質挖搗耳內異物,因為它會造成耳內粘膜和鼓膜的損傷。外耳道的盡頭只是一層很薄的鼓膜,稍不小心便會將鼓膜弄被,引起感染。如果是異物進入耳道多天,或疼痛較重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醫生提醒:

別給孩子掏耳朵

醫生提醒家長:

第一,不要給孩子掏耳朵。因為耳道的分泌物有保護作用,可以使小顆粒、小蟲子不易進入耳道,靠近耳膜。如果懷疑孩子耳朵有異常,要及時就醫。

第二,有嬰幼兒的家長,要盡到看護責任,保持家裡衛生,更不要把細小的東西給孩子玩,尤其是種子、豆子等。因為植物在耳道裡停留時間長了會發芽,發芽後不僅阻塞耳道,還會分泌一些物質,引起耳道壁增厚,嚴重影響兒童的聽力、精神狀態、學習能力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